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盤古開天辟地,至近代滿清帝國,國人提到家國、提到天下,常會聯想到“天朝上國”“神州大地”“逐鹿中原”之類的詞彙,其中“九州”之說,相信大家也并不陌生,那麼,您是否也聽過“八十一洲”的說法呢?
“八十一”這個數字在中國的堪輿地理中也是一個常見的數字,如《廣雅·釋地》雲:神農度四海内,東西九十萬裡,南北八十一萬裡。帝堯所治九州地,二千四百三十萬八千二百四頃;其墾者九百一十萬八千二十四頃。
《春秋命曆序》曰:有神人名石耳,蒼色大眉,戴玉理,駕六龍,出地輔,号皇。神農始立地形,甄度四海,東西九十萬裡,南北八十一萬裡。
大禹治水設九州、置九鼎,自此以後“九州”便成為了中國疆域的代稱。按照大禹的設定,九州即冀、兖、青、徐、揚、荊、豫、幽、雍九大州,而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中,有齊國人鄒衍“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
具體來說: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
中國作為“赤縣神州”共有九州,為“小九州”,位于世界中心。在赤縣神州的周圍還均勻分布着八個與之風土地理結構相近的小九州,總數八十一州,共同組成了構成世界的“大九州”。
《初學記•州郡部•總叙•州郡第一》引《河圖括地象》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昆侖之墟,下洞含右;赤縣之州,是為中則。東南曰神州,正南曰迎州一曰次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一作括州,正北曰玄州一曰宮州,又曰齊州,東北曰鹹州一作薄州,正東曰陽州。
除此以外,楊雄在其與《易》經比肩的《太玄經》一書中,也提出了八十一家的概念。不同于《易》學二進制的理念,楊雄倡導“一生三”,認為“一為天,二為地,三為人,其數周而複始”,将“三”的概念應用到方輿學中,便形成了獨特的地理分區系統:
四位之次,曰方、曰州、曰部、曰家。最上為方,順而數之至于家,家一一而轉,而有八十一家;部三三而轉,故有二十七部;州九九而轉,故有九州島;一方二十七首而轉,故有三方。三方之變,歸乎一者也。
因此天地被分為三方、九州、二十七部與八十一家,不僅如此,《太玄經》整部書的編撰體例也是按此脈絡構架的,據四庫閣臣所言:其本傳則稱太元、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二百四十三表、七百二十九贊。分為三卷,曰一二三,與太初曆相應。
汲古閣外有所謂“一滴庵”者,中揭一聯雲:“三千餘年上下古,八十一家文字奇”,為王新城尚書所書。此聯原句出自唐朝陸龜蒙的七律《奉和襲美暇日獨處見寄》,上聯指司馬遷之書上下記三千餘歲,下聯講的就是《太玄經》,稱其有八十一家,且率多奇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