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11月12日電 不知從何時開始,“雙十一”不再僅僅是少數人的節日,它已經突破了年輕人、女性、網民等一系列範疇,成為一場全民狂歡,甚至席卷全球。
也許在大多數人的概念中,“雙十一”就意味着“買買買”,然而“雙十一”緣何成為“剁手節”?這就要從11月11日的另一重身份“光棍節”說起。
說起光棍節,大家并不陌生,11·11,望文生義可得之。不過論及這光棍節的來曆,也是衆說紛纭。世界上第一個把11月11日和光棍聯系起來的人已不可考,但真正使得光棍節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的,還是上世紀末一群南京大學的青(wu)年(liao)學子。
話說當時有間男生宿舍,幾個人都是單身,且一直苦于找不到女朋友。夜間卧談,大家決定展開行動,于是在11月11日的清晨從食堂買來四根油條和一個包子,在宣傳欄中擺出“11·11”的字樣,呼籲光棍們勇于表白,擺脫單身。
後來,這個活動成為南京大學的一項傳統,每年到了11月11日,都有無數的男女學生以形形色色的方式發表愛的宣言,以至于同學們自嘲學校是“南京表白大學”。由于曆史淵源,南京各大高校之間互動頻繁,“光棍節”文化迅速傳播開來,也成為校際聯誼的重要契機。可以說,在南京念過大學的人,沒有不知道光棍節的。
随着一批批學生畢業走向社會,光棍節逐漸得到了全社會的認同,甚至成為人們約會、聚餐、贈禮的由頭。“過節”就意味着消費,聞風而動的商家自然百般迎合。
然而,一些真正的單身者,可能并沒有遇到心儀的對象可以表白,抑或實在鼓不起勇氣去表白,就隻能宅在家中,以免看到别人出雙入對觸景傷懷。為了照顧他們的情緒和需求,電商的“雙十一”促銷活動應運而生。
時至今日,“11·11”已經從一個帶着淡淡憂傷和純純心動的日子,變成了一場熱乎乎鬧哄哄的全球搶購活動。不光是中國人徹夜鏖戰在電腦手機前,阿裡巴巴在境外的銷售平台也是一片火爆。俄媒預計,俄羅斯人今年“雙11”在中國電商平台的網購額将是在中國實體店全年消費額的20倍。
看着中國電商賺得盆滿缽滿,外國同行怎不眼紅,按捺不住的幾大英國購物網站順勢向中國的海淘買家展開攻勢,打出慶祝“single’s day”(光棍節)限時折扣,也是蠻拼的!
然而,沖動過後總要回歸理性,被“黑色星期五”(感恩節次日)、“節禮日”(聖誕節次日)等瘋狂促銷手段刺激了多年的歐美人民,不少已經意識到這種消費習慣所存在的問題。英國連鎖超市巨頭艾斯達公司宣布,今年不會參加11月27日“黑色星期五”促銷活動,原因是不想讓消費者為了一兩天的瘋狂打折而去搶購一些非必需大件商品。
視頻監控畫面顯示,去年“黑色星期五”期間,艾斯達門店幾乎被擠爆,一些顧客為搶購打折電視機而大打出手……“過去兩年,我們推出一個有組織且執行良好的計劃,”艾斯達首席執行官安迪·克拉克告訴媒體記者,“但今年,消費者們已經大聲且明确地告訴我們,他們不想成為一兩天打折潮的人質。”(記者陳璐,編輯蔣骢骁,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