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頭甲骨文”并不是為了承載當時中國人的語言而創造的文字,而是為了向後世傳遞“重疊結構世界”原理,以及人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練習“心智系統轉換”方法的特種圖示。
所以,“源頭甲骨文”的内涵,與我們所理解的甲骨文字義是完全不同的。
源頭甲骨文“玄”字表示“顯性世界與隐性世界臨界面”的意思、源頭甲骨文“茲”字表示“關系”的意思。
把源頭甲骨文“玄”、“茲”字的字義明确了,我們就可以來解讀源頭甲骨文“絕”字。
在字形上,甲骨文“絕”字表示的是對“茲”字的“切割”與“連接”。在兩個“玄”字的上半部各有一“小橫”,表示“切割”的意思。又在兩個“玄”字頂部有一根“弧線”連接兩個“玄”字,表示“連接”的意思。
這種造字的結構,很明顯是在表示對“關系”的梳理,該切割、剝離的關系進行切割與剝離,該連接、重組的關系進行連接與重組。所以,甲骨文“絕”字表示“對關系進行梳理”的意思。
這個字義,到了比甲骨文稍晚的金文時代,就表現得更明顯了,下圖是“絕”字的金文字形。
金文“絕”字的造字,采用的是内、外結構。
金文“絕”字的右外結構是個“刀”字,左内結構上、下兩個都是“茲”字,金文“絕”字表示“對關系的切割、梳理,而且,切割後的關系依然是完整的關系”的意思。
楚簡“絕”字是對金文“絕”字的簡化,字形結構上與金文“絕”字完全一樣,區别在于,楚簡“絕”字用一個“玄”字把兩個“茲”字簡化了。
那麼,這個楚簡“絕”字,在這裡要梳理什麼關系呢?
楚簡“絕”字在這裡表示的意思是:在學習“心智系統轉換”之前,先要提升“第一套心智系統”的思維質量。
沒有經過“心智系統轉換”訓練的人,所用的都是“第一套心智系統”,而絕大多數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統”的人來說,使用的水平并不高,用大白話來說,就是欲望很強、思維混亂。
一個“心智系統轉換”的練習者,不可能從這種“欲望比思維強”的心智狀态轉換到“第二套心智系統”。所以,想要學會進入“第二套心智系統”,先要提升“第一套心智系統”的質量。
這是一種非常務實的“心智系統轉換”策略——先從提升“第一套心智系統”質量入手。
這種策略非常适合現代人的生活、工作環境。
那麼,提升“第一套心智系統”的方法是什麼呢?
方法就是這個甲骨文“絕”字所包含的内涵,練習者首先對自己意識中已有的有價值的智慧性知識進行理性的思考、梳理,該抛棄的抛棄,該重新認識的重新認識……
之所以說這種“先從提升‘第一套心智系統’的質量入手”的策略更适合現代人,是因為在現代文明中,有着很豐富的理性思維方法與理性思維的應用環境,現代文明本身就是理性思維的産物。
用「源頭甲骨文」字義解讀《郭店楚簡·老子甲》的電子書:發現《老子真經》——從人類文明整體進程解讀《郭店楚簡·老子甲》(上篇)已經出版,上架書名:老子真經。
有興趣的網友可在當當雲閱讀、kindle、掌閱、百度閱讀、京東讀書中搜“老子真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