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産品加工資源整合?本報記者 李 禾位于浙江的嘉興港區,每家企業的門口都有電子顯示屏,屏幕上滾動播放着廠區内污染物的實時排放情況如今,35萬個監測點位覆蓋了港區所有企業,企業安全、污水排放、大氣污染等在線監控數據都在顯示屏上統一公開,實現了港區内化工企業LDAR(洩漏檢測與修複)全覆蓋、監測數據全公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農産品加工資源整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報記者 李 禾
位于浙江的嘉興港區,每家企業的門口都有電子顯示屏,屏幕上滾動播放着廠區内污染物的實時排放情況。如今,35萬個監測點位覆蓋了港區所有企業,企業安全、污水排放、大氣污染等在線監控數據都在顯示屏上統一公開,實現了港區内化工企業LDAR(洩漏檢測與修複)全覆蓋、監測數據全公開。
2018年,嘉興港區GDP達183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由2012年的37.17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11.58億元,年均增長率20%。化工新材料産業已成為港區的第一大支柱産業,正是通過持續完善化工生态産業鍊網,推進綠色發展,提升了園區整體環境質量,嘉興港區被列入國家生态工業示範園區創建名錄。
進行頂層設計,生态工業鍊網建起來
“當前,我國的國家級和省級各類工業園區共計2543家,各級園區共計約10000多家,貢獻了全國工業産出的50%以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呂軍說,工業園區是經濟發展的引擎,更是工業污染防治、二氧化碳減排的主戰場,綠色、低碳、循環、生态化發展是唯一的道路。
如何實現資源更高效利用,減少污染物排放?陳呂軍說,這就需要有前瞻性的産業發展頂層設計。嘉興港區擁有國内唯一的國家級化工新材料園區,園區實施産業鍊招商,構建生态工業鍊網。
生态工業鍊網是指園區内的企業與企業之間,按産品鍊及産業網絡關系有機組合,實現原料互供、資源共享。嘉興港區内的企業之間,逐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産品鍊和産品網絡,企業之間還形成了基于分工基礎上的競争性配套與合作。以三江嘉化集團為例,興興新能源生産的乙烯作為三江化工生産環氧乙烷的原料;美福石化生産的碳四是三江化工生産MTBE(甲基叔丁基醚)和興興新能源生産丙烯的主要原材料,生産的硫磺是三江嘉化生産硫酸的原材料;三江化工空分生産的氮氣可作為興興新能源、嘉化能源、美福等企業的輔料,三江嘉化生産的氫氧化鈉、液氯、鹽酸、硫酸等可供園區内的德山化工、贊宇科技、合盛、帝人等多家企業作為生産原料,區内企業信彙合成新材料生産丁基橡膠所需的11種原料,其中有9種在園區就能找到……正是通過多産品聯産、多資源聯供等産業共生措施,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廢物排放,打造了化工園區産業生态化新型生産模式。
陳呂軍說,嘉興港區還以嘉化能源遷建為契機,不斷優化構建能源及基礎化學品供應網絡,使化工新材料行業取得良好發展,初步形成了大企業集團為核心,建設配套基礎設施,構建企業間能源物質交換網絡的循環發展模式。
在生态工業示範園區創建過程中,嘉興港區秉承“生态、低碳、循環”的理念,改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結合自身産業基礎及區位優勢,科學開展産業鍊招商。入區企業包括英荷殼牌、樂天化學、巴斯夫等世界500強企業,日本帝人、韓國曉星、新加坡美福等國際知名企業和嘉興石化、三江化工、浙江信彙、嘉化能源等國内知名企業,形成了聚碳酸酯、有機矽、環氧乙烷、PTA、甲醇制烯烴、鹵化丁基等多條具有行業競争力的産業鍊。
智慧基礎設施,推進園區綠色轉型
工業園區是資源能源消耗、工業污染排放的大戶。陳呂軍團隊對工業園區GHG(溫室效應氣體)減排進行研究發現:1600家園區在役能源基礎設施總裝機容量為515吉瓦,占2014年全國總發電裝機容量的38%,這些基礎設施的GHG排放量占全國的18%、二氧化硫排放占12%、氮氧化物排放占15%、淡水消耗占全國工業用水量的5%。
工業園區的綠色轉型,智慧基礎設施的建設非常重要,嘉興港區也成為全國唯一的政府主導型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範單位。
其中,嘉化能源為園區集中供熱,嘉興市危廢處置中心全面處置危險廢物、和惠環境為園區企業提供污泥處置方案,2018年投資5.26億元新建了園區工業集中污水處理廠;7000米長的公共管廊延伸到園區各個角落,包括企業内部的管道全長約100公裡,實現液體化工原材料從碼頭到企業的無縫對接,已承擔起20多家企業、兩大形态30多種化學物料的輸送任務。據估算,目前園區内循環的産品約100萬噸,公共管廊等建設,大幅減少了物料運輸能耗、降低危險化學品運輸風險,避免物料輸轉時的跑冒滴漏造成環境污染。
嘉興港區智慧化工園區共分為智慧安防、智慧環保、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地理信息五大子系統,“一網”可實現園區運行狀态立體監測,“一雲”全面彙集共享園區公共信息資源。通過感知、傳輸、整合、分析化工園區的各類關鍵信息,對園區安全、環保、物流及公共服務等,做出準确高效的智能響應,最終實現園區“基礎設施智能化、園區管理精細化、生産管理信息化、物流運輸一體化、産業發展現代化”。
其中,“智慧環保”建設先後投資4350萬元,建成了化工園區特征污染因子空氣自動監測站兩個,鎮區常規空氣監測站兩個,小型空氣站30個,地表水監測站8個,建設企業廢水廢氣在線監控51套、刷卡排污監控15套、視頻監控37套、固廢出入口視頻監控12套。通過大數據集成,實現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因子溯源、園區監測預警、企業風險管控、園區環保動态監管等一體化功能;依托園區智慧環保平台和嘉興市污泥危險固廢全過程監管系統,做到固廢“從産生到處置”的全過程監管等,為全國化工園區的規範化、标準化、智慧化運營提供示範參考依據。
減排“三管齊下”,生态建設成效顯著
借力信息技術充實監管力量,随時掌握區内環境質量和園區企業廢水、廢氣和廢渣的“三廢”排放情況,提高監控效率。嘉興港區還通過開展“五水共治”“五氣共治”“五廢共治”、治污減排、行業整治等專項行動,做到結構減排、工程減排、管理減排“三管齊下”。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港區空氣優良率為85.9%,同比上升5.4%;PM2.5濃度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5%;涉氣信訪有效件同比下降49.2%。
港區還全面推進工業企業建設刷卡排污系統,85%以上的工業廢水已納入濃度、總量雙控模式。加快推進用水大戶中水回用工作,其中,嘉興石化有限公司PTA項目投資2億元建設中水回用項目,回用率達65%以上,每年削減廢水排放量約400萬噸;三江化工有限公司投資3800萬元建設兩套中水回用項目,回用率達85%以上。
而嘉興港區的生态、綠色建設也成效顯著。2018年與2012年相比,所有污染排放、能源消耗的強度指标均有下降。人均工業增加值增幅達258.3%,單位工業用地工業增加值增幅為161.9%;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和新鮮水耗分别下降42.8%和42.6%,單位工業增加值廢水和固廢産生量分别下降57.5%和24.7%,單位工業增加值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減少81%和95.5%。港區還累計申請專利700餘件,其中發明專利200餘件;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7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28家,院士工作站3家。
陳呂軍說,以工業園區綠色發展為目标,推進産業生态化發展,按照工業生态學理論和清潔生産理念,進一步推動工業園區綠色化進程,使國家生态工業示範園區創建工作逐步從數量的增加轉變為質量的提升,嘉興港區構建産業生态化發展新模式,為工業園區廣泛實現綠色發展方式提供經驗和示範。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