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有意識地控制飲食,改掉過鹹、過油、過甜、大魚大肉等不良飲食習慣,保持清淡口味,的确有助于慢性病的預防,但凡事要講究“度”,如果完全不吃肉,過分依賴素食,烹饪過程中不敢放油,進食量又小,時間一長,身體肯定吃不消。
随着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各項身體機能逐年衰減,牙齒松動或脫落導緻咀嚼吞咽能力下降、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減退等因素都會妨礙營養的攝入,再加上一些消耗性疾病的影響,很容易導緻營養不良。這種情況下,應當鼓勵進食,及時進行營養補充。
為保證膳食中攝入充足蛋白質,老年朋友應做到以下幾點:
1.吃夠量。
一般來說,老人每日每公斤體重最好補充蛋白質1.2~1.5克,具體到食物大概是每天吃100克肉類、一杯牛奶、一個雞蛋以及40克大豆制成的豆腐、豆漿等豆制品。75歲以上高齡老人如經醫生診斷患有少肌症,可在醫生指導下食用全營養特殊醫學食品,每日每公斤體重補充蛋白質1.8~2.5克。
2.搭配食用。
由于肉蛋奶中的氨基酸組成和人體需要的模式接近,其所含的動物蛋白比谷物、豆類中的營養價值更高。如果能将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搭配食用,利用蛋白質互補作用,可以大大提高食物蛋白的利用率。因此,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最好分散到一日三餐中搭配食用。
3.少食多餐,食物做爛。
牙口不好、消化功能不好的老人最好少食多餐,一天可吃4~5餐,并盡量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吃肉時就要選擇肌肉纖維較短的魚肉、蝦肉等。烹饪上也可采用一些易把食物變得松軟的做法。
4.保證肉質的松軟嫩滑。
燒、炖、焖、蒸也可使肉中蛋白質軟化,易于人體消化吸收。實在不行就把食物打碎,制成濃稠湯汁,連湯帶水吃下去。
5.膳食、運動、藥物三管齊下。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在飲食上需适當控制,但不要因噎廢食,什麼都不敢吃。控制慢病除了飲食因素,藥物調節也很重要,應做到膳食控制和藥物控制的平衡。此外還要堅持運動。
6.别放棄胃腸功能。
老年認知障礙晚期患者如出現明顯進食不足,家人應選擇插胃管和造瘘,千萬不能隻依賴蛋白輸入而放棄胃腸功能。
7.推廣老人營養餐。
對高齡老人、獨居老人、空巢老人應進行社會化供餐,并制定明确的老人膳食标準。
8.多做抗阻力運動。
堅持走路對老人鍛煉肌肉來說還遠遠不夠,最好适度進行練啞鈴、拉彈力帶、騎自行車等抗阻力訓練。值得提醒的是,運動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以身體能承受為度。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