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8年,司馬德戟等人領兵從玄武門進入宮門,隋炀帝楊廣得到作亂的消息後,逃到西閣。
裴虔通和元禮推撞左閣門,魏氏開了門,他們進入永巷,問隋炀帝在哪裡。
有一個美人指出了隋炀帝的所在之處,校尉令狐行達拔刀沖了上去,隋炀帝躲在窗戶後面問狐行達是不是要殺自己。
狐行達說不敢,隻是希望隋炀帝能返回京都而已。
隋炀帝被控制住後,有人去接宇文化及,司馬德戟迎接他入朝堂,稱丞相。
裴虔通把隋炀帝帶過來,宇文化及看到隋炀帝,嫌惡地說:
“何用持此物出,亟還與手。”
宇文化及不想看到隋炀帝,讓人趕緊把隋炀帝給結果了,于是隋炀帝就被帶回寝殿,裴虔通、司馬德戟等人拔出刀站在邊上看着他。
隋炀帝臨到死前還在問自己有什麼罪過,馬文舉一一列舉隋炀帝的罪狀,說他不停巡遊,頻頻作戰,荒淫無度,既對不起宗廟,也對不起老百姓。
隋炀帝又垂死掙紮,問這場政變的主謀是誰,司馬德戟說天下人都怨恨他,他與天下人為敵!
事已至此,隋炀帝難逃一死。
當時他的愛子趙王楊杲也在隋炀帝身邊,他才12歲,被這陣仗吓得哇哇大哭,裴虔通嫌他礙礙眼,幹脆利落把他給殺了,血濺到了隋炀帝的衣服上。
此時的隋炀帝就像是一隻待宰的羔羊,随時都有可能喪命,不過作為一位帝王,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保持理智和鎮定,他希望自己就算死也要死得有尊嚴。
“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鋒刃!取鸩酒來!”
隋炀帝讓司馬德戟等人給他一杯毒酒,讓他了結性命,可是就算這樣的請求還是被拒絕了,最後隋炀帝解下練巾,讓狐行達把自己給絞死了。
以上就是隋炀帝被殺時的情形,隋炀帝死後宇文化及自稱大丞相,總理百官,然後以皇後的命令立秦王楊浩為皇帝,而這個新皇帝不過就是個傀儡罷了。
一、宇文化及為什麼要殺隋炀帝?說起這場政變,還是很複雜的。
宇文化及雖然性情兇狠陰險,為人也輕佻輕薄,但是他膽子卻不大,當時發動政變殺隋炀帝,他并不是主謀。
是司馬德戟等人策劃好了一切,都商定好了才把事情告訴宇文化及的,然後還把他推出來當首領,感覺他就是個工具人,莫名其妙就被拉去謀反了。
當時的大局勢是這樣的,唐王李淵在晉陽起兵,攻克了長安。
李密占據金墉城,而隋炀帝在江都遊玩,整日貪戀美色,飲酒作樂,意識到天下大亂時也已經晚了。
李密擁兵三十萬,在北邙山列陣,逼近東都上春門,隋炀帝出門在外,糧食快吃完了,身邊的禁衛軍都是關中人,長期在外,十分思念故鄉。
可隋炀帝一點要回去長安的意思都沒有,于是禁衛軍一個接着一個的逃跑,虎贲郎将司馬德戟十分得隋炀帝的信任,隋炀帝讓他統領禁衛軍,可這些人還是跑。
司馬德戟心裡很慌,人都跑掉了自己也沒好果子吃,但又不敢在隋炀帝面前說出實情,于是就想着大家跑,他也跑路算了。
可偏偏這事被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智及知道了,這個賊膽滔天的人說:
“今天實喪隋,英雄并起,同心叛者已數萬人,因行大事,此帝王之業也。”
宇文智及勸說司馬德戟,還有楊士覽(宇文智及外甥)等人,說逃跑還不如謀反,反正現在天下大亂,是天要亡隋朝,不如趁此機會大幹一場,還能建立一番大業。
于是幾人商定一起發動政變,殺死隋炀帝,颠覆隋政權,而宇文化及這個人開始還被蒙在鼓裡,等到一切安排妥當才被拉上了謀反的賊船。
宇文化及不是主謀,因為他性格怯懦,根本沒有膽量去策劃這場政變。
他在隋炀帝被控制住,有人來迎接他時,吓得渾身顫抖說不出話來,有人來參見他,他隻會低頭靠在馬鞍上,不停地說“罪過”,由此可以看出宇文化及這個人有多慫。
公元618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殺,但是隋炀帝楊廣死後,隋朝還不算真正的滅亡。因為早在公元617年,裴寂等人就請奏李淵立代王楊侑為新皇帝,形式所迫,李淵答應了。
等到隋炀帝一被殺,隋恭帝就禅位,把皇位讓出來給了李淵,李淵在太極殿登基稱帝,就此建立大唐。
另一邊宇文化及殺死隋炀帝後,擁立秦王楊浩為皇帝,楊浩這個傀儡皇帝住在别宮,隻有簽署發布诏令的權利而已,根本沒有實權。
而在東都,隋炀帝的死訊傳過去後,留守在東都的百官,和王世充擁戴隋朝的越王楊侗繼承皇位。
也就是說隋炀帝之後還出現了三位皇帝,分别是楊浩、楊侑以及楊侗,那這三位皇帝結局怎麼樣呢?
1、楊浩,被宇文化及毒死
楊浩是隋文帝楊堅的孫子,是楊駿的長子,也就是隋炀帝楊廣的侄子。
宇文化及擁立傀儡皇帝楊浩之後,被瓦崗軍李密打敗,他的部下大都逃跑了,其實宇文化及根本沒什麼能力,政權不穩定也是理所當然。
宇文化及似乎也意識到自己死期不遠了,于是幹脆趁着有限的時間享受無限的快樂,他幹脆直接用毒酒把楊浩給毒死了,然後自己登基稱帝,國号許,改年号為天壽。
2、楊侑,禅位因病去世
隋炀帝楊廣巡幸晉陽時,被拜為太原郡守,之後鎮守京師,大業十三年,李淵在晉陽起兵,同年尊隋炀帝為太上皇,擁立楊侑為皇帝。
等到隋炀帝被殺後,楊侑就被逼禅位,李淵自行稱帝,改國号為唐。
楊侑退位後閑居在長安,之後不久病死了。
3、楊侗,被王世充所殺
楊桐是隋炀帝楊廣的孫子,他爹元德太子楊昭大業二年就病死了,隋炀帝巡幸江都時,楊侗留守在東都。
大業十四年,隋炀帝遇害,楊侗在王世充的擁立下,在洛陽繼皇位。等到公元619年,楊侗被迫讓位,最後被王世充殺害。
你要以為隋朝到這裡就徹底結束了,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還有個楊政道。
4、楊政道,投降唐朝
宇文化及殺死隋炀帝後,蕭皇後、楊浩等人到了宇文化及手裡,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打敗後,蕭皇後等人又到了窦建德手裡。
楊政道是隋炀帝楊廣的孫子,是楊廣次子楊暕的遺腹子,當時他爹楊暕和兩個哥哥都被宇文化及殺了,他僥幸活了下來,之後就跟着祖母蕭皇後輾轉于宇文化及、窦建德等人手中。
公元620年,東突厥處羅可汗派遣使者到窦建德那裡,将蕭皇後和楊政道迎接到東突厥去,把楊政道安置到東突厥,并給他土地和中原官吏讓他治理,一切都按照隋朝的規章制度管理,史稱“後隋”。
處羅可汗去世後,公元621年,突厥颉利可汗繼承了父兄的兵馬,實力變得強勁,想要侵犯中原王朝,也就是唐朝。
颉利可汗的妻子是隋朝的公主義成公主,他勸說颉利可汗,說唐朝的皇帝并不是隋文皇帝的子孫,應該擁立楊政道為皇帝,讓後去攻打唐朝,來報答之前隋文帝的恩情。
颉利可汗表示贊同,就這樣楊政道成為了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
直到貞觀四年,春季,正月,李靖率三千騎兵出兵突厥,取得大勝。
之後,東突厥颉利可汗的親信康蘇密攜帶蕭皇後、楊政道投降唐朝,唐朝接受楊政道的投降,等到初九,楊政道到達長安。
到這裡,隋朝才算真正的滅亡,時間是貞觀四年,也就是公元630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