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永遠不要和控制欲

永遠不要和控制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18:14:28

永遠不要和控制欲?我很尊敬的一位大師——明茨伯格,寫過這樣一段話:,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永遠不要和控制欲?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永遠不要和控制欲(永遠不要和控制欲)1

永遠不要和控制欲

我很尊敬的一位大師——明茨伯格,寫過這樣一段話:

當一位CEO坐在筆記本電腦前準備一篇發言稿,電腦會自動打出這些字:

“我們生活在大變革時代。”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過去50年裡,幾乎每篇演講都以這句話開頭,這點從來沒變。

我猜,CEO下一句緊接着要說的就是:

“所以,我們必須轉型。”

轉型,還是轉型。

互聯網來了,傳統企業要轉型;疫情來了,做線下生意的要轉型;變化和災難來了,所有公司都要轉型。

但是,成功者寥寥。

為什麼?怎麼辦?


1.

先講一個故事。

作為一名商業顧問,我經常有幸被邀請去很多企業,與企業家和高管們交流。

演講時,有時我明顯感覺,我的觀點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現場的氛圍瞬間升騰。大家很想點頭,或者笑出聲來。

但是,但是,我發現大家都憋着。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同一個方向。我順着目光望過去,那個方向上坐的,顯然是個領導。

那位領導面無表情,不表示贊同,也不表示反對。我勉強算是閱人無數了,居然也沒有辦法看出一點點情緒。

然後,大家把本想釋放出來的情緒,又憋了回去。

每次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就知道,這樣的公司,是很難轉型和創新的。

為什麼?

大家連點個頭,笑一下,都害怕犯錯,竟然都要先看領導的态度。

你也可以想想,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事情。

故事講完之後,我還想請你看看這幾個非常簡單,但是很多人未必知道的問題。

請問:山東省的省會是哪座城市?

青島?不,是濟南。

請問:江蘇省的省會是哪座城市?

蘇州?不,是南京。

請問:福建省的省會是哪座城市?

廈門?不,是福州。

請問:廣東省的省會是哪座城市?

深圳?不,是廣州。

還有,你知道大連在哪個省嗎?

大連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人都聽說過大連,但卻不知道在哪個省,甚至有人以為大連在山東……其實,大連在遼甯。

這實在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們通常更容易記住那些經濟更發達的城市。而往往那些經濟更加發達的城市,又不一定是省會城市。

在剛剛舉的這些例子中,前者的經濟發展水平往往高于後者。

為什麼?

有人說是地理位置不同。有人說是老二想要超過老大。等等。

都有道理。但還有一個原因也很重要,不能被忽視:

省會通常是政治中心。

在政治中心實現經濟轉型和變革,很難。甚至,也不敢。

因此,單獨發展一個新的經濟中心。

所以,國家一般會有政治中心,比如北京,然後也有一個經濟中心,比如上海。

各個省,市,通常也是這樣。

換句話說,離“政治中心”越近,出于穩定、安全等種種原因考慮,控制欲越強,變革就越難。


2.

帶着這樣的視角,回到我們的企業,為什麼轉型會這麼難?

因為距離總部,距離最高決策層,距離企業裡的“政治中心”,太近了。

越近,阻力越大,阻撓越多。

比如價值觀。

我就是這樣起家的,我就是這樣成功的,怎麼會錯呢?一定不會錯。都要照辦。

現在,你居然要轉型,居然還要有新的思想,居然還要挑戰我們固有的、已經被驗證過的、成功的價值觀?這怎麼可以!

異類!

比如流程。

成熟的流程,高效穩定。但穩定的另一個名字,是死氣沉沉。

轉型需要活力和試錯。但是組織不允許,組織會殺死低效的創新。

比如資源。

在核心層,資源有限,競争無限。

我們為了資源争得頭破血流,甚至互相拍桌子,搞辦公室政治,現在你居然還要為了轉型來搶我的資源?

而且,轉型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是以幹掉我為代價。那怎麼行?

或明或暗,或硬或軟,百般推辭,千般阻攔。

成功的經驗,成熟的流程,控制的欲望,都是轉型和創新的絆腳石,要讓人跌一個大跟頭。

但他們不知道,自己能讓企業成功第一次,可是卻很難讓企業煥發第二春。

距離企業的政治中心太近,往往可能是這樣的結果:

大樹底下,寸草不生。目力所及,全是助手。七步之内,生機寥寥。


3.

那,怎麼辦呢?

兩個方法。

第一,允許犯錯。

很多老闆,控制欲太強,不喜歡也不允許下屬犯錯。

某互聯網公司,在已經獲得巨大成功後,想要有新的發展,探索新的領域。

一名下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結果,卻被老闆連續問了三個問題:

你想過這件事情沒有?你想過那件事沒有?你想過這些那些事沒有?

聽完三個問題,下屬吓出一身冷汗。在這家公司裡,幾乎沒有人能扛住這位聰明老闆的連環三問,三問之後的結論往往是:你的想法,根本行不通。

所以,這家公司的創新也進展緩慢。

老闆背後說這些話的心智模式是什麼?

是想要證明自己更聰明更有經驗。也是想要樹立自己的權威,證明自己有強大的權力和否決力。

但這種做法的代價,是犧牲了可能的創新和轉型。

也許更好的做法,是允許犯錯。

我曾經有一位非常尊敬的老闆,做過高通全球副總裁,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他有一次給我分享他的成長經曆,提到他在AT&T的時候,曾經彙報過給卡莉·菲奧莉。(卡莉有着傳奇的一生,擔任過惠普董事會主席兼CEO,還參加過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

我的這位老闆說,他每次給卡莉彙報工作的時候,卡莉都會對他說:

簡直太棒了!我想,如果你能做到下面這幾點,這個項目一定能獲得巨大的成功。

每次他離開卡莉辦公室的時候,都非常激動,得到了建議,還受到了鼓勵。

在企業裡,不成熟的想法并不是不能批評,隻是把批評,變成“建議 鼓勵”,培養允許犯錯的文化,會更有利于創新和轉型。

第二,距離政治中心遠一點。

不管是凱文·凱利還是克萊頓·克裡斯坦森,或者是成功轉型的公司,或者是我有限的觀察和經驗,都有一種深刻的感受:

轉型和創新,常常發生在邊緣地帶。

改革開放,深圳隻是一個破落的小漁村,隻是給予政策,給予資源,給予市場化的條件和競争,深圳竟然一躍成為令人驚歎的國際化大都市。

國家尚且如此,何況企業。

轉型,有時候允許失敗和失控。要敢放權。敢賭。

邊緣地帶的創新,最大的優點是“忘記”。

忘記什麼?

忘記成功的經驗,忘記固有的循規蹈矩,忘記重複的陳詞濫調。

不帶任何記憶,才有可能生長出新的記憶。

但是邊緣地帶的創新,最大的風險,是沒有資源。

所以母公司要允許子公司忘記,然後在背後默默支持,提供資源。

扶一把。

就像生下一個孩子,在自己三四十歲最身強力壯的時候給予支持,陪着長大。

在這個過程中,子公司會不斷探索、學習,最終形成自己新的價值觀和流程。

也許你完全無法理解,但是你也不需要理解。就像年輕人的世界,老年人永遠不懂。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安安靜靜做好那頓飯。

讓轉型和創新發生在邊緣地帶,離政治中心遠一點,等待生長和湧現。

我經常舉一個例子,是韓都衣舍。

韓都衣舍,曾經因為設計部、生産部、電商部的矛盾而頭疼。

設計怪生産,品質太差,沒有人買;生産怪電商,能力不行,賣不出去;電商怪設計,設計太醜,沒人喜歡。

韓都衣舍,後來設計了一套新的體系:

從原來的設計部、生産部和電商部中各抽出一人,組成三人小組,形成新的作戰單位。

他們被充分授權,可以自行決定款式、定價、促銷方案,以及獨立的财權,能自行決定下單生産。而每個小組也對自己業績的最終結果負責。

這意思就是,你們都别吵了,我給你們機會,都拉出來溜溜,都創業去吧。

通過這種方式,韓都衣舍把原來的三大職能部門,打散成為280多個小組,讓每個小組都承擔起責任,每個小組也隻為自己努力。

也許你不知道哪個孩子能長大,哪個小組能成功,但不管誰成功,都是韓都衣舍的成功。

轉型和創新,常常發生在一個無人知曉的地方,一個毫不起眼的邊緣。


最後的話

今天,外部環境多變,内部環境複雜,許多企業都想轉型。

每當CEO寫信的時候,他們都會說這是一個變革時代。緊接着會說,我們在變革中要堅決轉型。

但距離“政治中心”的遠近,往往決定了轉型的結果。

控制欲太強,不允許失控和犯錯,也讓轉型常常以失敗告終。

許多轉型的失敗,是因為沒有堅持在陽光燦爛的時候修屋頂,才會屋漏偏逢連夜雨。

而更多轉型的悲劇,是我們一邊慢慢把自己變成了強大的政治中心,一切都牢牢抓在手裡,一邊卻又想領導一次失控的變革。

再放手一點。

再退後一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