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扈俊麗。
一個陪媽媽們科學育兒的家庭教育創業者。
※除了原創文章,每天精選3篇學習筆記。
學習筆記内容來自:書籍、公衆号、知乎、微博、付費社群、群聊、朋友圈等,不代表個人觀點,也不清楚原始出處,所以大部分沒有注明摘自哪裡,侵删。
文末附有微信二維碼,掃碼可加微信。
這是第259篇學習筆記:孩子玩遊戲,宜疏不宜堵。
以下為學習筆記正文。
玩遊戲,我從來不制止孩子,但是會有方法不影響正常學業和生活。
遊戲的吸引,你喜歡上了很難放棄。
特别是現在的電子遊戲五花八門,3D逼真身如其境。
想要孩子完全物理隔離,是很難做到的。
小的時候他玩遊戲,一般我會給他設置一個玩的時間,比如做完作業後每天可以玩30分鐘。
有一次他很迷,周末的時候我陪他打了一個通宵。
打到倆人頭暈腦脹,我和他總結說:
你看我們放縱玩,如果放縱玩遊戲,人就被遊戲控制。
就像現在這樣,我們玩得很過瘾。
但是我們第二天上課,肯定腦子處在興奮的狀态中遊戲裡走不出來。
而且完全沒有時間去複習學習做作業。
你戰勝不了遊戲,就隻能控制你自己的時間。
如果你很想打遊戲,你也不要偷偷摸摸,而要光明正大打。
如果你管控不了自己告訴我,我來給你守住時間。
整個小學,我們都是在一起打遊戲。
有的時候還帶他去電子遊戲廳玩,也給他的遊戲賬号充過錢。
他也從來不藏着掖着,每次玩遊戲都會和我說。進入初中後,在外一個人租房子住。
當時我們都探讨過,拿手機給他不能不能自控?
他自己想了想很難做到。
所以初中三年就物理隔離了手機,隻配了電話手表聯系。
但是周末回到家,每天給他留出了遊戲時間。
現在高中也是一樣,從學校回來後每天有遊戲時間。
他一般說玩一小時或兩小時,我一說時間到了,打到一半他也會關掉電腦。
從小玩到現在,沒有成瘾。
在孩子玩遊戲這個過程中,我覺得宜疏遠不宜堵。
很多家庭強行隔斷,不給一點遊戲的時間。
孩子就會日思夜想在外面找。
我一個朋友從來不給孩子玩遊戲,小的時候是管住了。
進入青春期後,孩子在外面租手機玩,學習一落千丈。
畢竟同齡人大部分男孩子都會讨論遊戲。
你一點都不讓他了解,他隻要有缺口一定會潰不成軍。
玩遊戲,孩子不自律家長不善于管理,肯定是洪水猛獸。
但如果管控好自己,不沉迷,适當地玩當作娛樂身心放松。
畢竟你成年人抱着手機天天刷也掌控不了自己,就不要試圖一刀切。
而是要有方法做好合理的調配,讓孩子知道目前學生身份學習上更重要,遊戲隻是偶爾放松的工具。
孩子玩遊戲,贊同“要疏不要堵”。
跟很多父母聊過,對孩子玩遊戲,大緻有2個擔心:
1、影響視力;2、上瘾。
遊戲,或是電子屏幕、電視,對視力的影響微乎其微。
最主要的影響是光線、過度用眼、不良姿勢。
其中,光線影響最大,也是最被忽視的。
現在的孩子,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無時無刻不處在“燈光”之下,沒有燈,看書、學習、生活寸步難行。
而“燈光”一定比不上自然光。
為什麼我們總說,歐美的孩子,近視得少。
看看人家的教室有幾層,看看人家的教室裡,自然光的充足程度,再看看我們的。
還有,居住的房間,也是,都是高樓大廈,自然光線難以進入,孩子的眼睛感知自然光的機會太少。
不少孩子,出到戶外,太陽一照,眼睛都睜不開。
這說明啥,說明孩子受到的自然光照太少了,眼睛長期處于“暗”中,導緻了視力的退化。
再說說上瘾這個問題。
遊戲,對今天的孩子來說,想要完全隔絕,絕不可能。
在家裡不讓玩,不讓接觸,并不意味着他就不知道遊戲這回事。
去到學校,小朋友們一讨論,他馬上就能獲得相關信息。
之後,他就在心裡種下了需求和好奇,想方設法地想要嘗試。
家裡不讓玩,父母不給玩,那怎麼辦?
你以為能難住他,他有的是辦法。
再者,他小的時候能禁住,他大了呢,離開家了呢。
與其如此,還不如,從一開始就讓他慢慢接觸,讓他感知,隻有了解和感知了,他才能做到控制。
2、隻救贖自己
每個人最終能夠救贖的隻有自己,對他人的救贖大多是妄念。
因為人不能或很難真正理解他人的痛苦和需求。——李銀河
3、情緒的規律情緒的規律是:你越對抗,它就越強烈。你越接納,它就能越快像水一樣流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