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水涸龍駒伏,未央廄前秋草綠。驢駝負石玉門關,舊苑空馀三十六。”這是明人詩中凋敝的敦煌景象,而這種凋敝景象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孤城遙望玉門關,橫越幾萬裡的長風,再也沒能吹開嘉峪關緊閉的城門。
長煙落日孤城閉,敦煌的光彩早已湮沒在昔日的繁華中。敦煌也曾車馬如龍、胡漢交融,上元夜、燃燈會、舞席歌筵、火樹銀花、大啟千燈之夜,盛極一時。然而歲月終有起伏,時光未曾因繁華稍作停歇。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煊赫一時的大唐王朝分崩離析。而敦煌,就此在曆史的風雨中飄搖。千年文明交彙處的敦煌,從此再也聽不見聲聲駝鈴,再也看不見車馬交錯。它安靜地坐落在祖國的西北邊陲,塵埃滿面、兩鬓如霜,倔強地等待着下一縷曙光的出現。
敦煌莫高窟在沉睡了百年之後,它沒有等來一個得以使它安然無損的文物愛好者,喚醒它的是一個逃荒農民,名叫王園箓。後來因入道教,就是那流傳千年的王道士。
隔着百年滄桑,當再提起王道士,很多人都說自己懂王道士,懂他的為蠅頭小利變賣佛經文卷、佛畫刺繡,更懂他暮年之後的凄慘生活産生的原因。但如果王道士真的隻是這樣一個為蠅頭小利變賣那些曆史文書、佛教經卷、絹畫刺繡的見錢眼開者,又怎會被後代又愛又恨呢?又為何為他修建了一座敦煌最大、最高、相對氣派的道士塔呢?
鹹豐六年(1853年),此時的清王朝已經開始走向下坡路,昔日的輝煌如餘晖一般默默地沒入地平線。西北邊陲的敦煌已無人問津許多年,昔日喧嘩熱鬧的敦煌,依然存在于清朝的版圖上。然而,僅僅隻是記錄。
1853年夏日,沒有聒噪的蟬鳴,隻有一陣又一陣的熱浪,熱浪驅着莊稼走向凋落,顆粒無收的狀況驅着人們遠離故鄉,年幼的王道士就是離鄉大軍中的一員。
長河漸落星辰低垂,衣衫褴褛的王道士帶着一身風塵,走在東方天際逐漸亮起的晨曦裡,漫長的時光把他帶到了甘肅酒泉。風沙滿面衣衫褴褛的王道士,在漫長的路上早已是饑腸辘辘。大旱之季,各地均已彈盡糧絕,隻有一處,尚有糧草,王道士為滿足口腹之欲毫不猶豫地報名參軍。
肅州地區向來道教盛行,道士習慣在駐軍兵士中傳播道教教義。王道士在軍中便已皈依道教。歲月悄然流轉間,王道士已到退役之時,從甘肅酒泉到湖北麻城,對于他來說,這未必是一個好的選項。不如蓄發受戒成為真正的道士,即可解決衣食住行之問題。
王道士并沒有經世治國的夢想,也沒有留名青史的願望,他隻想過吃飽穿暖、衣食住行有保障的生活。可命運總會被曆史催着前進,王道士也許天生就該屬于敦煌,而敦煌的輝煌仿佛也隻能通過王道士才能再次耀眼東方。
道士自古就有雲遊四方的傳統,王道士也不例外。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已入不惑之年的王道士雲遊至敦煌三危山時,偶然間發現了布滿精美壁畫和雕塑的洞窟。驚喜之下,王道士驚呼“極樂世界,乃在斯乎!”從此,王道士便定居于敦煌莫高窟。
沉寂了數百年的敦煌,終于等來了一縷曙光,透過飛揚的塵土和被光陰封存的石牆,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被發現了。那隻是一方小小的石室,卻堆置了十六國至北宋七百多年間的曆史文書、佛教經卷、絹花刺繡等五萬件文物。
每每看到王道士發現敦煌藏經洞,我便幻想,如果王道士未在敦煌駐足、未曾清理流沙,藏經洞也許就不會被發現,敦煌文物也不會流落國外,至今未歸。
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無為勝有為,對于敦煌文物而言,讓它繼續沉睡在流沙之下,繼續活在蒼涼蕭瑟的西北邊陲,活在人們的意識之外,這便是對它最好的保護吧。
可沒有王道士,還會有李道士、張道士、周道士……
敦煌藏經洞的發現,開啟了一段塵封的曆史,也是中國敦煌文物颠沛流離的開始。鳴沙山畔千年莫高,它曾将漢魏隋唐風骨看清,也曾癡纏過異邦人離去的背影。但如今隻能帶着回憶開啟一段颠沛流離的生活,也許在離開那一刻曾有歎息聲入耳,那不僅是王道士的歎息聲,也是時代和光陰的歎息聲。
“王園箓既是小個子,又是小人物。我見過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随處可以見到的一個中國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在甘肅當過兵,後來為了謀生做了道士。幾經轉折,當了敦煌莫高窟的家。”這是餘秋雨《文化苦旅》中對王道士的描寫。
許多人得知王道士與敦煌的關系,也是從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得知。也正因為《文化苦旅》,王道士被認為應該對敦煌文物的流失負責。敦煌千古事,苦樂誰心知?餘秋雨先生寫出了敦煌莫高窟文物的苦,可王道士的苦卻被遺忘在了曆史深處,被戈壁的風沙掩埋,不見其蹤,無人問津。
藏經洞被打開後,王道士曾四處奔走上報消息,請求文物保護,卻無一位官員和學者,重視于此事。對于敦煌莫高窟而言,王道士應該算是第一位敦煌守護人。藏經洞發現後,王道士盡了最大的努力,做了他應該做的一切。
從王道士認識到藏經洞經卷文物價值那一刻起,他便開始了匹馬孤征的艱辛的文物保護征途。他曾徒步行走五十裡,懷揣兩卷經文,奔向時任敦煌縣令嚴澤,試圖祈求縣令引起重視,保護敦煌文物。可愚昧無知的嚴澤,把這兩卷經文看作是兩張發黃的廢紙罷了,寥寥兩語便打發了王道士。
兩年之後,敦煌又來了一位新來的縣令,王道士再次帶着戈壁的風沙與幾卷經文向縣令報告,可得來的不過是好好保護一句空話,順便還順走了幾卷佛卷經文。至此,敦煌文物開始了它的第一次流亡生活。
可王道士并不甘心,他從藏經洞中精挑細選了兩卷經文,騎着毛驢奔赴酒泉,800多裡的路程未曾讓他灰心,風餐露宿的生活也未曾使他回頭,他深知敦煌文物的價值,他不敢停下,亦不敢回頭。
不知經曆了多少日的提心吊膽,他終于見到了時任安肅兵備道的道台延棟,可延棟潦草浏覽經卷上的文字之後,隻得出一句,經卷上的字不如他的書法好,便了卻此事。
之後,偶有人來到莫高窟,但來者皆是擄取,今日失一經卷,明日丢一畫像,王道士有心保護文物,卻無能為力。漂泊的亂世,冰冷的戈壁,人如草芥,來者皆是達官貴人,王道士一個逃荒的農民,又如何護得住這千年文明呢?
三次求助當地政府無望,無奈之下,王道士隻好上報于帝都。敦煌定若遠,一信動經年。風雨飄搖的年代,清王朝内部早已自顧不暇,又怎會理會遠在戈壁的敦煌呢?又怎會注意一個小小道士的請求呢?不知戈壁上交替了多少個晝夜,遠在西北大漠的王道士,始終沒有等來帝都的回複。
1900年,這是中華民族沾滿血淚的一頁,八國聯軍侵華戰争爆發,中華大地陷入水火,北京城淪陷,頃刻之間民族危亡。而遠在西北戈壁深處的敦煌,也即将開始一場令人心碎的文物遷徙。
從1900年開始,到1907年,長達七年的奔波,王道士靠着四處募捐,積攢錢财,聘請夥計幫助清除洞窟中常年淤積的沙子,修補毀損建築。在光緒三十三年到三十四年,僅僅兩年時間,就已耗費白銀一萬餘兩。上報帝都的消息尚無回複,對于接下來的修複,王道士再也難以籌集到錢财,這時,斯坦因來了。
斯坦因以二百兩銀子,從王道士處騙買走古籍二十四箱、佛畫刺繡品五箱。次年,法國人伯希和以白銀五百兩,騙買各類古籍佛畫六千件。之後日本人、美國人接踵而至,可王道士萬萬沒有想到,中國人也在其中。
當斯坦因把敦煌文物的價值宣傳于全世界之時,當朝命官才認識到了敦煌文物的價值,可并不是千方百計保護敦煌文物,而是絞盡腦汁将其竊取、占為己有。這是敦煌文物遭受到的最大的傷害,就連醉心于壁畫的張大千也參與其中。曾經的天衣飛揚、滿壁風動,而如今,卻處處殘缺破敗。完整的壁畫故事,有一塊被方方正正的剝落,隻剩光秃空洞的石壁。
1910年,清政府下定決心保護敦煌文物,将敦煌剩餘的經卷送往北京保護,可每到一處,經卷便流失一部分,等到帝都的時候,所剩經卷寥寥無幾。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祁連山冷峭的雪線還在,石窟裡端坐的佛像還在,而藏經洞中的經卷刺繡卻所剩無幾。面對官府的不作為,無理掠奪,王道士痛心不已。
在官府未曾注意到敦煌文物時,藏經洞在王道士的管理之下從未發生過無故大量散失的事。即使是斯坦因和伯希和,也是持有當地官府開的許可證,并且一路受官兵保護,王道士并沒有能力阻攔。
鳴沙山畔千年莫高,舉世震驚的藏經洞内,經卷文物所剩無幾。王道士看到被粘走整塊壁畫後的牆壁,光秃裸露,深感無能為力。
1914年再次來到敦煌的斯坦因在《斯坦因西域考古記》中曾記載到王道士對這次事件的看法:“說到官府搬運他所鐘愛的中文卷子緻受損傷,他表示後悔當時沒有勇氣和膽識,聽從蔣師爺的話,受了我那一筆大款子,将整個藏書全讓給我。受了這次官府的騷擾之後,他怕極了,于是,将他所視為特别有價值的中文寫本另外藏在一所安全的地方。”
他愛敦煌文物,他将保護敦煌文物、修繕毀損建築為己任,擇一事終一生,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敦煌。可到晚年,他卻因變賣敦煌國寶,成為敦煌的千古罪人,被當地村民辱罵、索要錢财,可那七百兩銀子,他從未占為己有,他全部用在了修繕廟宇上。
在高度的思想壓力和輿論壓力之下,晚年的王道士不得不裝瘋賣傻,伴着佛教經卷度過殘年。1931年農曆四月十八日,勤勤懇懇一輩子的王道士溘然長逝。
他是一個小小的道士,是一個逃荒的農民,是一個文化素養不高的人,這樣的人,在960萬平方公裡上,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而在敦煌,他卻成了戰士,成了西北土地上一塊頂天立地的豐碑,風吹不倒,砂石不催。
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應該把責任歸因于任何個人,那是曆史對整個清朝的嘲諷。我們從來都不是冷漠的曆史旁觀者,我們身處其中,一睹其相。
面對第一位敦煌守護者,我們錯怪他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