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BBC的紀錄片《非洲》,其中有一集講的是剛果,非洲心髒部位的熱帶雨林,各種生态組成了它的豐富和繁茂。人們常把城市比喻成鋼筋水泥叢林,當一個城市足夠大,大到當下北京這樣的規模,它裡面的生态也會變得異常豐富。細緻觀察會發現,就連一個理發店的店名,都要顯現紛繁駁雜的有趣讓你忍不住啞然一笑。
北京團結湖北路附近有一家理發店叫頭發長了,這店名很口語化,讓我想起張大春的一本書名:認得幾個字。是啊,頭發長了,該理發了。而東四的“發新設”似乎沒有上海那家“新發社”被叫停的麻煩。還有中關村的美聯社,雖然和美國聯合通訊社簡稱同名,但人家是美發專家聯合社的簡稱,這種走世界著名品牌同音或諧音路線的還有位于三間房的好來屋和西三環北京電視台附近的發拉利,央視新址附近的詩情發藝和報房胡同的得藝旺形則算是在成語諧音上做文章。世貿國際公寓的絲生活,也是諧音。新城國際的剪、不剪名字則呈現出又矛盾又不羁的氣息,讓人印象深刻。吉祥裡有一家叫發覺,東大橋有一家叫發揮你。它們都是在發字開頭的詞上做文章。當然,發覺的老闆可能不高興這樣比較,因為他會覺得自己檔次要高。建外soho的那茉形象和花園路的那裡造型。雖然都姓那,應該是沒有關系的,就像兩個名字相近的明星,林志玲和林志穎還都隻差一個字呢。西直門賓館附近的阿信美發沙龍和西單大悅城的阿信形象設計也都沒有關系。和歌手阿信就扯不上邊了。當然,也有歌手開發廊,據說王菲,那英合作開的理發店叫“畫間”。
剪、不剪
百度搜索理發店的提示
寫這篇文章時,我還特意百度搜索了一下,剛輸入理發店三個字,關鍵詞自動提示第一個就是理發店名字。可見為店取名的關注度最高。可以想象,在我們見到的這些理發店開業之前,老闆們醞釀着店名時的情形,想必許多都曾絞盡腦汁,網上搜索,甚至去問答社區懸賞給分呢。中國人是講究取名的,都有人以取名為業。而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許多人還講究筆名,有的明星為了好運甚至不斷請示高人為自己改名。的确,一個好的名字會帶來好的生意。不過,有的名字甚至招來禍害。曾經就先後有理發店取名“最高發院”、“獨品”和“新發社”被叫停。不過一個名字的好壞也是見仁見智的。就像我們的姓名,自己擁有久了,也會覺得不好聽,會羨慕别人的名字,甚至會有改名的沖動。以前看吳冠中的一期訪談,先生說起筆名來曆,說是年輕的時候覺得吳冠中三個字不好聽,自己取名吳荼茶,當時我就震驚了。估計先生當年覺得真名就像身份證照,顯得太真實。而自己取的筆名是藝術照,有一種升華的感覺。這種情形和心裡其實還挺普遍。改名有改得好的,也有改得不好的,吳荼茶,我覺得就改得不好,最終還是吳冠中三個字響徹世界。而賈平凹,真名賈平娃。這一字之改就改得不錯。筆名是真名的諧音,意境卻大變。理發店開着開着也會改名,有的是希望新店名字帶來新氣象,也有的可能是為了讓老會員卡失效。
北京有多少家理發店呢?估計沒有人做過專門統計。撇開那些個性的店名,大衆一點的名字往往都帶造型兩個字。比如審美造型,巴克洛造型。叫某某美發沙龍的也挺多。還有個人名字命名,比如付軍剪藝,吉米造型。不管怎樣,在這個個性逐漸張揚起來的年代,理發店的店名就像網絡上的各色昵稱,彰顯出這個時代有趣的一面。
得藝旺形
發新社
頭頭是道
發拉利
好來屋
發揮你
你遇見的最搞笑的理發店叫神馬名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