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大 中
《勘探隊員之歌》演唱:群星 (資源來自網絡)
歌曲《勘探隊員之歌》,創作于上世紀50年代初,是激勵年青一代勇往直前,為祖國奉獻青春的奮進曲。
這首歌曲,1953年在《中國青年報》刊登,1954年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放。後來,成為電影《年青的一代》的主題曲,話劇《地質師》的幕間曲,中國地質大學校歌。這首歌曲,傳唱半個多世紀,鼓舞多少有志青年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歌曲開頭,以兩拍長音,五度下行,八度上行的跳躍式節奏,以舒展、優美的曲調,表現了勘探隊員不畏艱險,樂觀奮發的精神面貌。
軍旅作曲家曉河在體驗生活時,發現了一群高舉紅旗,尋找礦藏的勘探隊員。正是這群朝氣蓬勃的熱血青年感染了他,他決定為勘探隊員們創作一首歌。
這首歌曲,在長春地質學校流傳的時候,正是我的二哥在那裡讀書的時候。畢業後,他懷抱着為祖國的地質事業奮鬥一生的理想,奔赴祖國南方,先後在雲南、湖南等地的大山峽谷裡尋找礦藏 ,為勘探事業嘔心瀝血,奉獻出無私無我的人間大愛。
後來,我了解到在大慶石油勘探的歲月裡,那些與二哥同齡的地質隊員,從祖國各地來到北方,寒衣來不及着身,孩子匆忙寄托,義無反顧地奔赴東北,克服重重困難,轉戰松基一井、二井、三井,終于在發現井松基三井夯實了木樁,确定了井位。當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噴油的時刻,也正是地質勘探隊員喜淚盈眶、心花怒放的時刻。
從共和國成立初期,從共和國十年大慶至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一代又一代的地質工作者,在這首歌曲的激勵下,滿懷“火焰般的熱情”,奔赴祖國各地,大江南北,前赴後繼,為祖國尋找礦藏。
“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
“是那天上的星,為我們點燃了明燈,是那林中的鳥,向我們報告了黎明。”
遼闊、開朗,飽含激情的歌聲,依然在風雨中回蕩,年輕的勘探隊員,依然背着行裝,去攀登層層山峰。
山谷,帳篷,紅旗,是勘探隊員眼前最美的風景,是壯麗人生最美的畫卷,是青春年華最美的歌聲……
2022.9.30
大中/生死相依的苦戀
大中/對草原母親的思戀
大中/畫上你的美麗
感謝浏覽,感謝關注;歡迎留言讨論,我們一起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