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風門三穴與風池穴的區别

風門三穴與風池穴的區别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0 22:43:56

風池、風府、風門三穴分别位于後項及上背部,這是易于為風邪所襲的部位。“傷于風者,上先受之”,所以這些穴都以“風”字為名。其部位易于感受風邪,在治療上又可用以祛風散邪、清熱解表,為治療内、外風證的要穴。臨床上常用于外風侵襲、夾寒夾熱所緻的發熱惡寒、鼻塞流涕、頭項肩背諸痛,或内風妄動、痰濁蒙竅之頭暈目眩、振掉、神昏、語謇、癫、狂、痫等神志病。

風門三穴與風池穴的區别(風池風府風門三穴的治療作用有何異同)1

然三穴的治療作用又同中有異,臨證時宜細加分析。

(1)風池 本穴位于項筋兩旁,為手足少陽與陽維之會,具有法風解熱、清腦開竅、明目聰耳之功效。無論外感寒熱,偏正頭風外風内火,頭面五官病症皆可取之。《玉龍歌》記載:“偏正頭風有兩般,有無痰飲細推觀;若然痰飲風池刺,倘無痰飲合谷安。”意指除治療外感風邪的頭風痛外,更适用于“痰飲頭風”一類慢性頭痛。臨床常用于高血壓症、血管性頭痛、偏頭痛等多種疾患,作為平肝熄風的主穴。所以《通玄指要賦》說:“頭暈目眩,要覓于風池。”

風門三穴與風池穴的區别(風池風府風門三穴的治療作用有何異同)2

(2)風府 本穴位于項後正中,是督脈、陽維與足太陽之會。府是聚藏的地方,風府即形容它是風邪聚藏之處,因此主治各種風證。《通玄指要賦》說:“風傷項急,始求于風府。”輕症如傷風、感冒、頭痛、眩暈等,重症如中風、舌緩、暴喑不語、項強、目反視、半身不遂等,都可用它來祛風清熱。因其功用與風池相類,兩穴合用可以加強療效。又因風府更接近于腦,内連舌本和目系,故多用于治療腦部和舌咽部的病症。《素問·風論》說:“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意指風邪侵襲督脈,循風府上行入腦而為病。臨床上對神志昏迷、舌強不語、嘔吐不止、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等症,一般可選取風府,配以百會、人中等督脈經穴以清神、醒腦。《千金方》說“治頭中百病”,并将其列作治癫狂十三穴之一。

風門三穴與風池穴的區别(風池風府風門三穴的治療作用有何異同)3

(3)風門 本穴位于上背兩旁,為足太陽與督脈之會,又名熱府。其深部為肺髒,所以有疏風洩熱、宣肺平喘的作用。主治外感寒熱、咳嗽氣喘、胸背疼痛等症,是治療感冒、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的常用穴。《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謂:“若頻刺,洩諸陽熱氣,背永不發癰疽。”

綜上所述,三穴雖同為治“風”,而各有側重:風池、風府均治頭面五官諸疾,而風池尤善明目、利鼻竅,風府更多用于清腦、利舌咽;風門則以治風邪犯肺、胸背風勞及熱證為主。

風門三穴與風池穴的區别(風池風府風門三穴的治療作用有何異同)4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讨中醫文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