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畫貴在古意

畫貴在古意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19:55:18

畫貴在古意?作者:陳運成周建明,祖籍廣東五華,現居廣州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外騁教授,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導師,廣州一畫院院長,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畫貴在古意?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畫貴在古意(文以達心畫以适意)1

畫貴在古意

作者:陳運成

周建明,祖籍廣東五華,現居廣州。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外騁教授,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導師,廣州一畫院院長。

看畫家周建明的山水畫,的确有一種平實的力量和直入人心的藝術魅力。

《雲行水流,遊戲自在》 紙本設色 周建明

《雲闊煙深樹,江澄水浴秋》 紙本設色 周建明

《禅心盡入空無迹,詩句閑搜寂有聲》 紙本設色 周建明

他的山水畫以傳統的筆墨語言和勾皴點染的筆墨程式,表現嶺南植被豐厚的地貌特征,畫面樹木蔥郁,山石秀潤。以元人筆墨和情趣,抒寫甯靜幽雅的閑逸情懷,無論水鄉野景,雲山霧水,都描繪得情趣盎然,在真山真水中寄情達意,具有中國繪畫的寫意精神。

“寫意”是指以精練之筆勾勒景物的精氣神,抒發作者的個人意趣。無論是顧恺之“以形寫神”思想,還是謝赫等人理論,都是把“意”作為畫家創作情感,來闡發畫者的審美取向。郭熙在《山水訓》中說:“故畫者當以此意造,而覽者又當以此意求之。”這要求藝術家要對審美對象進行寫意式的觀照,從而發現山水之美。

具體到藝術創作上如何來看待寫意,周建明表示:中國畫的寫“意”性,強調意蘊、意境、意象、意趣,“意”源于内心,畫家通過“物象”的描繪,表達的是畫家自己的精神世界,内心表白,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對于中國山水畫來說,繪畫在反映自然山水的同時,體現出的是人文的精神。我們不能把寫意簡單地理解為逸筆草草,寫意更多的是情感的抒發,是人性的關懷,是返璞歸真的心靈書寫。作品在抒情達意之間蘊涵了精神的指向,就可以說具有寫意精神。

近年來,周建明深受重彩繪畫的啟發,畫面常常以礦物顔料潑彩,以積墨形成幹濕濃淡的墨韻的相沖撞形成氤氲深邃的意境,因為材料本身的質感和色彩元素的變化,在畫面中有了構成的因素,使他的繪畫在視覺上有了現代性的表達。在意境營造和視覺表達上有了獨特的個人感悟。

由于常年的書法訓練,周建明對于線條的控制可以在筆法使轉上輕松表現物象的特征,曲盡其妙。他的線條和他的性情相吻合——不溫不火,溫厚滋潤。他的作品沒有為片面追求蒼勁而出現劍拔弩張的做作,一切為表現林木山石、溪流霧霭的自然形态,有着由心而發的舒緩。周建明把書法的審美取向帶入山水畫創作中,希望在繪畫中體現出書法用筆,即用筆的書寫性。

周建明的山水畫,有靜谧的氣質,白石老人說過:“畫中要有靜氣。骨法顯露則不靜,筆意躁動則不靜。要脫盡縱橫習氣,要有一種融合之氣浮動丘壑之間。”隻有這種由心而發的心性流露的書寫性,才能感知他對繪畫的真誠而非刻意為之的心态。畫到妙處生靜氣,畫有靜氣則生靈。周建明在水墨氤氲中彰顯文靜淡雅的平和以及平淡天真的韻緻,具體在繪畫上, 靜氣可以說是一種弦外之音,以筆墨為載體,表現出一種超乎形外的韻味,使觀畫者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詩要孤,畫要靜”,這是傳統的藝術觀念,是一種追求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審美理想與精神境界。繪畫成為周建明内心的世外桃源,實現人生樂趣和自身價值的載體。周建明的狀态可能正如蘇轼所雲:“文以達吾心,畫以适吾意而已。”

【對話】

廣州日報:您對國畫的興趣緣于何時?

周建明:小時候隻是對繪畫有興趣,至以什麼畫種當時還沒有明确的概念,後來考入了廣州美術學院以後,才對中國畫有了清晰的了解,也是基于對中國文化背景和中國哲學思想的不斷學習和了解中,感覺中國畫的審美體系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畢業之後我就選擇了中國畫作為自己的專業方向。

廣州日報:你的山水畫創作在筆墨語言和繪畫程式上可以看出根植于傳統山水畫,但在意境營造、賦色以及材料運用上又有獨特個人感悟,這是否和你的求學背景和經曆有關?

周建明:是的,在廣州美院的教育體系裡,對傳統中國畫的教學有系統的學習機制,所以,自然而然我的中國山水畫也就根植于傳統中國畫的審美體系當中并呈現出來。同時,我在美院讀的是美術教育系,教育系的特點就是什麼專業都要有所涉獵。因而,在我的中國畫創作中,在畫面的表現上可能就自覺不自覺地融合進了不同畫種的一些元素,包括顔色、材料、構圖、意景營造等方面,我希望在畫面中體現自己的感受和繪畫語言。

廣州日報:你的繪畫上有一個特點就是根據畫面需要能洋洋灑灑大段落款,這種自信來源于你長期的書法訓練?

周建明:是的,我從小就學習書法,現在一直在堅持。我們常說“書畫同源”,我常常在中國畫的題跋中,使用大量的書法作為構圖的重要一部分,增加畫面中的美感意蘊。石濤有雲:“字與畫者,其具兩端,其功一體。一畫者,字畫先有之根本也。”石濤在他的《畫語錄》裡面專門有一章論述書法與繪畫之間的重要關系。

廣州日報:從自己的實踐經驗上看,接受過系統的專業訓練、具有學院背景的畫家進入中國畫創作有什麼優勢,同時有什麼需要警醒的地方?

周建明:進入專業藝術院校接受過系統繪畫訓練的畫家,他們的造型能力比較強,更重要的是,他們對繪畫美學有較深的理解。對美學的深入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畫家的藝術生命和藝術道路的深度和廣度,對畫家影響深遠。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诟病一個人“眼高手低”,但這對于繪畫來說,“眼高手低”反而才是一種合理現象,“眼高”就是說藝術家的藝術修養和藝術思想,眼界高,創作立意比較高;“手低”而技法表達較低,還沒達到表現自己的思想境界,這是一個畫家常常面臨的問題。反之,如果“眼低手高”,那就沒救了。

廣州日報:你近期的創作方向是什麼?

周建明:近期有可能會畫一些帶有禅意韻味的一些作品吧。同時也在聽一些交響樂,也許某一時段會思考怎麼把音樂通過繪畫語言來表達,在繪畫中糅合音樂元素,邊思考邊嘗試。

廣州日報:中國山水畫有一套完整的審美價值觀,作為長期山水畫的實踐者,你如何堅定自己的這種創作方向?

周建明:每一個畫種都有它自己獨立的審美體系和評判标準。中國畫當然要以在中國畫的審美體系框架内進行,中國畫可以有很高的精神表達和哲學内涵,這就需要自己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堅持,堅守。

廣州日報:你現在的藝術态度是怎樣?如何避免所謂的自娛自樂以及在繪畫上功利性的追求?

周建明:如果說一個畫家能堅守自己的藝術思想,堅守自己的藝術風格,不随波逐流,不受市場引導,“自娛自樂”也許是一件好事,當然,前提是方向正确,在美術史上很多偉大的作品、偉大的藝術家都是這樣成就的。所謂功利,說的就是迎合市場吧!通常情況過于迎合市場,會拉低藝術水準,而純藝術,常常又會失去市場,就是所謂曲高和寡的意思吧!這是一個普遍矛盾的現象,怎麼掌握這個度。隻能畫家自己選擇,自己把控了。

來源: 廣州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