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是穩增長、促就業、保民生的重要力量。江蘇省企業406.6萬戶,其中99%以上是中小微企業,但中小微企業貸款可得性不高、信用貸款占比偏低等問題仍然存在。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22年8月10日,“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 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新聞發布會在江蘇南京舉行,會上介紹了《江蘇省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若幹措施》(以下簡稱《若幹措施》),有三大亮點。
發布會現場
亮點一:
推進省融資信用服務平台建設
為企業融資提供便利
“建立健全融資信用服務平台。包括建設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服務平台江蘇省級節點,推進省融資信用服務平台建設,帶動引領其他融資信用服務平台規範發展。推動融資信用服務平台規範對接省級節點。”會上,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世祥介紹道。《若幹措施》指出,依托省綜合金融服務平台和省級企業征信服務平台,建設省融資信用服務平台,建立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價指标體系,對平台注冊的中小微企業開展信用評價,供接入機構使用,為金融産品開發、貸前貸中貸後信用管理等提供便利。
據了解,目前,江蘇省已建成10個融資信用服務平台,包括省融資信用服務平台、“我的南京”APP金融超市企業金融門戶、徐州市企業征信綜合服務平台、常州“快貸通”平台、蘇州信易貸綜合服務平台等,能夠實現對全省範圍内市場主體的服務。《若幹措施》提出統籌建設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突出省融資信用服務平台主渠道作用,省平台已覆蓋的設區市原則上不再新建平台,避免重複建設。
亮點二:
将企業信用評價結果用于信貸審核
保障信用信息應用安全
《若幹措施》鼓勵金融機構将企業信用作為風控體系重要參考因素,将企業信用信息和信用評價結果應用于業務審核、管理,降低金融機構對傳統抵質押物的依賴,增強客戶識别能力和信貸投放能力,提高信用貸款和首貸比重。提出完善信用評價和風險監測體系,出台企業信用評價指引、獲得貸款企業風險研判指引,并引導金融機構應用。探索“線上公證”“線上仲裁”和金融數據直達線上訴訟、仲裁接口,建立金融糾紛高效處置機制。
為切實保障信用主體權益,《若幹措施》要求嚴格執行授權制度,未經企業授權,省級節點不得向融資信用服務平台提供企業非公開信用信息,融資信用服務平台不得向接入機構提供企業非公開信用信息原始明細數據。融資信用服務平台要為注冊企業免費提供其自身信用信息查詢服務。
亮點三:
落實江蘇信用信息共享清單
推進信用信息互聯共享
在國家信用信息共享清單的基礎上,江蘇信用信息共享清單編制完成。《江蘇省信用信息共享清單》作為《若幹措施》的附件,明确省市層面共享信息類37個,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由地方人民政府實施的信息類16個,包括納稅、欠稅、社會保險費繳納、住房公積金繳納、水費、電費、燃氣費、不動産抵押信息等;二是結合江蘇融資信用服務實際需求增加的信息類21個,包括簡易注銷公告、歇業公告、開庭、失信限制高消費、知識産權涉訴等。
《若幹措施》明确,要發揮省級節點作用,充分共享國家層面“總對總”對接數據,推進與省公共數據平台、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江蘇)、部門信息管理系統、地方征信平台等互聯共享。經企業授權,在“信用江蘇”網站通過“蘇信碼”展示融資信用服務平台對企業信用評價結果。
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江蘇打出“組合拳”
《若幹措施》提出,用三年左右時間,實現融資信用服務平台實名注冊中小微企業達到150萬戶,平台普惠貸款餘額超過4000億元,占全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比重、信用貸款餘額占比達到20%以上,推動中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便利度明顯提高,信用貸款持續提升。
此外,記者在會上獲悉,為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江蘇各部門打出“組合拳”。“截至7月末,省綜合金融服務平台已累計幫助24.3萬戶企業成功獲批授信2.32萬億元,省級企業征信服務平台幫助2.21萬戶企業獲得征信支持類融資1271.7億元。”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錢東平在會上表示。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石曉鵬介紹道,“在今年的省工業和信息産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中,專門安排了30%的資金,用于支持中小企業纾困解難。全面開展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問題排查化解工作,今年目前為止已督促清償拖欠賬款2.03億元。”
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副行長王海龍表示,人行南京分行發揮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正向激勵作用,今年前兩個季度,累計向全省93家法人金融機構發放激勵資金超18億元,撬動普惠小微貸款新增1308億元。江蘇銀保監局普惠金融處處長仇海華介紹,江蘇銀保監局推動轄内銀行業金融機構傾斜資源配置,到今年6月末,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38萬億元,比年初增長了18.2%,高于各項貸款增幅8.85個百分點。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王燦
校對 陶善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