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愛打拼、永向前的70後,玩大代表金哥。我在攀枝花向你問好!喂無亢的魚,種無公害的菜,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目标!
各位朋友們,上一篇的“藍瓶的”鈣鐵鋅問題 ,你思考清楚了嗎?藥補還是食補,這下你應該多多少少有認知了吧!那麼既然鈣、鐵,金哥都和大家分享過了,今天接着講最後一個:鋅!缺鋅又會産生什麼反應呢,注意可不是指“缺心眼”那個心哈!
鋅作為必需的微量元素,存在于人體的各個組織和器官中。鋅對人體的免疫功能、消化功能、生長發育和物質代謝等方面都有影響,是人體很多金屬酶的組成成分,并且對這些酶的活性具有調控功能。同時,鋅還是細胞膜的重要組分,在腦細胞膜中,鋅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細胞結構及生理功能,進而影響人體的智力和生長發育。所以,鋅對兒童最大的影響,就是:影響兒童的生長智力發育。
當兒童缺鋅時,味覺也會跟着受影響,對各種味道分不清,更嚴重會導緻兒童厭食。如:
既然鋅對咱們人類幼崽發育影響這麼大,那我們可不可以通過蔬菜食補呢?那植物的生長發育,會不會不需要鋅呢?
1、在植物生長過程中鋅的重要作用:
酶的合成元素:鋅元素通過影響植物體内各種酶的合成,來影響植物光合作用、新陳代謝以及營養物質的合成方面的生理活動。所以,鋅元素對作物的生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其在植物體内缺乏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
參與葉綠素的合成:鋅元素還會影響到,作物體内葉綠素的合成,在這種營養元素缺乏的情況下,植物葉片中葉綠素的合成會受到阻礙,即使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也無法合成足夠量的有機物,在作物果實發育期,有機物合成受阻會影響果實的膨大。
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缺乏鋅元素的時候,作物根部保護膜和作物表皮細胞的防護功能,會有所喪失,植物體在受到外界環境不良因素侵害時,不能很好的起到防護作用。
2、植物生長過程中缺鋅表現出來的症狀:
因為鋅在植物中的遷移率很慢,在鋅元素缺乏時,鋅元素會主要集聚在作物根部,較難轉移到植物的葉片中,所以作物缺鋅後在葉片部位表現出病害症狀。而不同類型的作物鋅元素缺乏時,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以下總結出兩種比較常見的症狀。
果樹類作物缺鋅:果樹在缺鋅初期,植物幼嫩的葉片和花芽最先表現出病害症狀,葉片内葉綠素合成不足,顔色會逐漸褪去,葉片由綠色變為黃白色。新長出來的新梢會縮短變形,畸形的枝條會萌發出很多腋芽,腋芽發育成為細小瘦弱的枝條,枝條中的營養成分合成不足,達不到萌發花芽和發育果實的條件。由于這些花斑葉發育得較為緊密,故這種病症又稱為“簇葉病”。缺鋅現象越嚴重,花斑葉的發育越為緊湊。如果植物持續處于缺鋅狀态,還會影響植物後續枝條的發育。
玉米類作物缺鋅:玉米類作物體内缺鋅時,在其育苗期會出現“白芽”的症狀,植物體内缺鋅一段時間之後葉片幼芽會褪變成白色或淡黃色,此時已經會影響作物生長了,如果缺鋅情況一直得不到改善,植物葉片會形成白色的斑塊或是條帶,會影響後續作物果實的發育。
提高植物中鋅含量的方法有很多種。由于我國大部分土壤的鋅含量較低,尤其是北方石灰性土壤,所以将鋅作為肥料施入,是補充植物鋅營養的一種重要方式。
施加基肥時添加鋅肥:種植之前向土壤中施加基肥時不能忽略鋅肥的施加,向每公頃土地中均勻施用20~25公斤的硫酸鋅。而由于鋅離子在土壤中停留的時間較長,所以鋅肥的施加不用太頻繁,隔年在施加基肥的時候施用一次鋅肥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不與磷肥或農藥一起使用:施加鋅肥時注意不要與磷肥一起使用,因為鋅與磷有拮抗作用,兩者一起使用會使得兩種肥料的施用效果大大降低,所以兩種肥料不能混用。鋅肥在施加到土壤中時要與幹性土或者呈酸性的肥料一起使用。在使用磷肥拌種時要将硫酸鋅溶解在部分水分中再将種子浸泡在裡面。
現代農業還在探索實踐通過改變作物的種植方式,來提高作物可食部分的鋅含量。通過生物技術增加作物可食用部分鋅含量,來改善人體鋅營養缺乏,已成為行業研究的熱點。為什麼農業科學家要這樣做呢,主要是還是通過食補,通過提高食物的含鋅量為人類補鋅,這樣就安全又簡單。
那麼看到這裡,你是願意讓新農人先給植物補好鋅肥,種植出富含鋅肥的果蔬、糧食。然後我們通過這些富含鋅肥的美食來補充呢?還是直接吃“藍瓶鈣鐵鋅口服液”來補呢?我想結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關注我,不迷路,更多精彩在後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