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李鋒
幾場秋雨過後,趵突泉地下水位突破30米,創1966年以來最高紀錄!
連續的降雨使得濟南泉群“飽飲”,全市1000多處天然泉水迎來最佳觀賞期。
快跟雨小荷一起走進泉城,去看看那些四散在濟南各地的絕美泉景吧!
❤️
#01
虎洞泉
虎洞泉位于西營一隅,當地人曾稱“幹了錦繡川,幹不了虎洞泉”,這個泉池對當地人的生活十分重要。
攝影:魏華
雨季到來,泉水噴湧如柱,如猛虎出洞,故名“虎洞泉”。
岩壁上镌“虎洞泉”三字。與河水彙流。
攝影:魏華
聲如虎嘯,除了泉湧的聲音很大,泉眼也非常大。
#02
泥淤泉
泥淤泉,原本是因為泉水經常被泥沙堵塞,曾經多次開挖而複湧而得名。
攝影:周文
攝影:周文
現在的泥淤泉,清澈的泉水自泉心噴湧而出,漾起水面一片片漣漪。
泉水裹挾着一串串如珍珠般的水泡,流水叮咚,為遊人帶來秋日獨特的涼爽與詩意。
攝影:周文
#03
龍脈泉
進入萬糧峪村,離着龍脈泉老遠,嘩嘩的流水聲就不絕于耳。
但見,一條清水溪,道道跌水瀑,水流湍又急,瀑布浪花激。
順水進入山谷,映入眼簾的是齊整的渠欄,淨雅的房舍,渠水盡頭,伴随着嘩啦啦水響,一團白色水頭在水面上搖曳跳躍,這就是“藏在深閨人不知”的龍脈泉了!
攝影:李鋒
龍脈泉一聽名字就感到泉水的氣勢磅礴。
泉水的水柱在河裡搖曳跳動,攪起團團白雪,這種氣勢讓人過目難忘。
攝影:李鋒
攝影:李鋒
萬糧峪龍脈泉位置:山東省濟南市曆城區彩石村正北方向70米
#03
七十三泉
都說濟南有七十二名泉,那你可曾聽說過這流傳于國寶名畫之上的第“七十三泉”?
它藏身于五龍潭公園,靜卧于石橋下,隻見小小一眼泉水緩緩流淌,碧波微漾,白沫細吐,雅緻幽靜極盡低調之美。
緩緩吐露的潔白水沫,像是在慢慢訴說時空交錯,曆史流轉。
五龍潭公園-七十三泉位置: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趵突泉北路筐市街18号五龍潭公園内
#04
丁泉
攝影:李鋒
丁泉泉水噴湧而出,彙為一汪清潭,澄澈而明麗。活潑的流水躍入深碧色的水潭之中,動與靜的交織吸引許多遊人前來觀賞。
攝影:李鋒
倒噴三層雪,散似一盤珠。泉水自然下流彙入水潭,噴出的白色水簾層次分明,水珠四處飛濺,為秋日帶來生機與活力。
攝影:李鋒
丁泉旅遊度假村位置: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洪範池鎮丁泉村
#06
皇姑井
皇姑井泉立于村口的連拱渡槽之中,它肆意噴湧,水沫如雪花翻飛,清澈的水面倒映着遊人雀躍的身影。
泉水瀉入池中,流淌在村中的小溪裡,它歡快地躍動着,展現着它千年不息的活力。
皇姑井村位置: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
#07
書院泉
書院泉古稱“東流泉”,因明代中丞劉隅在此建書院,書聲朗朗,墨香悠長,故而名為“書院泉”
攝影:李鋒
泉水從山間湧出,别看名字文雅,泉湧的氣勢絲毫不容小觑,泉水發源于上遊的山坳之中,繞過整個村莊,流淌到下遊的狼溪河中。
攝影:李鋒
泉水落于崖下石潭,浪花四濺,然後漾溢而出,流淌在幽深蜿蜒的溪谷内。
娟秀雅緻,繞村舍,水聲淙淙,穿林潤木,大有江南小橋流水人家之韻,加之此處林木茂密,鳴禽啾啾,實乃好風景。
攝影:李鋒
書院泉位置: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龍池大街洪範池鎮政府東200米
#08
曉露泉
曉露泉這個名字,令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黎明的露水。
露珠雖小,曉露泉卻常年不斷流,尤其在雨水豐沛的豐水期,曉露泉自龍頭内汨汨流出,水撞擊龍頭的聲音仿佛拂曉之刻的龍鳴,清澈而提神。
曉露泉位置: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張夏街道積家峪村
#08
伏鳌泉
伏鳌泉碧水通透,玲珑的泉眼中瀉玉潑翠般冒出細細的水流。
汨汨清泉彙成小溪,跳躍着奔向遠方。
攝影:李鋒
泉水與泉池六邊形,四周大理石護欄,池底鋪鵝卵石,泉名出自“獨占鳌頭”之意,由歐陽中石題寫。
攝影:李鋒
眼明泉-伏鳌泉位置: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明堂街
撰文:木榮
排版:小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