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具有突發性強、破壞性大的特點,是最為常見的自然災害之一。我國地域遼闊,有多條地震帶分布,是地震頻發的國家。
地震的緻災危險性評估包括強度和頻率兩個方面。其中,強度可由震級和烈度兩個方面考量;而頻率也對應地有震級頻率、烈度頻率等。
地震震級是表征地震大小或強弱的指标,是地震釋放能量多少的度量,它是地震的基本參數之一。國際上通用的是裡氏震級,其定義由1935年美國地震學家裡克特給出。
地震烈度是指在特定地點所感受到的地震強烈程度,是某次地震對某地點影響程度的一種度量。
對于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級隻有一個,但它對不同地點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随距離震中的遠近不同,烈度就有差異,距震中越遠,地震影響越小,烈度就越低;反之距震中越近,烈度就越高。
一般有兩種觀點描述地震烈度等級。
1.基于實際感覺的觀點
以描述震害宏觀現象為主,根據建築物的損壞程度、地貌變化特征、地震時人的感覺、家具動作反應等對地震烈度進行區分。除了日本采用從0度到7度分成8等的日本氣象廳(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JMA)烈度表、少數國家(如歐洲一些國家)用10度劃分的地震烈度表外,絕大多數國家包括我國都采用分成12度的麥氏地震烈度表。下表為我國1999年公布的地震烈度表。
2.基于工程的觀點
(1)以加速度為基礎的地震強度。對于彈性不大的構造物,地震對這類建築物和土木構造的影響主要決定于最大加速度。對于彈性構造物,如煙囪、高層建築物、高拱壩則不能隻考慮最大加速度,地動的頻率、位移、速度和波形都有關系。通常用地震最大加速度值和重力加速度值之比值來代表。
(2)以速度為基礎的地震強度。Neumann曾根據美國的地震數據推導強震記錄和觀察地震損壞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地震損壞和加速度大小及周期均有關聯。波譜強度(spectral intersity,SI)後被提出用來衡量這一振動能量。
本文由石卉摘編自袁宏永等著《突發事件及其鍊式效應理論研究與應用》(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5),有删減。
ISBN:978-7-03-041054-2
本書是在充分調研和總結現有研究工作的基礎上,針對突發事件及其其鍊式效應理論與應用進行的研究,内容包括突發事件鍊式效應理論研究、突發事件鍊式效應案例分析和突發事件鍊式效應應用研究。具體分為:建立突發事件結構模型、建立突發事件鍊式效應解析模型;以Na-tech事件為例進行鍊式效應案例分析;在突發事件應急平台模型應用領域,提出基于動态網絡模型組合方法的模型鍊構建方法等。
本書可供高校和科研院所公共安全學科或其他相關學科的師生和研究人員,以及各級政府應急機構、大型企業的工作人員閱讀參考。
【版權申明】本文為科學出版社科學人文分社訂閱号——科學人文在線(kxrw_kx)原創發布,轉載請保持内容及公衆号相關信息的完整,違者必究!
創造有價值的閱讀!
科學人文在線(kxrw_kx)
科學出版社科學人文分社訂閱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