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英德26萬畝晚稻開鐮收割價格

英德26萬畝晚稻開鐮收割價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0 01:21:08

秋天的主色調是金黃色。連日來,英德市晚稻陸續進入成熟期,各鎮街農戶在搶收稻谷,确保顆粒歸倉,田間地頭處處呈現出一派忙碌的景象。記者從英德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英德市夏種糧食生産播種面積29.64萬畝,其中晚稻播種面積26.68萬畝、大豆播種面積0.33萬畝、其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62萬畝,階段性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夏種(晚造)糧食種植生産任務。

英德26萬畝晚稻開鐮收割價格(英德26萬畝晚稻開鐮收割)1

英德26.68萬畝晚稻陸續成熟,迎來豐收。陳詠懷 攝

水稻飄香迎豐收

在小北江畔的浛洸鎮魚水村,金燦燦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承載着農民的希望。當地合作社正搶抓晴好天氣的有利時機,調來多台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奔走作業,一派忙碌的景象。隻需數分鐘,收割機便收滿一車,再把脫粒的稻谷倒進停在路邊等候的貨車裡。

承包了2000多畝地的種糧大戶羅漢池告訴記者,受今年洪水災害影響,他晚稻的田間管理下足了功夫,目前水稻畝産約900斤,預計一周左右的時間可以完成收割。“每一穗約300顆谷,基本達到我的預計産量。”

英德26萬畝晚稻開鐮收割價格(英德26萬畝晚稻開鐮收割)2

水稻迎豐收,農戶開農機收割水稻。王小卡 攝

在下太鎮高洞村,大部分村的水稻已經開始收割,預計今年晚稻的産量比去年略有增加。高洞村湖洞村小組小組長鄧長福表示,今年下太鎮政府免費為他發放了晚稻種子,還派出農機專家到田裡進行指導,讓他種植的水稻喜獲豐收。“今年晚造水稻畝産上千斤,感謝黨委、政府的指導和幫助。”

晚稻播種面積達26.68萬畝

據英德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英德市夏種(晚造)糧食生産種植任務面積為29.18萬畝,其中水稻26.34萬畝、大豆0.33萬畝、其它糧食作物2.5萬畝。截至目前,英德市已播種夏種糧食生産面積29.64萬畝,其中晚稻播種面積26.68萬畝、大豆播種面積0.33萬畝、其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62萬畝,階段性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夏種(晚造)糧食種植生産任務。

為确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和産量穩定,英德市整合涉農資金3722.62萬元,用于支持并推進春種和夏種糧食生産,其中撂荒地複耕複種1000萬元、耕地整治1211.77萬元、紅火蟻防控300萬元、相關鎮街統籌整合1210.85萬元。

上述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英德市高度重視糧食生産工作,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對此,英德市成立由市農業農村局、市畜牧水産局、市農機事業管理局、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科所技術人員組成的6個技術服務工作組,以及由市委組織部和市農業農村部門組成的4個工作督導組,深入農村第一線,督導各鎮街積極開展糧食安全生産,密切關注并掌握各地農業生産,特别是糧食安全生産的動态,切實幫助群衆解決有關問題,确保完成糧食安全生産工作任務。

同時,英德市加強山區适用農機具推廣應用,統籌調動全市五大區域性農機合作社示範帶頭作用,不斷加強農機社會化服務。截至目前,全市糧食生産預計機耕面積55.66萬畝、機種面積14.88萬畝,投入農機總動力28.64萬千瓦,農機具6626台套,檢修農機具7123台套,培訓機手、修理人員132人次。

英德26萬畝晚稻開鐮收割價格(英德26萬畝晚稻開鐮收割)3

農業部門組織農技工作人員檢查水稻收成情況。

“下一步英德市将繼續派出工作組加強對各鎮(街)的技術指導,動員企業、農機合作社、種糧大戶等提前做好收割機和烘幹機的檢修工作,抓好跨區域機收和機具調配,确保晚稻豐收到手、顆粒歸倉。”該負責人表示,除了做好晚稻的豐收工作,英德還将提早謀劃以馬鈴薯、蠶豆和冬小麥等主要冬種糧食作物生産,做好冬種生産所需種子種苗、農藥、化肥等生産資料的調度,保障各類農業投入品供應充足。

各鎮街出“妙招”确保糧食生産安全

探索“6 1”土地開發利用模式、出台種植水稻的獎補措施、鎮街黨政班子現場督查晚稻種植情況、人大代表監督撂荒地複耕複産工作……

為推動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落地見效,确保每年完成上級下達的糧食生産目标任務,英德市鼓勵并組織鎮街拟定相關激勵糧食生産措施或采取相關行動,全力築牢農業和糧食穩定發展的基礎。

——石灰鋪出台水稻種植獎補措施。該鎮組織動員各村居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向因洪水而失收的農戶宣傳種植晚稻的優惠政策,向受災農戶派發免費種子,并做好早稻保險理賠工作。2022年晚造共發放水稻種子3.27噸,協助700戶農戶理賠受災水稻損失112.9萬元。發放種子補貼50元/畝(未領種子的農戶),農機補貼60元/畝,累計發放42.23萬元。同時,整合流轉土地,引入英德市粵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英德市晟世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農業種植企業,通過打造水田墾造項目、絲苗米種植基地等帶動糧食種植高質量發展。

——九龍鎮探索“6 1”土地開發利用模式。該鎮建立健全糧食安全生産第一責任人責任制,嚴格實行鎮幹部包片、村幹部包組、村長包田的“三包”責任制,構建鎮、村、組三級聯動,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農民主體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相繼制定“水稻種植、大豆種植、撂荒地整治、農田渠網整治”等系列種糧惠農補貼政策,狠抓“以晚補早”,确保糧食産量實現穩産增産;積極探索種植水稻、大豆等糧食作物的“6 1”土地開發利用模式,多措并舉提升土地開發利用與管理效能,使農民、企業、村經濟合作社、村經濟聯合社等多方受益。今年九龍鎮17個村居實現還糧耕地超4000畝,晚稻種植完成近一萬畝。

——英紅鎮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開展糧食兜底種植。在夏種糧食種植關鍵期,鎮黨政班子領導帶隊到各行政村進行現場督查,以穩住糧食種植面積基本盤為立足點,以整治連片撂荒耕地塊複種糧食為切入點,向責任村委問辦法、提要求、推行動。同時,聚焦在保障農業灌溉用水、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上,确保糧食豐收。該鎮還發揮村黨支部堡壘攻堅作用,采取由行政村黨支部進行糧食兜底種植措施,如田江、星光、新嶺等3個村委在晚稻種植期中迅速行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科學有序組織,順利完成兜底糧食擴種562.51畝。

——下太鎮人大督導撂荒地複耕複産工作。該鎮發揮人大代表監督問效的作用,結合“三問一評一票決”問效監督機制,在撂荒地複耕複産工作推進前開展“問計劃”活動,督促政府相關部門制定撂荒地複耕複産工作計劃;在推進中組織代表開展“問進度”活動,通過“看現場、聽彙報、提建議”方式,重點檢查撂荒地整治工作進度和數據的真實性,認真讨論、梳理問題的成因和落實解決的辦法,确保撂荒地整治工作取得長久實效,将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助推“撂荒地”變“緻富田”。

【記者】陳詠懷

【通訊員】張涓涓 潘啟鎏 徐自由

【作者】 陳詠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