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志 2022-08-20 12:15
以下文章來源于答案如下 ,作者答案如下
編輯:學妹
你漫步在城市幹道上,一擡頭看見路牌上寫着:前方,是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理工大學……
但這裡不是成都,而是四川東南部的一座四線城市——宜賓,宜賓燃面的那個宜賓。
截至目前,共有12所大學落戶宜賓大學城,其中包括四川的兩所“985”和一所“211”。
四川省有那麼多城市,城市中有那麼多地皮,為什麼高校們卻偏偏走進了宜賓?
悄悄建大學,然後驚豔所有人
2017年9月5日,四川理工學院(現四川輕化工大學)宜賓校區竣工[2],宜賓大學城迎來第一位貴客。
此後5年中,11所大學陸續加盟。它們或是來自本部專業的搬遷,或是獨立招生的分校,而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南交通大學,則是将部分科研團隊挪到了宜賓。
西南交通大學宜賓研究院,入駐的是交通運輸、新材料等方向的碩博研究生 / 學校官網
僅2019年一年,就有4所省内高校在宜賓大學城落戶,這一時間早于教育部發文收緊跨省異地辦學的2021年[3],可見這些學校的到來,更多是看中了宜賓這座城市本身。
宜賓有什麼優勢?
論經濟,宜賓的生産總值在2018年才超過德陽,成為省内第三,而直到現在,都還沒趕上位居第二的綿陽[4]。
論工業,宜賓并不是全面發展的工業強市,而是個“偏科生”。宜賓是五糧液的故鄉,在2020年,這座城市接近三分之一的工業産值,都是由白酒貢獻的[5]。
宜賓五糧液酒廠。白酒産業是宜賓的工業支柱 / 圖蟲創意
論政策,宜賓好像也沒有得到什麼優惠。在四川省内,其實有7個城市同時争奪“省域經濟副中心”的稱号,而從省級層面上看,并沒有哪個得到特别優待。
宜賓憑什麼能招來這麼多大學?總不能是憑五糧液好喝吧。
高校擴建新園區的原因之一,是需要緩解高等教育擴張帶來的用地緊張。然而,大學校園的建設,不是随便給塊地就能開工的。它的選址,既需要契合整座城市的用地規劃,也要求周邊有适宜的辦學環境——畢竟,你總不能把一所大學孤零零地建在戈壁灘上。
在經濟和文教水平均不具備突出優勢的情況下,大學城的用地規劃成為宜賓的第一道籌碼。宜賓在自己的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劃定了6.13平方公裡的土地,專門用于修建大學城與科創城[6]。床都給你鋪好了,隻管拎包入住。
然而,真正讓高校怦然心動的,是隔壁科創城蓄勢待發的高新技術産業。
大學愛宜賓,愛的是科創城
宜賓建大學城,是為了服務本地的産業轉型。
宜賓是西南地區曾經的“煤都”之一,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去産能”的大背景下,為了擺脫對煤炭工業的依賴,這座工業城市決定轉向高新技術産業。
但轉向沒有那麼容易。在2016年,宜賓還隻能生産汽車部件,而電子設備制造業,僅占據工業總産值的0.02%[8]。也就是說,當年的宜賓,根本不具備對行業龍頭的吸引力。
與此同時,宜賓僅僅有兩所地方院校,大學生人數幾乎是全省最少的[1]。在招商的過程中,宜賓頻頻受到企業家們的質疑:“我們需要的高精尖人才,你們那兒管夠嗎?”
2016年前,宜賓隻有宜賓學院一所普通本科高校 / 圖蟲創意
宜賓的态度很堅決:要大學是吧?沒問題啊,我盡(za)我(guo)所(mai)能(tie)建就是了。
宜賓的成功,便在于精準拿捏了高等教育和高新産業之間的共生關系。2016年10月,宜賓作出“雙城建設”的部署,在長江邊的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同時開辟大學城和科技創新城,為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企業的入駐鋪平道路。
然而,在雙城發展的初期,高新企業嫌宜賓人才不夠,大學嫌宜賓沒有科創生态。宜賓的第一步,是怎麼跨出去的?
這一步,靠的是智能終端産業,簡單來說,就是做手機。
2016年前後,由于智能終端領域競争和經營壓力增大,一批沿海發達地區的非頭部企業,開始向内陸遷徙。宜賓抓住了這一機遇,邀請深圳朵唯等公司首批入駐,在緩解企業運轉壓力的同時,也在本地逐步形成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環境。
宜賓首先形成的,是以手機整機産品為主的智能終端産業 / 圖蟲創意
智能終端屬于“輕量級”的工業,規模和技術門檻沒有汽車、材料這些大工業那麼高,宜賓承接起來得心應手。
跨過了從無到有的坎,宜賓的新工業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
自2017年後,新能源、智能終端、交通裝備制造等産業,開始在宜賓聚集。甯德時代、吉利、天珑移動等企業,都在宜賓設置了基地,連華為也與宜賓簽署了合作協議。
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領軍人物歐陽明高院士表示,他選擇将自己唯一的工作站設在宜賓,最重要的原因,是這裡已經具備了生産整部汽車的産業鍊[7]。
宜賓是個秀麗的小城,但已經聚集了汽車産業鍊條 / 圖蟲創意
不少企業家談到,他們放棄了其他城市開出的更好條件,而選擇了宜賓,是因為在宜賓看到了當年深圳發展的“勁頭”[7]。
然而,深圳模式是難以複制的,宜賓并不具備深圳的磁鐵體質,如何能讓高校都心甘情願地在這裡紮根?
除了給地盤和搞工業,宜賓的第三張、也是最獨一無二的一張牌,是“真誠”。
一般來講,高校自己要單獨建校區,很多時候不僅需要自己找地方、籌經費,還需要自行出面請目标城市協調資源[19]。
相比之下,宜賓展現出最大的誠意,“三顧茅廬”地說服高校在本地辦學,在環境、經費等多方面提供便利,連校區的修建都是一手操辦,以竣工之後“交鑰匙”的方式給學校使用。
在宜賓市的支持下,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僅花費不到一年時間便即建成 / 圖蟲創意
自此,宜賓成為高校和高新企業的共同愛好。高校看到的,是企業集聚形成的科創環境;企業看到的,是高校會帶來源源不斷的科技人才。
大學城修好了,高校和企業們如願了嗎?
建大學城,到底有什麼用
建大學城這件事,理論上,每一方都應該是赢家。
對高校來說,和相同領域的企業合作,能讓學生接觸到前沿的生産經驗。2017年,四川輕化工大學與五糧液集團,在宜賓共建了五糧液白酒學院[10],釀酒工程專業的學生們,有機會進到濃香型白酒排名第一的企業裡上手實操。
品酒,是四川輕化工大學釀酒工程專業課程的基本操作
對企業來說,高校則在某種意義上變成了它們的HR。在設置宜賓校區的專業時,高校們有意配合了科創城的産業特色,也就是說,企業直接面對的是一批專業對口的人才。
西南交通大學将交通、電氣、人工智能、材料等8個學科的13支團隊,挪入了自己的宜賓研究院[11];而宜賓學院則将絕大部分理工農商專業,轉移到了大學城内的新校區[12]。
此時,周邊商圈的商販們已經樂翻了,因為他們守着的,是所有年齡段裡最敢花錢的一群人。
而大學城與科創城的比鄰而居,也利于吸引大學生畢業後留在宜賓。天珑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宜賓基地70%以上的研發人員,都來自宜賓高校[13]。随着企業将業務越來越多地向宜賓傾斜,在可見的将來,産業内部的勞動者,是向宜賓聚集的。
然而,勞動力始終傾向于流入經濟和文教水平更高的地區[14]。即使像宜賓學院這樣的本土高校,也隻有不到五分之一的本科畢業生留在宜賓[16]。人才的部分流失,在這座小城市成長的初期,成為一種必然。
而在招生方面,宜賓也顯現出地域帶來的天然劣勢。盡管拿的是完全一樣的畢業證,但在2021年,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在四川的理科調檔線,還是比成都本部低了36分[17][18]。
而每一屆考生中,也多少都存在對宜賓校區的地域焦慮:“該選非一線城市嗎”、“和本部有什麼區别”……入駐宜賓的高校們,要在真正意義上成為宜賓的人才培養基地,還尚待時日。
人們最關心的,始終是分校區的教學質量、地域條件、生活環境和畢業證等問題 / 知乎
宜賓的階段性成就,源自宜賓人對“從0到1”的大膽嘗試。不過,距離宜賓實現新工業轉型自由,仍然需要時間。
而宜賓高校的大學生們,或許不能擁有五糧液自由,但一定已經實現了燃面自由。
【參考文獻】
[1]何春霞,徐金蓮,曾鴻 & 餘潔. (2022). 大學城建設對區域經濟文化發展和消費結構的影響——以宜賓大學城為例. 中國商論(01), 16-18.
[2]宜賓大學城. (2017). 四川理工學院宜賓校區(白酒學院)一期正式移交.
[3]教育部. (2021). 教育部關于十四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
[4]四川省統計局. (2022). 2021四川統計年鑒.
[5]宜賓市統計局. (2022). 2021宜賓統計年鑒.
[6]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6). 宜賓籌建長江上遊首個大學城.
[7]四川在線. (2021). 為什麼是宜賓?.
[8]宜賓市統計局. (2019). 2017宜賓統計年鑒.
[9]宜賓市統計局. (2021). 2020宜賓統計年鑒.
[10]半月談. (2018). 五糧液與四川理工學院共建白酒學院.
[11]西南交通大學宜賓研究院. (2021). 西南交通大學宜賓研究院簡介.
[12]宜賓學院. (2022). 2022年新生入學指南.
[13]四川省人民政府. (2022). 逐夢前行 “雙城”建設為宜賓打開前所未有發展空間.
[14]初帥. (2021). 高等教育集聚是否提升了地方人口密度——來自中國"大學城"建設的證據. 南方人口, 36(6), 11.
[15]四川大學. (2021). 四川大學2021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16]宜賓學院. (2021). 宜賓學院2021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17]金榜路. (n.d.). 金榜路成都理工大學數據.
[18]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 (2021). 成都理工大學宜賓校區2021年各專業錄取分數.
[19]邢志傑. (2004). 大學異地辦學與大學城、多校區辦學的辨析. 中國高教研究(9), 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