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1 00:35:04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我們的節日中秋)1

但願人長久 ,

千裡共婵娟。

中秋節來曆

中秋節有悠久的曆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着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我們的節日中秋)2

中秋節習俗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台榭,民間争占酒樓玩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觀潮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台榭,民間争占酒樓玩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我們的節日中秋)3

燃燈

中秋夜燈内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挂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我們的節日中秋)4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我們的節日中秋)5

中秋傳說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嫦娥奔月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我們的節日中秋)6

傳說嫦娥本是後羿之妻,後羿射下9個太陽後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但後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後羿門徒蓬蒙觊觎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藥,便向天上飛去。當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後羿,嫦娥就停在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從此長居廣寒宮。

後羿回家後心痛不止, 卻又無可奈何,于是每年八月十五都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對着月亮與嫦娥團聚。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我們的節日中秋)7

中秋傳說之——吳剛伐桂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我們的節日中秋)8

傳說吳剛的妻子與炎帝之孫伯陵私通,吳剛一怒之下殺了伯陵,因而惹怒太陽神炎帝,被發配到月亮砍伐不死之樹。但月桂樹随砍即合,吳剛每砍一斧,斧子砍下的枝葉就會長回樹上,經過了這麼久,吳剛仍然沒能砍倒月桂樹。吳剛的妻子心存愧疚,命她的三個兒子分别變成蟾蜍、兔和蛇飛上月亮陪伴吳剛。為了幫助父親早日砍倒桂樹,玉兔便不停的把砍下的枝葉搗碎。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我們的節日中秋)9

中秋傳說之——玉兔搗藥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我們的節日中秋)10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我們的節日中秋)11

玉兔搗藥,道教掌故之一,見于漢樂府《董逃行》。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我們的節日中秋)12

月滿桂花香

時光很短,思念很長

一家團圓,共賞天上月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我們的節日中秋)13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我們的節日中秋)14

有關中秋節的習俗的由來(我們的節日中秋)1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