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評君記得在幾個月前看到了這麼一條新聞:
呦,這不是微軟 CEO 納德拉嗎,幾天不見這麼強了?
這也是繼比爾 · 蓋茨和約翰 · 湯普森之後,第三位成為微軟董事會主席的人。
也就是說,納德拉現在同時擔任着微軟的 CEO 和董事會主席兩項職位。
而就在幾周之後,另外一則更引人注目的新聞也出來了:
納德拉作為微軟的第三任 CEO,确實做出了不少的貢獻,而且相比較比爾 · 蓋茨和第二任 CEO 史蒂夫 · 鮑爾默,他可以說是改變了微軟以往的風格。
就是這個光頭 ▼
但是他本人的知名度卻和微軟知名度成反比,納德拉的出鏡率實在是太低了,甚至有人壓根不知道現在的微軟 CEO 是誰。。。
而差評君今天就打算和大家聊聊納德拉這個人,來看看他是如何讓舊的微軟卸下包袱,蛻變成一個新的微軟的。
納德拉的全名是薩提亞 · 納德拉( Satya Nadella ),他在印度的大學畢業後前往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攻讀計算機碩士,又到芝加哥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
之後他也留在美國工作,在加入微軟之前,他在 Sun Microsystems 科技公司工作,算是矽谷那邊的第一代印度移民了。
但納德拉的目标并不是這裡,他希望去一家真正有影響力的公司,而在 1992 年,微軟伸出了橄榄枝,給他打了個電話。
納德拉當然會珍惜這個機會,當時招他進來的人是現在 Office 365 的企業副總裁傑夫 · 特珀( Jeff Teper )。
所以納德拉從加入微軟到現在已經有将近 30 年的時間了,他可不是什麼新人。
納德拉加入微軟的頭幾年在 Windows NT 團隊工作,後來加入了一個高精尖技術團隊,這個團隊由微軟前任首席技術官内森 · 梅爾沃德( Nathan Myhrvold )建立。
而納德拉在這個團隊裡要擔任的職務,是一個代号為 “ 虎服務器( Tiger Server )” 項目的産品經理。
差評君一開始聽到這個代号以為它是一個高精尖項目,查了一下資料才發現,其實就是 VOD ( Video On Demand )視頻點播系統。。。
一些差友也許對這項服務有點印象,它像是電視盒子的長輩,用戶可以主動選擇想要觀看的視頻,而不是隻能看固定的電視節目。
但是正當團隊準備把這項服務介入家庭的時候,納德拉卻發現 “ 虎服務器 ” 已經過時了,因為。。。
互聯網開始普及了。
在接下來的幾年,納德拉繼續為微軟效力,擔任了包括線上服務部的研發高級副總裁等職位。
到了 2000 年,微軟曆史上的大事件之一發生了:比爾 · 蓋茨辭去微軟總裁一職,由史蒂夫 · 鮑爾默接任。
鮑爾默也是微軟的元老之一,他是微軟的第 30 位員工,也是第一位業務經理。
但是鮑爾默在外界的名聲不算太好,許多人都認為他就是在吃微軟在 PC 業務積累的老本,沒有做出什麼創新,還錯失了移動互聯網等很多機會。
時代的眼淚 ▼
差評君覺得這話并不算全對,因為收購語音通話軟件 Skype 和創立 Xbox 部門都是他的決定。
但是數字不會說謊,到了 2008 年,微軟的财務增長已經進入了緩慢的地步,股價也停滞不前。。。
在那段時間,蘋果推出了 iPhone 和 iPad,谷歌也在 2012 年推出了平闆電腦,亞馬遜早早就布局的雲服務( AWS )也獲得了大量的利潤。
第一代 iPad ▼
鮑爾默實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把納德拉招呼了過來,說:“ 我們想做搜索和廣告業務,并讓你擔任工程部門的負責人,但你要是搞砸了,這就可能是你在微軟的最後一份工作了。”
其實差評君覺得鮑爾默這裡應該是在開玩笑,但納德拉最終還是接受了挑戰,并在 2009 年 6 月成功推出了必應搜索。
有不少差友應該都用過必應,而在那之後,必應搜索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增長,并為微軟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
在這之後,本來以為納德拉能歇一會兒,結果鮑爾默在 2010 年又找上了納德拉,想讓他擔任 STB 部門的負責人。。。
有一說一,鮑爾默這真的有點過分了,你好歹換個人薅吧。。。
但這個 STB 部門的來頭可不小,它的全稱是服務器和開發工具事業部( Server and Tools Business ),可以說是微軟最重要的部門之一了。
微軟的服務器操作系統 Windows Server 和數據管理系統 SQL Server,都出自這個部門,總結一下就是技術大佬的聚集地。
STB 部門在那個時候其實就在研發雲服務了,這個在當時高度機密的團隊代号叫做 “ 赤犬( Red Dog )” 。
結果在 2010 年底,赤犬團隊的負責人雷 · 奧茲( Ray Ozzie )離職了。。。
奧茲是微軟的前首席架構工程師,他的技術水平相當高超,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程序員之一。
但眼下微軟急需發展雲業務,這也是納德拉再次被找來的原因。
從納德拉得知消息到正式上任,前後的時間還不到一周。
而這個赤犬項目,就是現在微軟的 Azure 雲服務。
也正因為 Azure,微軟的雲業務營收已經突破了 200 億美元。
就這樣,納德拉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而他所獲得的終極回報,就是 CEO。
在 2013 年 8 月,鮑爾默突然宣布自己要退休了,但那個時候他剛整改了一次微軟的組織結構,包括即将收購諾基亞的手機制造業務。
外界紛紛猜測誰才是鮑爾默的接班人,是 Skype 還是諾基亞的高管?
諾基亞前 CEO 史蒂芬 · 埃洛普,
先後被微軟和澳洲電信公司 Telstra 解雇。▼
結果到了 2014 年初,當時負責篩選 CEO 的負責人給納德拉打了個電話,問他現在是坐着還是站着。。。
看到這裡的差友們應該已經猜到結局了,負責人在電話裡告訴他:你就是下一任微軟 CEO。
納德拉那個時候手裡正玩着闆球,花了好幾分鐘的時間才消化了這件事。。。
而納德拉在上任微軟 CEO 之後,所做的事情也很明顯,那就是積極擁抱外面的世界。
微軟由于固守自己在電腦領域的一畝三分地,導緻在雲服務和移動設備等方面損失慘重,而 Azure 可以看做是納德拉選擇創新和開放的一個信号。
但他在上任一個多月後就做出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意外的事 —— 微軟官宣 Office 套件登陸 iOS 平台。
夢幻聯動 ▼
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多讨論,微軟怎麼把看家生産力工具貢獻給競争對手了?
但微軟不僅讓 Office 登陸 iOS ,還邀請蘋果一起來給 Office 365 做優化,好能适配 iPad Pro 。。。
不得不說,納德拉這波格局真的挺大的。
但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隻是納德拉的第一把火。
第二把火,就是微軟以 25 億美元收購了瑞典遊戲工作室 Mojang。
而正是這家工作室,開發出了世界上銷量最高的遊戲之一 ——《 我的世界( Minecraft ) 》。
這份收購引起了大量關注,因為《 我的世界 》在當時人氣已經很高了,而微軟作為科技巨頭,為啥要收購這麼一家小工作室呢。。。
但差評君覺得這份收購還是很值的,微軟可以用《 我的世界 》來做開發和技術測試,Mojang 也有了鐵大腿,基本不用擔心自己的後路了。
而第三把火燒的時間有點長,那就是硬件。
從 2012 年開始,微軟推出了自家的 Surface 系列電腦,在納德拉上任之後,Surface 也相繼推出了筆記本電腦和一體機等設備。
Surface Studio ▼
但是别的硬件廠商不樂意了,你一個做系統的怎麼和我搶上生意了?
像是戴爾和惠普這類品牌,微軟和它們曾經是合作夥伴,現在它們之間也多了競争對手這個關系。
這些老油條也不是吃素的,表面上繼續和微軟合作,然而戴爾轉頭就花 650 億美元收購了雲計算公司安信( EMC )。。。
除了電腦,手機也同樣如此,三星因為微軟收購諾基亞的手機業務之後,差點就不和微軟合作了。。。
還好最後聊得還算愉快,三星手機上面的微軟服務該用用,兩家的合作還更深入了。
三星 Galaxy Note 10 發布會上的納德拉 ▼
這一路看下來,納德拉在微軟的職業生涯有起有伏,從員工到 CEO,納德拉在微軟将近 30 年的工作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保持開放和創新,一步一步解決問題。
納德拉并不是喬布斯這種開天辟地的人,也沒有馬斯克那種高調的風格,他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工作并解決問題,風險和收益并存。
更難得的是,他還要兼顧工作和家庭,因為他的兒子是重度腦癱,女兒有學習障礙。
他和妻子在溫哥華找到了一所接收學習障礙孩子的學校,每周都要開車從西雅圖和溫哥華之間往返。
但納德拉仍然努力在工作和家庭之間找到了平衡,讓微軟的市值不斷達到新高,并突破了兩萬億美元大關。
這就是微軟第三任 CEO 的故事,當初之所以選擇他來帶領微軟,也許看中的就是他那種帶領團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而在他的帶領下,微軟也許還會變得更加多樣化,誕生出更多的夢幻聯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