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終将過去,太陽終會升起!”這是2020年10月華為Mate40發布會上的最後一句話。在這段艱難困苦的歲月裡華為人始終沒有放棄,他們依舊沿着科技自主這條道路而努力奮進。
北京時間2022年9月6日,華為Mate50系列正式發布,該系列4款機型分别是:華為Mate50、華為Mate50 Pro、華為Mate50 RS保時捷設計以及華為Mate50E
這是一個被催更已久的系列,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華為在受到各種限制的情況下還能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想知道華為Mate50還會不會有令華為人自己都感到驕傲的黑科技?想知道作為移動影像的先鋒者,華為Mate50會帶來哪些革命性的影像技術?
我們想知道的實在太多太多了,從昨天到今天相信你們也都看到了各種鋪天蓋地的報道,一些具體的問題稍後再說,我想先來直接回答大家很關心的一個問題:今天的華為Mate50還是不是移動影像的先鋒者?
答案:是!并且正在引領移動影像新時代!
華為的“影像自信”
「XMAGE」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名字還感到陌生,它并不是什麼拍照功能而是華為全新的自主影像品牌,是華為影像技術以及照片風格的統領。
基于過去多年在移動影像領域的探索以及通過新影像大賽等大量消費者洞察,在結束了與相機品牌徕卡的合作之後,華為也從過去的“模仿調教”轉向打造華為自有影像品牌的方向。
舉個例子,華為手機拍出來的照片不再是什麼徕卡味、蔡司味、哈蘇味,而是讓别人一看就知道是華為手機拍攝的,按餘承東的話講“要形成自成一派的XMAGE移動影像風格”,比如真實感、沁潤感、通透感、呼吸感等等。
可能這些形容詞你現在聽起來還有點含糊,一種技術路線以及調教風格的确立需要一個認知、體驗、了解、傳播的過程,我相信再過一段時間,當你親身體驗或者看到大量華為手機拍攝的攝影作品之後,也會由衷感歎“這真的很華為”
當其它廠商還在繼續聯名打造移動影像品牌之時,華為在這個時間節點選擇推出「XMAGE」,我想這不應該是華為想另辟蹊徑想出來的營銷方式。
要知道沒有技術積累、文化沉澱的品牌終将隻是空中樓閣,華為影像「XMAGE」的确立,這背後不僅僅某一種照片風格的呈現,還是過去這些年華為對于移動影像在光學系統、機械結構、成像技術以及圖像處理的技術積累,是一種影像自信的充分展示!
可變光圈,給予充分創作自由
華為Mate50 Pro的後置鏡頭沿用了上一代的「星環設計」,圓環四周是一圈高貴典雅的巴黎釘紋鑲邊,圓環中間四枚攝像頭呈對稱分布,圓環中軸線上則分布有閃光燈、激光傳感器以及降噪麥克風。
華為Mate50 Pro四枚攝像頭分别為:5000萬像素的主攝支持f/1.4~f/4.0的光圈調節,1300萬像素超廣角,6400萬像素潛望式長焦支持3.5倍光學變焦,除此之外還有一枚控制景深的TOF鏡頭。
而華為Mate50、華為Mate50 RS保時捷設計的主攝、超廣角與Pro版本保持一緻,但在長焦方面三部手機略有不同,華為Mate50配置了一枚1200萬像素的5倍光學長焦鏡頭,華為Mate50 RS保時捷設計則配置了一枚4800萬像素的3.5倍光學長焦鏡頭,這枚鏡頭還支持35倍超級微距拍攝。
可喜的是即便是最低版本的華為Mate50E的主攝也同樣支持f/1.4-f/4.0的物理光圈調整,普通模式下支持4檔調節,專業模式下支持10檔調節。
「可變光圈」在業界并不是首創,之前也有像諾基亞、三星等手機廠商在各自的手機上嘗試過,但都因為結構複雜、體積大、可調節檔位不多等原因最終都不了了之。
華為Mate50系列的10檔光圈調節,無疑是目前移動影像領域中一次重大的技術突破。
華為Mate50的最大光圈可以達到f/1.4,大光圈的作用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它可以在弱光場景下增加鏡頭的進光量,從而幫助我們拍攝出更為清晰的夜景照片。
官方樣張
此外,大光圈在一定距離範圍内拍攝靜物、人物、植物等物品時能帶來更加柔和的散景效果。
官方樣張
大光圈雖有百般好,但是在拍攝風光片的時候容易出現畫面邊緣解析力下降的問題,此前手機廠商的主流做法是通過多攝協同、多幀堆棧的方式來改善邊緣畫質不佳的問題。
而物理光圈的自由變化,不僅可以提升照片邊緣的畫質,同時光圈 快門 ISO的自由組合則會給用戶帶來更大的操作空間。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縮小光圈來拍攝解析力更好的風光照片
官方樣張
縮小光圈可以更好的突出前後景的清晰度,
縮小光圈還可以增加曝光時間,從而進行一些慢門拍攝,相比于傻瓜式的拍照模式,可變光圈無疑會給予了攝影師更大的創作自由。
可怕的是,華為的長焦還能拍微距
從100倍數碼變焦到不亞于10倍光學長焦的10倍混合變焦,從潛望式長焦到計算光學,華為在手機長焦方面一直扮演者引領者的角色。
這次華為Mate50 RS向我們展現了華為手機最新的長焦技術,一枚3.5倍光學長焦鏡頭不僅可以拍攝100倍數碼變焦,而且還支持35倍超級微距。
如果你此前用手機拍過微距就知道,即便是用超廣角鏡頭拍攝微距,輕微的抖動都會被加倍放大,導緻照片失焦。
然而,35倍超級微距是依托長焦鏡頭,這對于本身物理防抖要求就很高的長焦鏡頭而言,35倍超級微距僅防抖就是一項大挑戰。
令人驚訝的是,華為Mate50 RS的長焦不僅能拍照還是拍攝畫質清晰的微距視頻。
官方樣張
可能有些同學不是很理解,長焦微距跟我們此前的超廣角微距有何不同?
首選長焦鏡頭有更大的放大倍率,同等條件下,長焦微距能讓我們拍到肉眼難以觀察到的細節。
官方樣張
官方樣張
其次,相對于超廣角而言長焦的邊緣透視畸變會更小。
還有就是,使用長焦微距可以在較遠的距離拍攝動物、植物、昆蟲等。
官方樣張
對于該技術,餘承東隻是介紹說是雙鏡群長行程滑軸技術,但我想背後不單單隻是光學結構的技術進步,其中也會涉及到AI引擎對場景的識别、OIS和EIS協同運作,實際體驗到底如何還有待下一步的影像評測。
極端情況下會用到的黑科技
”黑科技“是華為Mate系列發布的保留環節,這次華為Mate50系列首發了一項衛星緊急通訊技術,通過北鬥衛星可在危及時刻利用手機發送求救訊息。
近年來,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一些野外探險的失聯新聞,尤其在森林、沙漠、雪山、海洋這些基站信号覆蓋不到的區域,一旦遇險而電話又沒有信号就是一件特别危險的事情。
通過北鬥衛星的信号傳輸,華為Mate50可以在手機沒有信号的情況下,向外界發出帶有定位的信息。
此功能對于我們日常使用可能頻率并不高,但一旦遇險這個功能會在關鍵時候成為唯一的救命稻草。
除此之外,衛星通訊技術也是對未來6G通訊網絡的技術鋪墊,對于未來手機的通訊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
還有一項同樣是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技術,在手機隻有1%低電量時,華為Mate50會智能啟動聚能泵,此時手機還可繼續待機3小時,或通話12分鐘,或亮碼10次,或掃碼4次。
這兩項黑科技都是在極端場景下才會啟用,但從中我們能看到華為在移動通訊、電池管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來這些技術還将持續升級叠代從而運用到手機的其它功能以及其它終端設備上面。
更耐摔的手機屏幕
為了與後置模組的中軸對稱設計呼應,華為Mate50 Pro的屏幕正面采用了居中劉海設計,聽筒位于劉海中間,兩側分别為超廣角自拍鏡頭(78°~100°)以及Tof鏡頭。
考慮到大部分人換手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手機摔爛了,為了提升手機的抗摔性能,華為Mate50全系屏幕采用更加堅固的華為昆侖玻璃,由數億億顆高強度納米晶體使得屏幕更抗摔。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30以後的機型也可以到華為線下門店更換這種更加抗摔的華為昆侖玻璃屏。
一點遺憾
由于受到制裁,華為Mate50全系并沒有搭載大家一直期盼的麒麟芯片,全系采用高通骁龍芯片,其中華為Mate50E為骁龍 778G,另外三款機型均搭載骁龍8 處理器,4款機型均為4G手機。
4G手機的實際使用有劣勢但也不是完全沒優勢。劣勢在于相比5G手機在一些特殊場景下網速會相對較慢,但如果是普通的生活場景其實5G跟4G的網速體驗差别并不會太大。
而4G手機的優勢則是相比5G手機來說會有更長的續航。
到底需要更快網速還是長續航,這就看個人的實際需求了。
說個題外話,如果你既想買華為Mate50又想使用5G功能,那麼也可以購買第三方手機殼實現5G通訊。市面上有一些第三方手機殼通過内嵌 eSIM 芯片與5G modem,實現4G 升級為 5G,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價格環節
華為Mate50E共有冰霜銀,曜金黑,流光紫三種顔色可選,起售價3999元起;
華為Mate50以及Pro版本有昆侖霞光,昆侖破曉,冰霜銀,曜金黑,流光紫5種顔色可選,其中曜金黑,流光紫機身背部為素皮材質。
标準版的華為Mate50起售價:4999元。
而華為Mate50 Pro的起售價則是:6799元。
華為Mate50 RS僅有512GB機型可選,提供墨藍瓷、胭紫瓷兩種顔色,售價為:12999元
尾聲,堅韌不屈的華為
由于華為自研芯片受到制裁,實話講這不是華為現階段最完美的一部手機,但通過華為影像品牌的樹立、衛星通訊技術的展現、鴻蒙OS 3.0的不斷改進,華為在向外界展現它們不屈的精神。一個衆所周知消息是,9月8日也就是明天淩晨1點iPhone14就将發布,兩場發布會時間挨得這麼近,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一場針尖對麥芒的“天王山之戰”,而華為選擇率先亮劍。
表面看是兩款高端機型的發布,實際上科技競備遠沒有我們看到的那麼簡單,在這條無比崎岖且艱難的道路上,有許多名不見經傳的人在背後默默付出,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清楚,未來的10年、20年,正面剛是中國科技公司逃不過的“必選項”,口水戰到頭來隻會是泡沫,技術沉澱、用戶洞察、文化建立才是成為科技脊梁的根本所在。
“跨越山海,終見曙光”這是華為Mate50系列發布會上留下的最後一句話。作為消費者有權利喜歡也有權利不喜歡,它不完美但希望大家都能以更加積極寬容的心态對待,在這段艱難的歲月裡多一份肯定與支持!
如果你想了解華為Mate50系列的影像評測,歡迎訂閱玩轉手機攝影!後續我們将給你帶來更多關于華為Mate50的相關内容,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