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考最難的一篇課外文言文

中考最難的一篇課外文言文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1-24 16:39:52

中考最難的一篇課外文言文?專項訓練三 課内文言文閱讀,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中考最難的一篇課外文言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考最難的一篇課外文言文(中考語文複習臨門一腳)1

中考最難的一篇課外文言文

專項訓練三 課内文言文閱讀

(一)河中石獸

紀昀

滄州南一寺臨河幹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钯,尋十餘裡,無迹。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衆服為确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數裡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欤?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二石獸并沉焉( )

(2)以為順流下矣( )

(3)棹數小舟( )

(4)湮于沙上( )

2.翻譯下列句子。

(1)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2)如其言,果得于數裡外。

3.用文中的話說說老河兵是怎樣具體分析“石必倒擲坎穴中”的。

4.老河兵“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的論斷是綜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從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做出正确推斷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5.你從這則故事中得到怎樣的啟示?(15字以内)

(二)口技

林嗣環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衆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呓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衆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歎,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1.請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奏。(劃一處)

于 是 賓 客 無 不 變 色 離 席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京中有善口技者 __________

(2)會賓客大宴 __________

(3)施八尺屏障 __________

(4)滿坐寂然 __________

(5)衆妙畢備 __________

(6)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__________

3.将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4.請用自己的話依次概括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個場面。

第一個場面: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個場面: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個場面: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6·預測)本文描述了民間藝人高超的口技。我們身邊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間技藝和豐富的民風民俗,請你仿照示例,選擇熟悉的一種加以描述。

示例:五月五日端午節賽龍船。龍船形如柳葉,船頭船尾刻有彩色的龍頭和龍尾。水手們穿紅着綠,一人擊鼓,一人舉旗,陣容整齊。比賽開始,鑼鼓齊鳴,但見水手們和着鼓聲,槳起槳落,動作剛勁。龍船如飛,争先恐後,緊張激烈,岸上的人也拼命地呐喊助威。場面蔚為壯觀。

6.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7.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在結構和内容上分别起什麼作用?

(三)桃花源記

陶淵明

①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②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③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複得路。

⑤南陽劉子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1.下列語句中朗讀節奏停頓不正确的一項是( )

A.武陵人/捕魚為業 B.問/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D.後遂無問/津者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阡陌交通 __________

(2)便要還家 __________

(3)遂迷,不複得路 __________

(4)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__________ __________

(5)便扶向路 __________

(6)尋病終 __________

3.(2015·濟甯)下列句子中,加點“之”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D.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4.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語句的意思。

(1)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2)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5.用簡潔的文字寫出“漁人”的行蹤。

發現桃源——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筆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現在哪裡?(用自己的話概括)

7.文章最後還寫了太守與劉子骥先後探訪未果的情節,其作用是什麼?

(四)記承天寺夜遊

蘇轼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寝,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欣然起行 ____________

(2)念無與為樂者 ____________

(3)遂至承天寺 ____________

(4)解衣欲睡 ____________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懷民亦未寝,相與步于中庭。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2015·重慶A卷)下列說法不正确的一項是( )

A.文章以寥寥數語描繪了月夜小景,傳達了作者複雜微妙的心境,語言凝練而又意味深長。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遊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暢。

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與張懷民相知的喜悅。

D.作者描繪庭中景物極富特色:寫月突出其明,寫影突出其形,寫水突出其清。

4.品析文中畫線句子的妙處。

5.文章結尾以“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作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五)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

予謂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1.請給下面的句子斷句。(劃兩處)

予 獨 愛 蓮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可愛者甚蕃 __________

(2)不蔓不枝 __________

(3)亭亭淨植 __________

(4)予謂菊 __________

(5)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

(6)宜乎衆矣 __________

3.翻譯下面的句子。

(1)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4.填空。

(1)文中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可以用來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陶淵明“獨愛菊”,周敦頤“獨愛蓮”,他們的處世态度有何異同?

6.(2015·資陽)下列對文章内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文章從生長環境、體态香氣、風度氣質等方面描寫了蓮花的超凡脫俗,賦予了蓮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潔品質。

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從正面襯托了自己對蓮花的喜愛,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對這種生活态度的贊賞。

C.作者贊賞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潔身自好的個人道德修養,體現了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D.文章骈散相間,錯落有緻,音節和諧。比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

7.從作者對蓮的贊美來看,“君子”應是怎樣的人?(用自己的話回答)

(六)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間,不以千裡稱也。

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裡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裡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請用“/”給下面句子标出朗讀語音停頓。(每句劃兩處)

(1)食 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裡 而 食 也。

(2)且 欲 與 常 馬 等 不 可 得。

2.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或盡粟一石 ____________

(2)才美不外見 ____________

(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____________

(4)安求其能千裡也 ____________

(5)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

(6)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翻譯下列句子。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

(2)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4.(2016·預測)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如果想成為有用武之地的“千裡馬”,你認為最需要的主觀和客觀條件各是什麼?請結合文本與現實生活談談看法。

6.如果你是一匹“千裡馬”,而尚未被“伯樂”發現,你該怎麼做?

(七)出師表(節選)

諸葛亮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阙漏,有所廣益。

将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衆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驽鈍,攘除奸兇,興複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3)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

(4)未嘗不歎息痛恨于桓、靈也( )

(5)恐托付不效( )

(6)庶竭驽鈍(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與臣論此事

B.親賢臣,遠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C.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D.不宜偏私 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2)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4.從選文中可以看出諸葛亮對後主有兩方面的擔憂:一是刑賞偏私,使“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詞句回答)

5.“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兩件事?

6.下面的一副對聯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功績。參考示例,從列出的六項中任意選出兩項,寫出具體所指。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隻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裡,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顧:三顧茅廬

7.陸遊在《感狀》中說“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見此文傳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凜然正氣中所蘊含的耿耿忠心。細讀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的“忠”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答出三點即可)

(八)與朱元思書

吳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缥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嘤嘤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鸢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下面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從流飄蕩(順、随) B.負勢競上(憑依)

C.窺谷忘反(通“返”) D.在晝猶昏(夜晚)

2.下列每組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一百許裡 雜然相許

B.猿則百叫無絕 天下獨絕

C.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見餘,大喜曰

D.在晝猶昏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4.本文先總體勾勒出富春江沿岸“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特點,再細緻描繪了水之清、______和山之______、______的特點,讓人充分領略富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在寫山之奇時,分别從______覺和______覺來寫景,這樣寫的好處是__________ __。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寫水流勢湍急,郦道元《三峽》一文中的哪句話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

6.作者通過描繪富春江的山水,寄予了什麼情感?

(九)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

(2)談笑有鴻儒( )

(3)往來無白丁( )

(4)可以調素琴( )

2.下列各組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無案牍之勞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龍則靈 學而不思則罔

D.可以調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3.将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

4.文章對陋室進行描寫時,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寫“陋室不陋”的,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環境之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交往之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情趣之雅。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的節操和__________的情趣。

5.劉禹錫說“無絲竹之亂耳”,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也談到“宴酣之樂,非絲非竹”,這兩句話分别流露出他們怎樣的精神追求?

6.《陋室銘》中既說“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又說“無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這是否矛盾?為什麼?

7.(2015·黃岡模拟)“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稱功頌德的文字,後成為一種文體。人們經常用“座右銘”來激勵鞭策自己。請你從平時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一則有關學習方面的“座右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