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少數民族體育的四個特征

少數民族體育的四個特征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8 21:57:01

少數民族體育的四個特征?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自秦漢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曆史發展和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文化而無論是在曆史上還是在現在,黑龍江省一直都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生産、生活較多的地區之一,少數民族文化是整個黑龍江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黑龍江少數民族文化發展曆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聚居與生産生活的搖籃早在漢代以前,這裡就有北方少數民族的生活痕迹,此後曆經各代,滿、回、赫哲、朝鮮、蒙古、鄂倫春、鄂溫克、錫伯 、柯爾克孜、達斡爾這10個民族逐漸成為這裡的世居民族黑龍江省是一個多民族散混居的邊陲省份,有包括10個世居少數民族在内的53個少數民族成份,少數民族總人口近200萬人黑龍江省轄有一個自治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一個民族區(齊齊哈爾市梅裡斯達斡爾族區),69 個民族鄉(鎮),680 個民族聚居村,少數民族人口在萬人以上的市、縣有51個全省各少數民族,尤其是 10個世居民族,在長期的曆史發展和生産生活實踐中創造了各具特色、絢爛多姿的民族文化,包括民族語言、民族宗教、民族藝術、民族風俗等在内的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少數民族體育的四個特征?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少數民族體育的四個特征(黑龍江少數民族文化多樣性研究)1

少數民族體育的四個特征

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自秦漢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曆史發展和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文化。而無論是在曆史上還是在現在,黑龍江省一直都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生産、生活較多的地區之一,少數民族文化是整個黑龍江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黑龍江少數民族文化發展曆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聚居與生産生活的搖籃。早在漢代以前,這裡就有北方少數民族的生活痕迹,此後曆經各代,滿、回、赫哲、朝鮮、蒙古、鄂倫春、鄂溫克、錫伯 、柯爾克孜、達斡爾這10個民族逐漸成為這裡的世居民族。黑龍江省是一個多民族散混居的邊陲省份,有包括10個世居少數民族在内的53個少數民族成份,少數民族總人口近200萬人。黑龍江省轄有一個自治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一個民族區(齊齊哈爾市梅裡斯達斡爾族區),69 個民族鄉(鎮),680 個民族聚居村,少數民族人口在萬人以上的市、縣有51個。全省各少數民族,尤其是 10個世居民族,在長期的曆史發展和生産生活實踐中創造了各具特色、絢爛多姿的民族文化,包括民族語言、民族宗教、民族藝術、民族風俗等在内的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首先,不同的民族語言承載着不同的豐富文化内涵。黑龍江省10個世居民族除回族外都有自己的民族語言,但由于人口結構的改變特别是與漢民族的接觸導緻了語言轉用。就全省整體情況來看:蒙古語、朝鮮語保留得比較完整:在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以及肇源縣、齊齊哈爾市、富裕縣、依安縣等地區的蒙古族同胞大多數都能熟練使用蒙古語交流。朝鮮語情況也是如此,在全省的許多朝鮮族村屯如牡丹江地區、甯安市的朝鮮族村屯民族語言使用狀況良好。鄂倫春語主要保存在塔河與呼瑪的兩個民族聚居鄉,在塔河十八站鄂倫春鄉,年長者均能熟練使用本民族語言,30歲以上者也能部分使用,并能聽懂鄂倫春語。滿語與赫哲語雖然已經處于瀕危狀态,但不可否認的是,我省是目前這兩種語言的唯一保留地區。

鄂倫春族與赫哲族的桦樹皮文化、獸皮文化、魚皮文化并稱為“三皮文化”, 其中桦樹皮文化是指以白桦樹皮為材質而形成的文化,獸皮文化是指以野生動物(特指哺乳類動物)皮毛為材質而形成的文化,魚皮文化是指以魚皮為材質而形成的文化。三皮文化反映了東北少數民族獨特的生産生活方式,是黑龍江少數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不僅是一種物質文化,也是人們社會生産與社會文化的映射,集中反映了黑龍江少數民族在生産生活中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利用大自然賜予的資源進行的創作。

豐富多彩的民族風俗更是充分體現了黑龍江少數民族文化的多樣性。飲食文化是民族風俗的一項重要内容,在我省世居的少數民族當中都有自己傳統的特色飲食。達斡爾族最具特色的當為用野生柳蒿芽烹制的菜粥。鄂倫春族的飲食也頗具特色,比如用狍子肉熬的肉粥、方圈餅、油面片等等。滿族飲食的一大特點是愛吃黏食,即用黃米做的米飯、饽饽等,他們在祭祀時有一項重要的内容就是做黏米飯,并将其供奉在祖先面前。此外,火鍋、炖菜也是滿族飲食的一大特點,現已經發展成了東北菜系的一大特色。朝鮮族則以喜吃辣椒為特點,對狗肉的烹制也很講究,他們腌制的辣白菜、蘇子葉、桔梗等更是受到了各民族的喜愛。民族節日是民族風俗的集中體現,達斡爾族舉辦的“柳蒿芽節”、 赫哲族的赫哲旅遊節和烏日貢大會幾乎每年都會舉行,朝鮮族的流頭節如今更是成了當地的一個重要旅遊項目。

宗教信仰方面,在我國北方少數民族之中普遍信仰的是原始宗教——薩滿教。這是一種多神教,反映了人類早期在生産力水平不高時對大自然的崇拜與信仰,既有動植物崇拜,也有祖先崇拜。每次祭祀時要舉行盛大儀式,形成了頗具特色的薩滿祭祀儀式,包括唱詞、曲調與程序嚴格的儀式。各民族的儀式略有差異,崇拜的圖騰也不盡一緻。這種原始宗教以及相關的藝術形式構成了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一大特點。這種儀式在我省滿族、鄂倫春、赫哲等少數民族地區仍有遺存。

黑龍江世居少數民族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藝術,包括文學、音樂、舞蹈、競技藝術與造型藝術等多項内容。滿族民間文學包括神話、故事、歌謠等,主要保存在我省牡丹江地區特别是甯安市。甯安已經将滿族神話、鞑子秧歌(為甯安特色的滿族藝術,其所反映的内容為發生在甯安地區的故事)、東海莽式舞蹈(又稱九折十八式,反映滿族征戰、狩獵、生産生活的内容,可以說是滿族民間舞蹈集大成者)申報黑龍江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并已經獲批。由于鄂倫春、赫哲、達斡爾等民族隻有語言沒有文字,他們的民間文學多數為說唱形式,赫哲族叫“伊瑪堪”,鄂倫春族叫“摩蘇昆”,為黑龍江世居少數民族所獨有。在我省的鄂倫春與赫哲族聚居區都有部分人能夠傳唱。

在我國多民族文化共存的曆史背景下,各少數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寶貴資源,中華文化最佳的發展模式是不斷吸納各少數民族文化的優異成分,既保護弘揚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又共同推進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黑龍江省少數民族特有的曆史和文化,使得少數民族文化呈現文化多樣性的特點,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這些獨特的民族文化展示着黑龍江流域的曆史文明,這些彌足珍貴的民族文化菁華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體現,也在中華優秀曆史文明中格外熠熠生輝。

(2020級研究生劉卓對此文亦有貢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