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優秀現場管理的标準和要求。
(一)什麼是現場管理。
(二)優秀生産現場管理的标準。
(三)現場管理六要素(5M1E分析法)。
第二、現場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5S現場管理。
(二)作業标準化。
(三)目視管理。
第三、生産現場的質量控制。
(一)在全面質量管理中使用PDCA循環法。
(二)因果圖(魚骨圖)的使用方法。
第四、生産現場的組織結構設計原則及職能。
第五、生産現場員工的管理。
第六、生産計劃的制定要求。
第七、生産成本的控制。
第八、生産現場管理制度。
附件、(咨詢案例制度模闆)。
《正文》
第一、優秀現場管理的标準和要求。
(一)什麼是現場管理?
現場管理就是指用科學的管理制度、标準和方法對生産現場各種生産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員)、機(設備、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檢測方法)、環(環境)、信(信息)等進行合理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檢測,使其處于良好的結合狀态,達到優質、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産的目的。
(二)優秀生産現場管理的标準。
(1)定員合理,技能匹配;
(2)材料工具,放置有序;
(3)場地規劃,标注清晰;
(4)工作流程,有條不紊;
(5)規章制度,落實嚴格;
(6)現場環境,衛生清潔;
(7)設備完好,運轉正常;
(8)安全有序,物流順暢;
(9)定量保質,調控均衡;
(10)登記統計,應記無漏。
(三)現場管理六要素(5M1E分析法)
現場管理的六個要素即:人、機、料、法、環、測。----也稱為5M1E分析法。
(1) 人(Man):操作者對質量的認識、技術、身體狀況等;
(2) 機器(Machine):設備、測量儀器的精度和維護保養狀況等;
(3) 材料(Material):材料能否達到要求的性能等;
(4) 方法(Method):生産工藝、設備選擇、操作規程等;
(5) 測量(Measurement):測量時采取的方法是否标準、正确;
(6) 環境(Environment):工作現場的技術要求和清潔條件等;
由于這五個因素的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是M和E,簡稱為5M1E。
第二、現場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5S現場管理。
1、什麼是5S現場管理?
“5S”管理活動起源于日本,主要内容: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和素養(Shitsuke)這5個詞的縮寫。因為這5個詞日語中羅馬拼音的第一個字母都是“S”,所以簡稱為“5S”。
2、“5S”管理的基本内容:
(1)整理:區分要用和不要用的東西,不要用的東西清理掉;
(2)整頓:要用的東西依規定定位.定量地擺放整齊,明确地标示;
(3)清掃:清除場内的髒污,并防止污染的發生:
(4)清潔:将前3S實施的做法制度化.規範化.貫徹執行并維持成果;
(5)素養:人人依規定行事,養成好習慣。
3、“5S”管理的方法要求:
(1)整理。
所在的工作場所(範圍)全面檢查;
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準;
清除不需要物品;
調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頻度,決定日常用量;
制定廢棄物處理方法;
每日自我檢查;
調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頻度,決定日常用量。
(2)整頓。
要落實前一步驟整理工作;布置流程,确定置放場所;規定放置方法;劃線定位;标識場所物品(目視管理的重點)。
Δ整頓要領:
①整頓要形成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東西的狀态;
②要站在新員工及其他行業人的立場來看,使得什麼東西該在什麼地方更為明确;
③對于放置處與被放置物,都要想方法使其能立即取出使用;
④另外,使用後要更容易恢複到原來的狀态,沒有恢複或誤放時就能馬上知道。
(3)清掃。
Δ清掃要領:
建立清掃責任區(室内外);執行例行掃除,清理髒污;各類污染源予以杜絕;建立清掃基準并作為規範。
Δ清掃的内容:
例行掃除,清理髒污;資料文件的清掃;機器設備的清掃;公共區域的清掃。
(4)清潔。
将上面的3S實施的做法制度化、規範化,并貫徹執行及維持結果。
Δ清潔要領:
①落實前3S工作;
②制訂目視管理的基準;
③制定稽核方法;
④制定獎罰制度,加強執行;
⑤維持5S意識;
⑥高階層領導經常帶頭巡查,帶動重視。
(5)素養。
培養具有好習慣、遵守規則的員工;提高員工文明禮貌水準;營造團體精神。
Δ素養要領:
①持續推動前4S至習慣化;
②制訂共同遵守的有關規則.規定;
③制訂禮儀守則;
④教育訓練(新進人員加強);
⑤推動各種精神提升活動(早會.禮貌運動等)。
(6)“5S”管理活動的推行步驟:
①成立推行組織;
②拟定推行方針及目标;
③拟定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
④對人員實施教育;
⑤生産現場宣傳教育,營造氛圍;
⑥生産現場全員實施;
⑦評比及獎懲;
⑧生産現場檢讨及修正;
⑨生産現場标準化及常态化。
(二)作業标準化。
1、作業标準化的定義:
所謂作業标準化,就是對在作業系統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将現行作業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動作進行分解,以科學技術、規章制度和實踐經驗為依據,以安全、質量效益為目标,對作業過程進行改善,從而形成一種優化作業程序,逐步達到安全、準确、高效、省力的作業效果。
2、作業标準化的作用:
(1)标準化作業把複雜的管理和程序化的作業有機地融合一體,使管理有章法,工作有程序,動作有标準。
(2)推廣标準化作業,可優化現行作業方法,改變不良作業習慣,使每一工人都按照安全、省力、統一的作業方法工作。
(3)标準化作業能将安全規章制度具體化。
(4)标準化作業還有助于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3、标準的制定要求:
(1)目标指向:即遵循标準總是能保持生産出相同品質的産品。因此,與目标無關的詞語、内容請勿出現。
(2)顯示原因和結果:比如“焊接厚度應是3微米”這是一個結果,應該描述為:“焊接工用3.0A電流20分鐘來獲得3.0微米的厚度”。
(3)準确:要避免抽象:“上緊螺絲時要小心”。什麼是要小心?這樣模糊的詞語是不宜出現的。
(4)數量化-具體:每個使用标準的人必須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釋标準。為了達到這一點,标準中應該多使用圖和數字。
(5)現實:标準必須是現實的,即可操作的。
(6)修訂:及時更新與修訂标準。
4、如何制訂作業标準?
(制定作業标準的步驟)
5、作業标準化應注意的問題:
(1)制訂标準要科學合理;
(2)切記不要搞形式主義;
(3)不要一刀切,該制訂的制訂;
(4)注意經常堅持标準并保持最新版本。
(三)目視管理。
1、目視管理的涵義:
目視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觀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種視覺感知信息來組織現場生産活動,達到提高勞動生産率的一種管理手段,也是一種利用視覺來進行管理的科學方法。所以目視管理是一種以公開化和視覺顯示為特征的管理方式。
2、目視管理的内容方法:
紅牌、看闆 、信号燈或者異常信号燈 、操作流程圖 、提醒闆 、警示牌、區域線 、警示線 、告示闆 、生産管理闆等等。
3、目視管理的作用:
(1)迅速快捷地傳遞信息 ;
(2)形象直觀地将潛在問題和浪費現象顯現出來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
(3)客觀、公正、透明化 ;
(4)促進企業文化的建立和形成 ;
(5)透明度高,便于現場人員互相監督,發揮激勵作用 ;
(6)有利于産生良好的生理和心理效應 。
4、推行目視管理的基本要求 :
Δ統一:目視管理要實行标準化;
Δ簡約:各種視覺顯示信号應易懂,一目了然;
Δ鮮明:各種視覺顯示信号要清晰,位置适宜,現場人員都能看得見、看得清;
Δ實用:不擺花架子,少花錢、講實效;
Δ嚴格:現場所有人員都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有關規定,有錯必糾,賞罰分明。
第三、生産現場的質量控制。
生産現場管理是質量管理的核心,也是質量管理的基礎環節,做好生産現場的質量控制是每個生産型企業的重要工作。
當今最流行也是最有效的是全面質量管理(TQM),這是一項非常繁雜的工作,這裡主要簡要的介紹全面質量管理的幾種工具方法。
(一)在全面質量管理中使用PDCA循環法。
● PDCA循環法 (戴明環)
P(Plan)——計劃階段
D(Do) ——執行階段
C(Check)——檢查階段
A(Action)——處理階段
(二)因果圖(魚骨圖)的使用方法。
因果圖又叫魚骨圖,用來羅列問題的原因,并将衆多的原因分類、分層的圖形。
(魚骨圖樣式)
例如:不良特性為“生産效率低落”。
步驟一:找出大方向原因,從5M1E方向着手(如下圖)。
步驟二:找出形成大原因之小原因。
步驟三:找出主要原因,并把他圈起來。
步驟四:主要原因再分析。
(以“缺乏訓練”為例)
步驟五:依據提出之原因拟訂改善計劃,逐項進行,直至取得成果。
四、生産現場的組織結構設計原則及職能。
(一)生産現場組織,是公司的最基層組織,其組織結構一般有三種,即直線式、職能式和直線職能式。
(1)直線式(如下圖)
(2)直線職能式(如下圖)。
(3)職能式(如下圖):
(二)現場組織設計的原則:
(1)統一指揮原則。
(2)權責對等原則。
(3)集權與分權适度原則。
(4)因事設職與因人設職相結合的原則。
(三)生産現場組織的職能一般是根據其具體的工作任務來制定,可參考崗位職責說明書來制定。
(四)生産現場組織結構設計的要求是:簡單、責清、便于指揮。下屬單元一般在8-15人或(班組)之間,原則上不設副職。
第五、生産現場員工的管理。
(一)優秀的生産車間管理者的标準。
積極推行企業文化
會制定和實施合理的管理制度
倡導者與實施安全生産
避免各種不必要的浪費
向上管理和向下負責
善于做好生産現場管理
使用現代管理工具的多面手
(二)生産現場管理的内容:
(1)嚴格執行制度;
(2)提高員工技能;
(3)關心員工;
(4)積極處理問題;
(5)上下信息傳遞;
(6)修正管理制度;
(7)設計科學操作流程;
(8)提高工作效率;
(9)确定産品質量;
(10)安全生産;
(11)實施員工績效考核。
第六、生産計劃的制定要求。
生産計劃就是企業為了生産出符合市場需要或顧客要求的産品,所确定的生産的時間,生産的數量,生産的質量要求等内容以及如何生産的總體計劃。現場生産管理者是生産計劃制定的主要操作者之一。
(一)生産現場管理者參與生産計劃制定的要求:
(1)客觀闡述生産能力;
(2)提供産品質量保證指标;
(3)準确評估生産成本。
(二)生産計劃實施中對管理者的要求:
(1)、優化操作流程;
(2)、解決瓶頸問題;
(3)、協調機料關系;
(4)、提高生産效率;
(5)、及時溝通信息。
第七、生産成本的控制。
(一)生産成本控制的概念:
生産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就是在産品的制造過程中,對成本形成的各種因素,按照事先拟定的标準嚴格加以監督,發現偏差就及時采取措施加以糾正,從而是生産過程中的各項資源的消耗和費用開支限在标準規定的範圍之内。
(二)生産成本控制的方法:
(1)制訂成本标準:
a.計劃指标分解法;
b.預算法 ;
c.定額法 。
(2)監督成本的形成;
(3)及時糾正偏差;
(4)用管理控制生産成本。
(三)影響成本的主要因素:
産品質量事故;
設備故障事故;
産生流程瓶頸;
員工工作消極;
生産流程不順;
員工技能偏低;
生産能力不足;
過多生産浪費等。
(四)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
(1)消滅浪費。
● 制造過多的浪費。
● 等待的浪費。
● 搬運的浪費。
● 加工過程中的浪費。
● 庫存的浪費。
● 動作的浪費。
● 制造不良品的浪費。
(2)搞好員工培訓。
①增進員工對公司的了解;
②提高員工修養,減少事故的發生;
③增強員工紀律性,降低員工流動率;
④培訓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
⑤能使員工自信心更強,提高團體合作協調能力。
(3)流程設計。
流程設計是對原材料加工、零件加工、分裝和總裝活動在整個車間内的組織和物流工程的設計。
①流程建立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運營效率,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
②流程實際上就是把工作經驗外化成可書面化的知識(流程圖、流程說明),使之能夠方便地複制,使企業達到迅速、低成本擴張的目的。
③簡化是流程管理的精髓。
④流程管理的生命力在于時刻評估流程的适應性,不讓其成為官僚的借口。
(4)動因理論。
● 主觀動因:
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
綜合素質;
集體意識;
企業主人翁地位意識;
工作态度和責任感;
員工之間以及員工和領導之間的人際關系。
● 動因理論的新思想、新概念:
a. 将成本控制意識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b. 在員工行為規範中引入一種内在約束與激勵機制。
Δ備注:
動因理論(又稱動機理論):是指關于動機的産生、機制、動機與需要、行為和目标關系的理論。動機是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指以一定方式引起并維持人的行為的内部喚醒狀态,主要表現為追求某種目标的主觀願望或意向,是人們為追求某種預期目的的自覺意識。動機是由需要産生的,當需要達到一定的強度,并且存在着滿足需要的對象時,需要才能夠轉化為動機。
第八、現場管理制度。
1、生産現場管理制度的作用:
規範員工對生産現場的整理,實現均衡、安全、文明生産、提高業務素質,提高經濟效益、達到優質、高效、低耗。
2、生産現場管理制度的内容:
質量管理、工藝管理、定置管理、設備管理、工具管理、計量管理、能源管理、勞動紀律、安全生産。
現場管理制度一是科學與可操作性;二是嚴格的執行。
3、企業管理制度的主要特征:
(1)權威性:管理制度由具有權威的管理部門制定,在其适用範圍内具有強制約束力,一旦形成,不得随意修改和違犯;
(2)完整性:一個組織的管理制度,必須包含所有執行事項,不能有所遺漏,如發現或新的執行事項産生,應相應的制定管理制度,确保所有事項“有法可依”;
(3)排它性:某種管理原則或管理方法一旦形成制度,與之相抵觸的其他做法均不能實行;特定範圍内的普遍适用性。各種管理制度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範圍,在這個範圍内,所有同類事情,均需按此制度辦理;
(4)可執行性:組織所設置的管理制度,必須是可執行的,不能偏離組織本身事務,成為一紙空文;
(5)相對穩定性: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在一般時間内不能輕易變更,否則無法保證其權威性。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當現行制度不符合變化了的實際情況時,又需要及時修訂。
(6)社會屬性:企業的管理制度不能違備國家的法律法規,要維護勞動者的權益。
(7)公平公正性:管理制度在組織内部對每一個角色都是平等的,任何人不得在管理制度之外。
第九、附件(咨詢案例):
《濮台電子生産現場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加強公司管理,維護公司正常生産及工作秩序,保證生産現場人員和作業符合要求,實現優質、高效、低耗、均衡、安全和文明生産,防止各類安全及質量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範圍:
本規定适用于生産現場所有管理、操作、質量檢驗檢測、維修等人員。
三、職責權限:
1、生産副廠長對生産現場的管理負總責,各車間主任對本車間的所有生産事宜進行計劃安排,不定期地對生産現場管理進行監督檢查和定期考核;
2、生産線長做好本崗工作,并全力配合車間主任組織生産,協調各操作人員按質按量按時完成生産任務,及時反饋并組織排除生産異常,保管好本生産線的物料及半成品,記錄好當天生産情況并及時對異常進行彙報;
3、作業員工必須根據作業指導書、設備安全操作規程、質量檢驗标準,按順序、按數量及質量要求進行規範操作。嚴樹産品質量意識,嚴格質量把關,确保産品質量。
4、設備部維修人員全力配合車間,做好設備的巡檢維護保養工作,保證設備正常運轉。
四、 現場管理規定
1、生産進度管理
1.1 嚴格按照生産副廠長下達的生産計劃安排組織本車間生産。
1.2各制造工序、檢驗工序所需原材料、人員、設備、工器具、檢測裝置等,均需按要求妥善安排,以避免停工待料或延誤生産。
1.3 生産過程中,各工序産量、存量、進度、物料、人力等均應按要求予以适當控制,提前做好測算,防止浪費或脫節延誤生産。
1.4 按要求及時填寫各種生産記錄表單。
2、質量管理
2.1各車間應嚴格執行産品質量控制的規定,對每個工序都要按質量要求嚴格控制,對出現的異常情況,要及時查明原因,采取糾正預防措施,使産品質量始終處于穩定的受控狀态。
2.2認真執行“三檢”制度(自檢、互檢、專檢)。如發現質量事故時做到責任者查不清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過,預防措施不制定不放過。
2.3車間要對所生産的産品質量負責,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産、不合格的半成品絕不流入下道工序。
2.4嚴格劃分車間各區域(安全通道、作業區、物料周轉區、待處理區、報廢品區),做到标識明顯、數量準确、處理及時。
3、生産技術管理
3.1 嚴格貫徹執行作業指導書、質量檢驗标準、設備操作規程。
3.2 對新工人和工種變動人員必須進行崗位技能培訓,經考試合格并有師傅指導下,方可獨立上崗操作,生産技術部不定期檢查作業指導書、操作規程執行情況。
3.3合理化建議、技術改進、新材料應用必須進行試驗、鑒定、審批後納入有關技術指導文件方可用于生産。
3.4車間、生産線應建立器具、勞保用品台帳,按規定辦理領出、維修、報廢手續,并做好相關記錄。
3.5按規程使用設備、模具、檢測器具等,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術完好狀态。
4、定置管理
4.1定置擺放、物料、零部件按區域按類分别放置,合理使用工器具。
4.2勤檢查、勤轉移、勤清理。
4.3加強對不合格品管理,有記錄,标識明顯,處理及時。發現缺失要及時追尋,防止誤用。
4.4安全通道内不得擺放任何物品。
4.5消防器材定置擺放,不得随意挪作他用,保持現場清潔衛生。
4.6 人員定置:按操作要求,規定每個操作人員工作位置和活動範圍,嚴禁私自串崗、脫崗;
4.7工器具定置:确定工器具存放位置;
4.8 工具箱定置:工具箱内各種物品要擺放整齊。
5、設備管理
5.1車間各區域設備要指定專人進行維護保養、非該設備操作人員不經授權不得操作該設備。
5.2嚴格執行公司設備使用、維護、保養、管理制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5.3設備點檢記錄、運轉記錄齊全、完整,填寫及時、準确、整潔。
5.5嚴格事故報告制度,一般事故24小時内,重大事故30分鐘内報車間主任、生産副廠長及公司高層領導。
5.6設備操作人員使用設備時,要做到“三好”“四會”“五項紀律”。
三好:管好、用好、保養好。
四會:即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一般故障。
五項紀律:即: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經常保持設備整潔,并按規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發現故障立即停車、通知維修人員及時檢查、處理。
5.7設備運行中,觀察設備響聲、溫度、壓力等,發現有異常時應及時處理并報告;做到勤檢查、勤調整、勤維護。
5.8對于人不能離崗的設備(如:注塑機),當班操作人員離崗位時,車間主任一定要安排相關熟悉情況的人員替崗,嚴禁設備運轉時無人值守。
5.9 保持設備清潔完好,嚴禁跑、冒、滴、漏。
5.10設備應保持操作控制系統,安全裝置齊全可靠有效。
6、工具、模具管理
6.1标識與實物相符,個人長期使用的工具做到領用帳與實物相符,丢失賠償,使用量具、檢測器具時要輕拿輕放。
6.2 各種工器具、量具、檢測器具應按規定使用,嚴禁違章使用或挪作他用。
6.3 精密貴重模具、量具、檢測器具應嚴格按規定保管和使用;嚴禁磕、碰、劃傷、鏽蝕、受壓變形。
6.4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或已損壞的工器具、量具及檢測器具。
7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管理
7.1 現場存放的原材料要标識清楚,材料名稱标識不清楚又不知道品名、質量狀态的可拒絕使用。
7.2 材料、零配件、半成品、成品存放要做到防潮、防塵、防雜物混入。
7.3 進廠的原材料必須經質量控制部檢驗合格後方能使用。
7.4 半成品、成品的流轉要遵守“票随物走”的原則、生産記錄票準确清楚。
8 勞動紀律
按《勞動紀律管理辦法》執行。
9文明、安全生産
按公司7S管理手冊執行,按安全操作規程要求執行。
五.檢查考核獎懲
1、每月由公司行政人事部組織進行兩次大檢查(一次明查,一次暗查),各車間每周自行安排不少于兩次檢查,每季度以車間、倉庫為單位評比一次。
2.日常檢查中的違紀扣分,按績效考核管理制度的規定與個人月度績效工資挂鈎,并在每季度車間、倉庫現場管理評比中納入計算。
3.每季度綜合評比一次,綜合得分前兩名的車間或倉庫,公司發放現場管理優勝流動紅旗并給予适當物質獎勵。
(完)
作者:資深企業管理咨詢師
張骥老師
專注企業管理改善,貼心服務實體經濟,現場咨詢、輔導與培訓,助力企業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