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蠡在輔佐越王勾踐滅掉吳國後,又幫助越王興兵北上,稱霸中原。此後,範蠡便萌生了去意,他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急流勇退正是範蠡的過人之處。古語說:“識時務者為俊傑”,被自己滅掉的吳國,其謀臣伍子胥之于吳國絕不在自己之下,最後卻落得個賜劍而死的下場,伴君如伴虎,功高震主,都不會有好的結果的。
範蠡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但他并不是後來所傳的不辭而别,落荒而逃,而是與越王勾踐進行了一次非生即死的溝通。
他給構建寫了一封信,大意說:“人們都說,君主有所思,臣子就應該有所行,君主受辱,臣自當以死相報,現在大王已經洗刷了恥辱,我請求您懲罰我使君主受辱的死罪。”範蠡此講看似求死,其實是想以死求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