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蜇人的小動物,大家第一反應都是蜂類、蠍子。其實還有一種小動物,俗稱洋辣子,在蜇人方面也很厲害。
洋辣子最常見是在棗樹上,以棗樹嫩葉、嫩芽為食,勁大的很,一夜之間,原本即将綠樹成蔭的枝幹,會被它們吃的稀稀疏疏,處處透光。這種害蟲一般是集體出動,結隊禍害。洋辣子不僅生活在棗樹上,有時候,在溝邊的白臘條樹上也有見。聽說還在蘋果樹、核桃樹上也都有,我沒有見過,我們村裡少有這種樹。如今細想一下,這些樹的樹葉都不怎麼苦,枝葉鮮嫩,老葉少。棗樹更是長滿刺,很少有動物願意食用棗樹葉,它們獨霸棗樹,也是避開不少競争者。
洋辣子屬于刺蛾的幼蟲,渾身長滿了刺,通體呈鮮豔的綠色,在頭部的幾根毛刺中,還有一些紅色、棕色的毛刺交叉。肚子是透明的,吃過的樹葉,在肚子裡,深綠色。跟蜈蚣一樣,洋辣子長滿了腳,且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很牢固地吸附在樹葉上,小時候,我家院裡有一顆棗樹,棗樹上長滿了洋辣子,但是遇到刮風下雨天,也很少見洋辣子掉下來,足見,它的吸附作用很強。下雨的時候,它們通常都是藏到樹葉的背面,這樣樹葉就形成了一個天然雨傘,遇到再大點的雨,他們則是爬到樹幹上,藏在樹皮與樹皮之間的縫隙裡。
到秋後,樹上嫩葉逐漸發黃,洋辣子就開始藏到樹皮縫隙裡邊了,它們通常會結成一個個繭,堅硬的,橢圓形的殼,把自己身體藏在裡邊越冬。由于對洋辣子恨之入骨,每當見到這種洋辣子殼,小夥伴們都會用手給摳下來,砸開,取出裡邊的幼蟲,幼蟲身上沒有毛,不具備蜇人能力,要麼砸碎,要麼撥出來喂雞。
等到來年春天,幼蟲變成娥類,到處飛着在樹葉上産卵,卵通常産在樹葉背面,幾十個小米粒的卵,晶瑩剔透,均勻排列,粘在一起,一段時間後,便再次形成幼蟲,爬到樹葉上。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對洋辣子可以說婦孺皆知,對調皮點的孩子來說,提起來,更是恨之入骨。這也包括我,兒時的玩伴,哪個沒被洋辣子蟄過?
和其他蜇人動物一樣,你不惹它,它是斷不會主動攻擊人的,但是蜂類真追過來,還可以跑開,或者蒙頭躲避,這個洋辣子則不一般,它有保護色,顔色跟樹葉幾乎一模一樣,八九月份,棗樹成熟,看着滿樹的棗子,剛拉下來幾枝,迫不及待的想摘一顆棗子時,不知不覺,就被這洋辣子給蟄了。
看見大的,躲不過小的,你再小心,也抵擋不住它們藏的隐蔽,僞裝到位。不過,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從天而降的洋辣子,你不小心,走在棗樹下,就有可能被兩個正在打架的洋辣子從樹上掉下來,落到身上,或者遇到正在吐絲的,正吊在半空中,這些情況都很常見。所以,我們那裡的老年人常告誡,不要在棗樹下邊乘涼,這個洋辣子可不是好惹的。
被洋辣子蟄一下,可不同于蚊子咬,它身上一根根微小的毒刺刺入皮膚,會形成一串的癢疙瘩,癢得鑽心,還不是純癢,又癢又痛,類似于酒精倒在傷口上那種,用我老家的一個詞,叫“滋啦疼”。小時候,我們對于洋辣子蟄的方法,隻有摸清涼油,但是這根本無濟于事,沒有兩三天,這種癢痛根本無法消除。小夥伴們對洋辣子都是敬而遠之。
小孩子調皮,想試試洋辣子蟄雞不,洋辣子從樹上挑下來,把收集的洋辣子扔在院子裡,讓雞來吃,雞不怕這種動物,但是對于它的外觀,雞也是有些謹慎。通常是嘴巴啄一下,看它還在動,就用爪子再撓一下,洋辣子稍微一撓,就露出内髒,這樣雞就可以把洋辣子帶皮吃掉了。一物降一物,雞往往吃得不亦樂乎,想必洋辣子到雞肚子裡是真的無法施展威力了。
我鄰居有更搗蛋些的,放牛時,把洋辣子用厚厚的樹葉包着,喂牛、喂羊,不過沒見牛羊有什麼反應,估計耐不住牛羊強大的胃酸吧。
洋辣子多的樹上,可以說是一種災害,棗樹葉被吃得殘缺不全,更主要的是它們吃棗樹的嫩芽,不過,大人們根部不擔心洋辣子會吃光棗樹,洋辣子稍微一多,鳥便來了,叽叽喳喳,争相啄食這種動物,老人們還講,大自然的食物是環環相扣的,洋辣子養了鳥的同時,由于啄食了不少棗樹的小嫩芽,也起到了對棗樹的修剪作用,來年,棗樹通常會結更多的棗子。生物學來說,這就是食物鍊吧。我們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能力。
如今,這種昆蟲很少見到了,去過幾個地方的棗園,蘋果園,由于是規模種植,在防蟲上都使用了一些措施,從幼蟲,到娥類,都在不同的階段,反複進行着處理。洋辣子也就不再出現了。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東北有個地方,在冬天把洋辣子殼收集起來,取出幼蟲,炒着吃,據說是高蛋白的營養品,對于從小被洋辣子蟄怕的我來說,真的是望而卻步,連想着,都感覺有哪根毒刺沒有炒熟,把兩個嘴片蟄成大饅頭了。
作者簡介
楊道賓,男,1985年生,社旗縣大馮營鎮人。現居洛陽,從事文秘工作。平時喜歡閱讀思考,仰慕古仁人之心,閑暇時寫些豆腐塊文章,記錄生活感受、描畫社會萬象,文字質樸,情感真摯,以深思運筆為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