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地處沿海地帶,氣候炎熱潮濕,導緻多數人的體質偏濕熱,尤其春夏季節,濕熱更成為很多人不适的原因。如何知道自己的身體濕熱?很多人會想到舌苔厚,其實舌苔厚隻是濕熱的一個表現,依部位的不同,濕熱還有以下表現︰(1)脾胃濕熱
胃脹﹑腹脹﹑惡心﹑反胃﹑早飽﹑厭食﹑大便溏稀﹑小便黃少。這一類型可用藿香﹑厚樸﹑半夏﹑茯苓﹑薏苡仁﹑豬苓﹑澤瀉﹑蘆根等中藥治療。(2)大腸濕熱
腹痛﹑腹瀉﹑糊狀便﹑水樣便﹑粘液便﹑便後尚有便意不盡感﹑肛門灼熱或癢﹑口苦﹑口幹﹑小便黃少。這一類型石用黃柏﹑黃連﹑秦皮﹑藿香﹑葛根等中藥治療。(3)肝膽濕熱
右上腹脹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怕冷交替﹑陰囊濕疹﹑女子帶下色黃。這一類型可用龍膽草﹑雞骨草﹑柴胡﹑栀子﹑大黃﹑黃芩等中藥治療。(4)膀胱濕熱
小便次數多﹑排尿欠暢﹑尿急﹑尿道灼痛﹑小腹不适﹑腰痛﹑尿血。這一類型可用車前子﹑金錢草﹑淡竹葉﹑茯苓﹑燈心草等中藥治療。預防濕熱三大生活習慣
少吃肥膩﹑甜品﹑生冷﹑酒等。這些食物容易導緻體内生濕或濕熱;
堅持适合自己的運動,令身體微微汗出,以助濕邪排出;
多吃祛濕的食物;如土茯苓﹑薏苡仁﹑茯苓﹑紅豆﹑綠豆﹑冬瓜﹑絲瓜等。
中醫的太極、八段錦,都是有助濕邪排出的運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