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想過不一樣的人生

想過不一樣的人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8 19:59:03

前幾日,浙江紹興的楊某因為熬夜,疲勞駕駛,開車撞上了馬路中間的欄杆。

一時間,數十根護欄鋼管沖向空中,場面十分危險。

想過不一樣的人生(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1

萬幸的是,最後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事後經司機楊某自述,剛上車的時候,他感覺有一點困,但想着一會兒就到了,就忍着困意駕駛,然後不知道怎麼就撞了上去。

楊某因生意的事情常常熬夜,這次事故前,他已經熬了一整夜。

下班後,本應該好好休息的他,卻又去找朋友玩,身體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才釀成了這場車禍。

說到熬夜,網絡上充斥着這樣一句話:“我熬的不是夜,是自由。”被很多人當做熬夜的借口。

熬夜,對大腦有着不可逆的傷害,如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等,還會造成免疫力下降。

長期熬夜,不僅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還有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大禍

想過不一樣的人生(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2

失眠情況分8種,你是哪一種

作家屠格涅夫說:

“睡眠像是清涼的浪花,會把你頭腦中的一切渾濁洗滌幹淨。”

然而,在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電子産品泛濫的時代,優質的睡眠變得越來越難得。

《2021年運動與睡眠白皮書》顯示,我國現已有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這意味着,約5—6人中就有一人受到睡眠障礙的困擾。

想過不一樣的人生(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3

超過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在工作日睡眠不足,且少有人能在周末将睡眠補回。

如此少量的睡眠,在日積月累中,會給身體造成無法挽救的傷害。

前不久,《人民日報》更是公布了8種失眠類型,看看你是否睡眠達标:

1. 夜醒型。

到睡覺時間可正常入睡,但睡3—4小時後,就會變得異常清醒。

每晚深睡不足4小時,早晨起床後頭昏眼花。

2. 晨鳥型。

因為白天過于忙碌,晚上天一黑就呼呼大睡。

然而睡到淩晨兩點左右,就會習慣性醒來。

原因多種多樣,可能是被呼噜聲吵醒,或者被小孩的啼哭吵醒。

3. 夜貓子型。

夜間興奮,看電視、看書、上網,淩晨兩三點才睡覺。

盡管一開始能夠沾床就睡,但時間久了,便會将晚睡“化被動為主動”,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真正的“夜貓子”。

4. 焦慮型。

在睡覺過程中,會多次蘇醒,然後為工作、生活中的瑣事焦慮。

就算睡着了,身體也會處于緊張狀态,無法進入深度睡眠。

5. 賴床型。

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經常賴床。

睡眠障礙國際分類标準中,“賴床”已被納入其中,在臨床上稱其為“發作性睡病”。

6. 慢性失眠型。

入睡時間長,睡覺過程中會多次醒來,并常說夢話。

一周出現連續3天以上,并持續3個月的睡眠紊亂。

7. 過度刺激型。

為了完成工作加班到淩晨兩三點,然後因過度興奮無法入睡。

或者晚間鍛煉過度,腎上腺素飙升,亦讓人無法入睡。

8. 缺覺型。

常常睡眠不足5個小時,記憶力和注意力都變差,是這類失眠的特點。

而長期缺覺,會讓人的免疫力下降,神經系統混亂,從而進入更睡不着的狀态。

想過不一樣的人生(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4

想過不一樣的人生(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5

想過不一樣的人生(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6

你的睡眠質量,決定你的生活質量

一直以來,網上流傳這樣一種觀點:

“生前何必久睡,死後自會長眠。”

“沒有見過淩晨4點的城市,不足以談人生。”

很多人故意曲解含義,拿這個當擋箭牌,随意熬夜,完全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

“長沙3名女大學生熬夜導緻卵巢早衰”“90後姑娘熬夜10年長出老年斑”……

類似因為深夜沉迷刷劇,身體出現狀況的新聞,頻上熱搜。

美國知名主持人阿裡安娜·赫芬頓出生在希臘,出版過很多書籍,被《福布斯》評為最具影響力的女性。

她在創辦《赫芬頓郵報》網站時,把自己變成了一個不分晝夜的工作狂。

因為隻有5名員工,阿裡安娜既主内又主外,不僅要自己寫博客,還要找人來做簽約博主。

終于,常常整宿工作的阿裡安娜,因疲勞過度,暈倒在辦公桌前,造成顴骨骨折。

也是這次事件,讓阿裡安娜頓悟:

“當我筋疲力盡時,我整個人處于最差的狀态——更被動、更缺少同理心和創造力。”

這樣的自己,努力的意義何在?生活的質量何在?

于是,阿裡安娜重新開始創業,變成“8小時睡眠”的布道者,幫人解除壓力,勸人學會睡覺。

當我們睡飽覺,大腦的毒素得到清除,我們的情緒得到調整,接下來的一整天,才會更有質量。

想過不一樣的人生(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7

圖片來源:全景視圖

想過不一樣的人生(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8

怎樣能有一個好睡眠?

作家錢锺書說:

“睡眠這東西脾氣很怪,不要它,它偏會來;請它,哄它,千方百計地勾引它,它便躲得連影子也不見。”

是的,你越在乎睡眠,它越想和你捉迷藏,不如用點“小心機”,讓睡眠主動來找你。

1. 睡前保持一個适合自己的入睡環境。

為自己提供一個好的入睡環境,可以讓你更快進入睡眠狀态。

北宋文學家黃庭堅,十分注重睡眠用具。

他喜歡用決明子來做枕芯,覺得這樣的枕頭有清熱安神、明目助眠的功效,還曾留下詩句:“枕囊代曲肱,甘寝聽芬苾。”

當然,每個人對入睡環境的要求不同。

有的人在昏暗的光線中,易進入睡眠狀态;

有的人在适宜的溫度、通暢的空氣中,能更好入睡;

還有的人需要遠離手機和美食,才能快速進入睡眠狀态。

2. 縮短不良嗜好占用的時間。

每個人的内心深處,都有或多或少的拖延。

著有《流浪女伶》的小說家茜多妮∙柯萊特就是一個嚴重拖延症患者。

每次寫作前,她都會先“撸狗”:給狗狗做清潔,仔細在狗狗皮毛内尋找虱子,之後還會跟狗摟摟抱抱......

直到沒什麼可以陪狗狗玩的時候,才開始寫作。

比爾·蓋茨曾說:

“很多人喜歡拖延,他們對手頭的事情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去做,這是最大的惡習。”

拖延就像一個長滿腳的怪物,占用白天做事的時間,等到迫不得已,隻能犧牲晚上的睡眠。

所以,在該做事的時候,高效做事,白天把所有的事情做完,晚上才能一身輕松,有一個好睡眠。

3. 不随意打破良好的作息習慣。

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很長時間,但打破卻隻需要一瞬間。

為了讓我們擁有良好的睡眠,不要輕易打破健康的作息習慣,不然又要花一段時間來進行調整。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中,以9秒83的成績創出亞洲新紀錄的蘇炳添,便是一個嚴格維護自己作息的人。

不管是平時的訓練日,還是真正的比賽日,蘇炳添都是晚上10點準時睡覺。

因為堅持良好的作息,第二天才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實戰。

詞典編輯家福勒說:

“不記得自己睡得不舒服的人就是睡了一個好覺。”

當習慣養成後,因睡眠帶來的生活問題,都将迎刃而解,晚上也能睡一個好覺。

清代養生家李漁說過:“養生之訣,當以睡眠為先。”

好的睡眠不僅能讓身體健康,還能讓人心情愉悅、思維敏捷,有效提高生活質量。

重視睡眠,從此刻開始。

點亮“贊”,願我們朝有活力,做事專注效率高,暮有安心,睡眠健康質量好。

作者:有書問心淺笑,有書,有書相伴終身成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