唐·錢起《贈阙下裴舍人》(書法作品為自創,文字、圖片來自網絡)
二月黃莺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
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
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新。
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将白發對華簪。
【注釋】
①阙下:宮阙之下,指帝王所居之地。阙是宮門前的望樓。裴舍人:生平不詳。舍人:指中
書舍人,其職責是草拟诏書,任職者須有文學資望。
②黃莺:一作"黃鹂"。上林:指上林苑,漢武帝時據舊苑擴充修建的禦苑。此處泛指宮苑。
③紫禁:皇宮。一作"紫陌"。陰陰:一作"沈沈"。
④長樂:即長樂宮。西漢主要宮殿之一,在長安城内。這裡借指唐代長安宮殿。
⑤龍池:唐玄宗登位前王邸中的一個小湖,後王邸改為興慶宮,玄宗常在此聽政,日常起居
也多在此。
⑥陽和:指二月仲春,與開頭二月相應。
⑦霄漢:指高空。長懷:一作"長懸"。
⑧獻賦:西漢時司馬相如向漢武帝獻賦而被進用,後為許多文人效仿。此指參加科舉考試。
遇:遇時,指被重用。
⑨華簪:古人戴帽,為使帽子固定,便用簪子連帽穿結于發髻上。有裝飾的簪,就是華簪,
是達官貴人的冠飾。
【翻譯】
二月天黃莺鳥飛到上林苑,春天早上紫禁城郁郁蔥蔥。
長樂宮鐘聲消逝在花叢外,龍池楊柳沐春雨翠色更深。
和煦春日也難消窮途遺恨,耿耿胸中永懷着捧日忠心。
獻賦十年至今仍未得恩遇,如今白發叢生羞對裴舍人。
【作品簡介】
《贈阙下裴舍人》由錢起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是投贈中書舍人裴某的,詩
中抒發了自己生不逢時的感慨,目的在于向裴舍人請求援引。詩的前半首寫景,寫的是皇宮
苑囿殿閣的景色,借以烘托裴舍人的身分和地位,受寵得幸,随皇帝行幸上林,臨朝紫禁城
,在長樂宮草诏,随皇上起居龍池。雖無一字寫裴舍人,卻句句恭維,不露痕迹。下半首自
傷不遇。先說自己生不逢時,“陽和不散窮途恨”;再說自有捧日之心,願為朝廷服務;可
是十年獻賦,卻不遇知音。含蓄婉轉,保持身分。“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
也是“标雅古今”的名句。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這是一首投贈詩。是作者落第期間所作。獻詩給在朝的中書舍人,弦外之音,是希望舍人
給予存引。詩通篇表示了一種恭維、求援之意,卻又顯得十分隐約曲折,尤其是前四句,雖
然是在恭維,由于運用了“景語”,便不覺其庸俗了。由此頗見錢起娴熟的藝術技巧。全詩
富麗精工,又不流于藻飾堆砌,十分難得。
【創作背脊】
這是一首投贈詩,是作者落第期間所作,獻詩給在朝姓裴的中書舍人。在唐代,皇帝身邊的
職官,有通事舍人、起居舍人、中書舍人。這些"侍從之臣"每天都要随侍皇帝左右,過問機
密大事,其實際權力範圍很大。此詩的弦外之音,是希望裴舍人給予援引。
【作者簡介】
錢起(722-780?),字仲文,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天寶十年賜進士第一人,曾任考功郎中
,故世稱錢考功,翰林學士,與韓翃、李端、盧綸等号稱大曆十才子。又與郎士元齊名,人
為之語曰:“前有沈宋,後有錢郎。”題材多偏重于描寫景物和投贈應酬。音律和諧,時有
佳句。
錢起當時詩名很盛,其詩多為贈别應酬,流連光景、粉飾太平之作,與社會現實相距較遠
。然其詩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風格清空閑雅、流麗纖秀,尤長于寫景,為大曆詩風的傑出
代表。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錢起初為秘書省校書郎、藍田縣尉,後任司勳員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等。曾任考功
郎中,故世稱錢考功,與韓翃、李端、盧綸等号稱大曆十才子。其詩以五言為主,自稱“五
言長城”,又與郎士元齊名,齊名“錢郎”。人為之語曰:“前有沈宋,後有錢郎。”朝廷
公卿出牧奉使,若無錢、郎賦詩送别,則為時論所鄙。題材多偏重于描寫景物和投贈應酬。
音律和諧,時有佳句。
少少數作品感時傷亂,同情農民疾苦。以《省試湘靈鼓瑟》詩最為有名。有《錢考功集》,
集中五絕《江行無題一百首》及若幹篇章,為其曾孫錢珝所作。
賽大家集字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