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這本書中,馬斯洛将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深刻的解釋了"人"這種生物體,從基本生存到個體發展,從物質到精神的全部需要。所謂"需要",就是滿足發展的動力,如果"需要"得不到滿足,處于匮乏狀态,就會影響一個人的生理和心智的發展水平。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說,原生家庭能夠為孩子的發展提供什麼水平的支持,決定了孩子發展的高度,所以,在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入手,看一看在家庭中,父母應該如何給孩子的發展注入"營養"。
1. 生理需要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如:食物、水、空氣、性欲、健康等。如果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項得不到滿足,人類個人的生理機能就無法正常運轉。換言之,人類的生命就會因此受到威脅。在這個意義上說,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最首要的動力。
馬斯洛認為,隻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
比如,一個嬰兒的出生必須依靠奶水,否則就會餓死。奶水對于嬰兒來說,就是必要的生理需要。在當今社會,物質水平極大豐富,在滿足孩子生理需要的層面很少出現匮乏的可能。但另外一種現象反倒容易滋生,值得警惕:營養過剩。
很多家長追着孩子喂飯,表面上看是孩子不愛吃飯,挑食,但實際上是因為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射了自己的需要,過度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照顧孩子,形成了孩子對食物的阻抗。我的一位朋友,因為擔心孩子太小不會嚼肉,就長期把肉剁成肉泥進行喂養,這種過度精細的照顧使孩子錯過了咀嚼功能訓練的敏感期,以至于好幾歲了還不會用後牙咀嚼。這種現象的發生,實際上是家長将自己潛意識裡"被照顧"的需要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換言之,家長看似照顧的是孩子,但其實是在滿足自己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一個人的本能要求,如果家長過分拘泥于營養、時間等外來限制,而不以孩子為主體進行喂養,就會讓孩子變得挑食、厭食,影響身體的發育。
2.安全需要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同樣屬于低級别的需求,其中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馬斯洛認為,整個有機體都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
我們常說的"安全感"就屬于這個層級的需要。
心理學可以作為一門育兒學。很多心理學家的研究,都證實了一個人的安全感,取決于早年和父母(尤其是和媽媽)之間依戀關系的質量。精神分析認為,一個人的基本人格形成于6歲之前,在這個階段,母親能否以恰當、充滿愛意的方式對待嬰兒,決定了嬰兒安全感的構建。
在安全感這個問題上,很多家長的認識不夠。很多人認為孩子小的時候"什麼也不懂",主要滿足ta的生理需要就夠了,進而忽略了情感撫育。但其實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安全感的形成有"窗口期",如果在早年安全感沒有被很好的建立,那麼這種安全感的缺失将會伴随一個人的一生,後面即使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修複,也不可能做到完好如初。就如阿德勒的那句名言: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嬰兒離開溫暖的子宮,來到陌生的環境,内心充滿恐懼,ta需要通過周圍穩定的環境尤其是媽媽的照顧獲得安全感,然後才能在此基礎上發展自己。
比如,新生兒在出生後的前幾周,都需要緊緊的依靠媽媽生活,媽媽的懷抱對于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安全所在。如果媽媽的情緒低落,憂傷,有很多的負面情緒,那麼孩子就能夠感知到媽媽的這種情緒,也會有相應的不安全感的情緒體驗。
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孩子會對周圍的環境秩序有固執的确認,不允許有任何的變化發生,這些都是在為孩子構建基礎的安全感。
如果家長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而按照成人的标準,定義孩子的行為是"不聽話"、"偏執"、"頑固"等等,并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糾正,就會極大的破壞孩子安全感的構建。
一個孩子的成長,除了必須的物質保障之外,更主要的還需要精神養育。孩子小的時候對外界的環境非常敏感,父母如果能夠給孩子充分的愛、溫柔的回應、耐心的照顧...那這樣的孩子就會身心發展都很健康。
安全感的滿足,是為孩子探索世界的自我發展奠定的基礎。
3.社會需要
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屬于較高層次的需求,比如情感、歸屬、被接納、友誼等需要。
人是社會性動物,在滿足了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要之後,就需要發展社會功能,獲得情感層面的滿足。在家庭中,父母是否給到了孩子歸屬感、孩子是否能感覺到被父母無條件的接納、父母能否給到孩子充分的情感鍊接....都決定了父母構建的家庭環境是否能滿足這個層次的需要。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報告了一項研究成果:讓新生的猴子從出生第一天起同母親分離,以後的165天中同兩個母親在一起——鐵絲媽媽和布料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媽媽沒有。雖然當嬰猴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 但它們甯願不喝奶,也願同布料媽媽呆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小猴子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隻有有飲食需要時,它們才去找鐵絲媽媽,其餘大部分時間則依偎在布料媽媽的身上。雖然這個實驗的對象是猴子,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 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适用。
哈洛的實驗讓人們意識到,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不能僅僅停留在喂飽層次,要使孩子健康成長,一定要為他提供觸覺、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通道的積極刺激,讓孩子能夠感到父母的存在,并能從他們那裡得到安全感。
積極的依戀關系是人的情感需求,對于孩子來說,成長過程中得到其"重要他人"的積極關注至關重要。如果父母對孩子情感疏離、不耐煩、經常呵斥打罵或者忽視孩子的需要,就很難讓孩子的精神胚胎得以健康的發育。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說自己非常愛孩子,但是很少有人能夠意識到愛不是意願或者初心,而是一種能力。就像現在很多科學的育兒理念都提倡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但真實的事實是:如果父母自身的人格不夠完整,心智不夠成熟,是不可能給到孩子無條件的愛的。這種說法,隻能是一種美好的願景。
比如,社會需要中的"被接納",生活中,有多少父母能夠真的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無條件接納的呢?"你一點也不聽話,我不喜歡你了","可以玩,但是得先寫完作業","你看看你們班的誰誰誰,大家都在一起上學,都長一個腦袋兩個耳朵,怎麼别人能學會,你就不行呢?","别人拿你的東西你不會搶回來嗎?你怎麼就這麼窩囊呢?","你作業真的寫完了?拿出來讓我檢查檢查","你上次怎麼答應我的?為什麼又沒做到?".......以上這些熟悉的句子,無時不刻不在向孩子傳達着父母的"不接納"。
父母很少能覺察到,他們對孩子其實是有要求、有标準的,父母在潛意識裡,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聰明、健康、可愛、成績優秀的樣子,似乎隻有這樣的孩子才配得到父母的愛。所以,當自己的孩子表現的不夠"完美"時,父母就會失望,甚至會憤怒。
前幾天有一個很火的視頻,内容是一個父親在輔導小學一年級男孩寫作業。男孩在爸爸的問題下很緊張,無法回答"9還可以分成6和幾?"的問題。忽然,他擠出了緊張又強撐的笑容,還鼓起了掌,一邊鼓掌一邊對他爸爸說:"沒事,沒事,爸爸給你鼓掌。"在接下來的輔導中,當爸爸對他說:"寫6,這邊!"的時候,他吓的把脖子一縮,畏縮的說:"别吼我了","寶貝會寫","會寫會寫",并且在寫完之後,用浮誇的演技發出了"哇"的驚歎聲,給爸爸鼓掌。
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這位爸爸表示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快被孩子氣死,很多問題已經反複講了無數遍,他還是不會,"脾氣再好的人,也會生氣的,于是就吼了他兩句",所以在視頻裡,孩子可能是出于害怕,下意識的做出了這種動作。
這樣的場景在生活中數不勝數。當我們成為一個成年人的時候,任何一個人都能輕易的回答出"9還可以分成6和幾"的問題,但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回答這個問題就可能很困難。父親之所以會暴怒,是因為他的"自戀"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受損了——他在潛意識裡有一種信念:同樣的題目他教過孩子好幾遍,孩子就"應該"學會——當事情的結果沒有按照他設定的軌道發展的時候,他就憤怒了。
蒙台梭利早就說過,"孩子不是小号的成人"。作為成人,有多少人是能夠真正站在兒童的角度去理解世界呢?孩子的發展,會受到其自身年齡階段智力發展水平的限制,同時,家長是否考慮過,當一個虎視眈眈的家長坐在孩子身邊時,孩子的注意力有多少被用于抵禦外界可能發生的"危險",又能剩下多少用在學習上?如果家長不考慮這些因素,隻單純的站在自己的世界裡,強調自己的邏輯——認為同樣的問題已經講過幾次,孩子就理應理解,那麼這樣的家長又能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多少有建設性的心理支撐呢?
對孩子的發展來說,情感撫育的意義遠遠超出人們的認知,情感撫育的質量為孩子提供了其心理品質,比如專注、抗挫折能力、毅力等的基礎。離開心理健康單純的講"意志品質"是沒什麼意義的,這些意志品質必須建立在一個相對健全的人格的基礎之上,而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來自于父母的撫養方式。
4. 尊重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能勝任、充滿信心、能獨立自主。總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着的用處價值。
一個人的自尊水平,來自于對自我價值的評價,而一個人對自我價值最初的判斷,就來自于父母的态度。
比如一個嬰兒,如果ta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接納的,是受歡迎的,ta就會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一種信念:認為自己是可愛和有價值的——這就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自尊自愛的雛形。
現在家庭教育中經常談要給孩子尊重和理解,但是在現實中,有多少家長真正做到了呢?現實中,大量的"問題家長"制造了大量的"問題孩子",而每一個厭學、逆反、沉溺遊戲的孩子,都有一顆傷痕累累的心。
尊重,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做到很難。父母若想真正做到尊重孩子,起碼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第一,明确邊界。
事實上,親子關系的問題大多來自于父母對孩子精神領域的"入侵",不管是對孩子包辦替代還是對孩子施加控制,都是在入侵孩子的精神邊界,還美其名曰"為孩子好",被父母長期入侵的孩子一般都會出現膽小、逆反、依賴心強的特點。
作為父母,需要經常自省:什麼是自己的事?什麼是孩子的事。比如,孩子早晨起來上學,是孩子的事情,父母因為孩子磨蹭,感覺孩子要遲到而心生憤怒的情緒,是自己的事情——誰有情緒誰負責。和孩子提前商定好,在起床時間叫孩子起床一次,是父母的責任,而孩子如果起不起來,會遲到,是孩子的事情。
第二,明确角色。
生活中,有太多的家長忘記了自己的本來職責——父母,而去充當"老師"或者"保姆"的角色。
孩子一回到家,父母就着急追問孩子"作業寫完沒有?",晚上吃完飯,媽媽就馬上坐在書桌前,輔導孩子寫作業,甚至為孩子準備錯題本,金句集.....父母既不是老師,也不是老師的助手,父母給孩子提供的,是一個補充心理能量的場所,是給予孩子愛、支持、理解最多、最充分的人,而不是一個時刻保持監督、檢查姿态的"學習檢察官",父母過多的進入孩子的空間,對孩子的學習比孩子還要焦慮、緊張,自然孩子就很難從心裡意識到學習本來是ta自己的事情。
孩子的一生會遇到很多位老師,但是父母卻隻有一個。所以,父母要回到自己原本的角色當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第三,明确位置。
有一副漫畫,畫面上有一個小汽車,父母在後面使勁推着車,小汽車緩慢前行。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是這輛小汽車,想讓它飛速前進,是打開發動機跑的快,還是父母在後面推着走,但是發動機沒打開跑的快?
答案不言而喻。但很多家長都做着這種費力不讨好的事情。在家庭中,父母的位置是能夠"引領"孩子的人——父母為孩子創造溫暖和諧的家庭環境,以成人的智慧對孩子的方向進行引領,可以說,家長是在小汽車前面的"引路人",而不是在車子後面費力推車的人。
教育學家林文采曾經說過:"如果養孩子養到披頭散發,焦頭爛額,那一定是養孩子的方法不對了,養的好的孩子,父母都是輕松的。"她曾說自己一手帶大了四個孩子,在養育4個孩子的同時,她寫了7本書,讀完了碩士和博士,做了很多期電視節目,還有大大小小一堆活動,但是她的孩子在整個成長過程中都很輕松,沒出過什麼問題。
一個自尊、自愛、自信的人,具備基本的人格完整性,這樣的孩子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不管是婚戀還是職場,都會有比較好的發展,而自尊自愛的心理品質,來自于父母給孩子提供的心理環境。
5. 自我實現的需要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于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現在大部分家長對于養育孩子的困擾和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學習"問題上。就"學習"這件事來說,是調動了孩子的内驅力之後的行為,還是應付家長老師的行為,結果天壤之别。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目标"是其行為的動力,而實現目标的過程,有賴于其心理品質的高低。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内心力量的強弱,來自于其是否有能力排除幹擾實現自己的目标——這一點,放在學習上也依然适用。
當家長關注孩子錯了幾道題,考了多少分的時候,其注意力都太過表面。事實上,行為以及行為的結果,是其内在心智成熟度的外在表現,換言之,成績隻不過是反應一個孩子心理質量的外顯指标。
之所以說家庭環境對一個人有塑形作用,就是因為父母的養育方式能夠在一點一滴的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就像蒙台梭利說的"精神胚胎",這顆種子是放在花盆裡發育,還是生長在肥沃的大地,是在鹽堿地成長,還是在黑土地成長,結果自然不同。
對于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樹根,孩子就是花朵。如果花朵出了問題,多半樹根也有問題。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從某種意義上也給了父母們一份育兒指南,它能夠幫助父母更好的理解孩子成長過程所需要的"營養",但是歸根結底,這些"營養"的提供,還是要依賴于父母自身的成長,父母自身的人格越健全,能為孩子提供的心理營養就越豐富。
原創深度好文,希望可以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讓你的思想慢下來,累積更好的自己。本文作者:有夢想的唐糖,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心理相先生特約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