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暑期,去日本大阪旅遊的人很多。明治天皇以前,大阪的“阪”是土字旁的,也就是“坂”。那麼,為啥如今變成了耳刀旁呢?
地圖
我們先看下大阪的地理位置。
這座城市與中國鄭州維度差不多,距離京都、神戶都很近,是日本的第二大都市,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大阪都市圈中心城市。
大阪曾經是日本的首都。根據資料記載,在5世紀時,日本仁德天皇在大阪修建了難波高津宮。593年時,聖德太子在大阪修建了四天王寺,這是日本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在7世紀中期,當時的日本政府将大阪定為首都。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大阪不在作為首都。
古時候,大阪稱為浪速。據日本史書記載,神武天皇乘船自九州向東航行巡視,到大阪附近,水流湍急,浪花翻滾,将此地稱為“浪速”。
那麼,大阪這個名字是咋來的呢?這就要從大阪的地形說起,該地附近地區多山,而上町台一帶坡地面積廣大且坡面平緩, 換句話說就是長長的緩坡,而那時的日本國崇尚中國的文化,特别是漢字,就用造字本義是緩坡的“坂”字來代指這個城市,後來又加上了個“大”字,變成大坂。我們注意下,那時的“坂”字是土字旁的,而不是現在的耳刀旁。
大坂城
從公元 1192 年到1867年,日本進入了幕府時代。短短的682年裡,日本共經曆了鐮倉幕府、室町幕府以及江戶幕府。這個時候,日本由武士階級掌握政權、實行軍事封建統治。這一時期天皇權威基本喪失,國家主要由武士掌控。
在這個階段,幕府時代經常把大坂當成重要的戰略據點。幕府時代的1583年,日本權臣豐臣秀吉調集3萬民工,大興土木,花費3年時間,将大阪城建成地勢險要的軍事要塞,用巨石堆砌高大堅固的城牆,有的地方高達10米。
17世紀末,由于商品經濟發展,幕府體制出現危機,表現為幕府财政困難,農民起義頻繁。為應付危機,幕府在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40年代先後實行享保改革、寬政改革、天保改革,但均未奏效。1854年日本開國後,民族危機又加劇了封建制危機。當明治天皇登基後,決心要自己說了算,幹掉幕府。1868年1月,倒幕派發動政變,迫使幕府将軍德川慶喜把政權交給明治天皇 。
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結束,明治維新開始。
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掌握日本權利後,決定進行改革,與此同時也将大坂城畫為陸軍基地,并在東側廣大的空地上興建大阪炮兵工廠。在頒布改革政策時,明治天皇分析過去幾百年,為啥天皇權利旁落?主要是因為武士叛亂,讓國家亂哄哄的,導緻天皇沒有權利。而在那個時候,大坂城作用又非常重要,但是“坂”字是“土反”兩字構成,意思是還會有武士叛亂,于是就想到了應該給大坂的“坂”字換個字。換啥呢?明治天皇決定用耳刀旁的“阪”代替土字旁的“坂”。用耳刀旁,明治天皇也是有用意的,因為用耳朵聽,就是誰想造反,他也能知道。
此後,大阪市的“阪”就開始用耳刀旁的,一直延續到現在。 【參考資料:《日本地名典故》、《日本戰争史》】(作者:每日漢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