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方油畫大師的寫生風景作品

西方油畫大師的寫生風景作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5:01:32

西方油畫大師的寫生風景作品(楊飛雲一一俄羅斯風景油畫寫生作品賞析)1

振葉以尋根 觀瀾而索源

讀楊飛雲先生的風景繪畫

文/徐小東

2019年6月8日,寫生見性——楊飛雲油畫藝術研究展在中國油畫院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是中國油畫院創辦12年來楊飛雲先生首次個人展覽。展覽以“寫生”為主線,呈現楊飛雲先生多年來持守的以油畫寫生進行創作的學術态度。本次展覽的作品分風景寫生、名作臨摹、室内寫生三個部分。

楊飛雲先生為此展覽拿出了幾十年間大量的繪畫作品,其中有鮮明個人風格的人物油畫也有各個時期的大量油畫風景寫生,還有在世界各大美術館中的臨摹的大師作品,更有難得一見的巨幅風景創作。在他的繪畫中有來自西方傳統的修養,也有質樸無華的天性,兩項結合形成了他的繪畫特質。楊飛雲先生的人物畫已經久負盛名,他的風景寫生和風景創作卻并不為更多的觀衆所看到,這次展覽使更多的觀衆看到楊飛雲先生的另一面——以風景為主題的油畫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數量衆多而且精彩紛呈,走進展廳立刻有種目不暇接之感。每一幀畫幅都像是對自然的淺吟低唱,每一筆筆觸都像贊美自然的詞藻,每一塊顔色都像歌唱自然的旋律,這些風景寫生作品呈現的是遵循自然的啟示并在其中找尋自我的特質。

西方油畫大師的寫生風景作品(楊飛雲一一俄羅斯風景油畫寫生作品賞析)2

西方油畫大師的寫生風景作品(楊飛雲一一俄羅斯風景油畫寫生作品賞析)3

楊飛雲先生畫風景的初衷是向自然學習。在自然中有藝術家所有的滋養。對自然的誠懇,也就是真實的自我在畫面中的顯現。在這一點上,楊飛雲先生所有的寫生作品,都貫徹了這一原則,就是面對自然誠心以待。從他寫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顆樸實、真摯而又激動和敏感的心在不斷從自然中吸取營養和精華。當作品呈現出面貌時面對自然的感受已經轉化為充滿生命力的畫面形式。

一個人的繪畫以什麼樣的形式承載畫面,就是這個人以什麼樣的精神面對這個世界,在楊飛雲先生的風景寫生作品中,總是不經意的流露出對鄉土的熱愛,看似平淡無奇的風景,楊飛雲先生卻用油畫表現得溫暖而又深情。他站在風景空間裡看到的,不僅僅是風景本身,而是被風景所喚起的情懷。這種情懷不斷的在他的畫面中顯現,從陽光斑斓的他鄉到古樸厚重的村莊,每一處駐足凝望後揮毫而就的畫面中,都有一種讓人無法忽視的感動。這并不是因為畫面的完美而産生的,而是在自然中被喚起了内心的情感,并由這種情感所主導下的表達所呈現出的畫面,就凝聚了讓人難以忘懷的美感。因此,在楊飛雲先生的風景畫中,技藝的娴熟并不是主角,而是洋溢在畫中真切的、深情的、純粹的情感,卻總能使人念念不忘。當然,沒有高超的繪畫技藝,也無從做到這一點。在楊飛雲先生的風景畫中技術依附于情感,而情感又因為技術的娴熟而呈現出通透的真摯,不虛僞,不矯情,不造作!直抒胸臆,解衣磅礴。

西方油畫大師的寫生風景作品(楊飛雲一一俄羅斯風景油畫寫生作品賞析)4

西方油畫大師的寫生風景作品(楊飛雲一一俄羅斯風景油畫寫生作品賞析)5

風景畫就像楊飛雲先生内心深處的桃花源。他的風景繪畫中既有自然的客觀屬性,又有内心情感的烏托邦。這兩個方面在他的風景繪畫中達到了巧妙的平衡。他的風景畫給觀者以想象的空間,眼前的畫面既真實平淡卻又過目難忘,觀者的情感在這樣的畫面中可以互應。

好的藝術品,不僅僅是形式的完美無缺,更為重要的是能使自己的生命感受轉換成藝術形式,并且通過繪畫技巧加以呈現。這樣呈現的藝術品,就成為畫家生命的延續。創作者用繪畫形式,承載了生命形态,這樣也就使藝術品本身具有了自身的生命力。楊飛雲先生在這次油畫院的個展上,最為奪目的畫面應該是上世紀末在法國巴黎畫的寫生。在展覽上這些不大的畫面,像一顆顆晶瑩的鑽石,散發出耀眼而奪目的光彩。就其繪畫語言這些幅作品并不炫耀,雖然展覽上的作品異彩紛呈,張張奪目,但是,無論在展覽上流連忘返多少來回,最終目光還會落到這些畫幅不大的畫面上。什麼原因使這樣的畫面讓人流連忘返?顯然不是繪畫的技藝,也不會是畫幅尺寸,那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這個世界能夠讓人動容的就是情感。而楊飛雲先生把讓人動容的情感轉為畫面形式,畫面筆觸娓娓道來,色彩沉穩和諧,空間疏密有緻,而這一切所構造出的畫面卻使人忘記了這些形式的存在。觀看者感受到的恰恰是這些形式所凝聚的熱情。

西方油畫大師的寫生風景作品(楊飛雲一一俄羅斯風景油畫寫生作品賞析)6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藝術家遵循客觀規律而找尋自我的方式,楊飛雲先生的風景寫生也遵循了這一不朽的藝術法則。楊飛雲先生倡導的“尋源問道”的創作宗旨正是這一原則的體現。這一理念包括向大師學習和向自然學習的兩個方面。在楊飛雲先生的風景畫中可以看到法國畫家柯羅繪畫的影子,但是他并沒有重複柯羅繪畫的手法,而是以柯羅贊美自然的目光觀察和審視自然,同時他也注入自己的感情和經驗,使得他的畫面具有了獨具特色的美感,這種美感正是來自于心源的肇起,遵循規律和傳統最終所指向的必須是内心渴求的方向,無論是向大師學習,還是向自然學習,都是開啟自我靈智的方法,如果自身的靈慧沒有被開啟,再多的學習,也是毫無意義的努力。因此,“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關鍵在于“心源”之上,被自然所開啟的靈慧會迸發出無窮的創造力。

楊飛雲先生的風景繪畫就是這一判斷的最好證明。正如劉勰在他的《文心雕龍》中所言“振葉以尋根,觀瀾而索源”。因此,無論這個世界如何紛繁複雜,守住“心源”才是藝術創作的真正源泉。

西方油畫大師的寫生風景作品(楊飛雲一一俄羅斯風景油畫寫生作品賞析)7

西方油畫大師的寫生風景作品(楊飛雲一一俄羅斯風景油畫寫生作品賞析)8

西方油畫大師的寫生風景作品(楊飛雲一一俄羅斯風景油畫寫生作品賞析)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