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當張小龍提出“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的時候”,很多人還覺得這句話不僅語法别扭,而且毫無邏輯,因為微信在很多人印象中還是聊天軟件。現在,無論你是否承認,或者是否能意識到,微信真的已經成為你的生活方式了。而這種産品理念,已經成為了中國向西方互聯網世界輸出的最經典的産品成功案例。
國民應用-微信
回顧微信的崛起回看聊天軟件市場,雷軍的米聊其實開始得更早,當時騰訊手中還有QQ這個王牌,魚龍混雜的即時通訊App市場正在等候一個王者。正如雷軍預料的那樣,騰訊出手的話,米聊可能會被打敗,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打敗他的竟是當年被他拒絕過投資的狐郵開發者-張小龍。據張小龍說,移動互聯網崛起初期,他意識到會有一款基于手機的即時通訊App打敗QQ,與其等别人做出了,不如騰訊自己做。随即就拉起個小團隊,3個月發布了微信最初的版本。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QQ為微信帶來了一大批種子用戶,能發語音的功能讓其在中年人群裡大受歡迎。而後,搖一搖和漂流瓶的功能為微信帶來了更強的社交屬性,大大增強了年輕人的使用粘性。朋友圈的出現更是從微博手中搶走了熟人社交的使用場景,順便為人人網判了死刑。
朋友圈功能
社交與支付的天然結合2014年,微信将紅包的概念數字化,利用春節将幾億用戶的支付習慣徹底改變。馬雲曾把這件事形容為針對支付寶的“偷襲珍珠港”。親朋好友間互相發紅包本就是春節文化的一部分,擁有了朋友關系的基礎設施,發紅包這個功能在微信上徹底騰飛。從此以後,熟人之間微信轉賬,不同群組裡遊戲般的搶紅包,甚至老大爺大媽使用微信支付去市場買菜,都成為了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微信轉賬
2020年,谷歌支付開始在很多國家大肆宣傳。一個所謂革命性的設計便是在主頁面添加一些經常進行轉賬往來的賬号,因為谷歌的大數據顯示,人們的轉賬行為大多數是局限在幾個很熟悉的人或商家上。殊不知,這種思考,微信在2014年已經成功實施,谷歌的借鑒還是來得太晚了。同一年,Facebook也開始在其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裡面增加支付功能,希望能在印度和巴西複制微信的成功,更讓人感歎微信團隊對移動互聯網金融布局的前瞻性。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微信更精明之處在于,如果想發紅包,用戶需将銀行卡與微信綁定,這個行為直接打開了微信整個金融體系。随之而來的,是中國人可以通過微信付水電費,買電影票,打車,叫外賣,一切可以在網上付款的事情,微信都可以支持了。而微信作為中國人的互聯網名片,再也不需要另外一款App來完成購買行為。而“名片 支付”讓微信擁有了更進一步的能力。
應用即操作系統在微信以前,人們對移動互聯網的思考是蘋果和安卓提供操作系統,用戶下載不同的App來滿足不同的需求。微信通過小程序等一系列領先的概念打破了這一格局。最開始,通過公衆号,微信實現了文字的内容原生性。同時微信允許用戶在微信内部打開浏覽器鍊接,使用戶可以在不用離開微信的情況下接觸整個互聯網。最天才的設計,便是微信小程序,在不離開微信的情況下,用戶可以通過微信ID登陸嵌在微信體系内的美團,知乎,京東,拼多多小程序,通過微信支付完成購買行為。這一系列的用戶體驗極其自然,甚至用戶感覺不到是在微信内操作的這一切。這一設計讓中國用戶擁有了“一款App解決一切“的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是互聯網曆史上從沒有産品可以達到的。
随之而來的是很多中國用戶對硬件較弱的依賴性。如果微信可以讓中國人做所有事情,能被小米滿足所有需求的用戶為什麼還要多花幾千塊買蘋果手機呢?
微信小程序
結語
圖片來源-Wired
正如沈南鵬在幾年前所說,現在世界互聯網局勢已經從“copy to China(複制到中國)”演變成“copy from China(從中國複制)”。正是類似微信,抖音這樣成熟的産品,帶領了這個潮流。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前20款手機應用,中國應用已占據半壁江山。希望更多優秀的移動互聯網企業家,能為中國創造更大的價值,改善民生,并将這種改變,推向整個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