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粄(客家方言),在潮汕地區和閩南地區叫菜包粿、菜頭粄,是特色傳統小吃,屬于客家菜。各地做法有所不同,但做法大同小異,都是将蘿蔔切絲和臘肉、香菇、蝦米、花生米、蔥’’等配料做成餡,包進糯米團裡,一般是做成餃子形狀,或者根據自己的口味與其他材料一起做成各種形狀,可以蒸、水煮和煎。
“米”與“反”聯合起來表示“大米制作的食品”。本義:大米制作的食品。粄不僅是客家人的特色美食,粄也是客家話的獨特稱謂。
面皮
餡料
做法:蘿蔔洗幹淨,用檫子檫成細絲,蘿蔔絲放鍋裡頭,加稍沒過蘿蔔的水,用大火焯至斷生,撈起來,瀝幹水分,鍋裡翻炒臘肉、瘦肉、加少量生抽、蚝油調味,香氣出來後,把肉類盛起來,熱鍋、炒香蝦皮,加入青蒜、芹菜翻炒,把肉重新加進去,瀝幹水分的蘿蔔絲也加進去,白胡椒加進去調味,以上都翻炒均勻後,盛起來備用做餡料,粘米粉和糯米粉,加入溫水,攪拌均勻,和成不沾手的面糊即成,分成小劑子,包上餡料,置于洗幹淨的樹菠蘿葉子上,最後,上鍋蒸20分鐘就成了。蒸好的蘿蔔粄放涼一下,免得燙手啦,然後喜歡吃香一點的,用平底鍋煎至兩面金黃,這樣味道更佳。喜歡吃不那麼上火了的,就蒸好就開吃了。
這道客家蘿蔔粄就做好啦,喜歡吃的親可以試下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