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将暮,當潤澤葳蕤的葉片轉而凝碧為水墨之色。葉脈,涵隐了時光镌刻的痕迹,用生命的另一種姿态滋長與綻放,凸顯出自然延展的脈絡和意緒。古拙雅逸、婉轉清揚,葉脈如紗似霧間清淺着曆久彌新的澄觀和隽永,若蟬翼般的纖巧盈動處蘊積着堅韌綿長的哲思與力量。
時光流轉,當葉片褪去了鮮活的姿容,葉脈于經絡延展間自成風骨,以更為樸拙而深刻的方式诠釋着生命的價值與永恒的意義。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葉脈亦然。運用葉片千姿百态的輪廓和葉脈百轉千回的肌理,當靈慧的畫作與隽逸的文字與葉的自然美學融溶合一,其形靈動、其意隽永。
每種樹都有其自身的寓意,葉脈藝術的意境亦由此而萌動與生發。六祖惠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意為頓悟與智慧,寓指豁然開悟、通徹真理的澄明境界。古印度高僧以菩提葉制成梵夾,于之上書寫經文鴻制,闡述博大精深的佛法義理。入手清風翻貝葉,印心明月證菩提。唐高僧玄奘法師曆經西行險阻請回镌刻于貝多羅葉片上的《貝葉經》,已有兩千餘年的曆史積澱。穿越千年的時空,《貝葉經》涵隐光華于古雅,其靜穆與深邃昭示着無與倫比的思想價值與曠世意義。
時光琉璃、刹那經年,曆代中國書畫家亦形成了以葉脈纖維為呈現載體的藝術創造方式,可稱為“葉脈畫”。葉脈畫藝術精選野生闊葉為原料,去除葉肉皮層,留存筋脈和薄瓤,進而腐蝕幹燥,制成葉脈,再通過傳統繪畫、描金、勾線等技法,曆二十餘道工序而成。搖曳着禅意的葉脈畫藝術,筆觸精微處,寄緻韻于澄觀;方寸輝芒内,納氣象以萬千。
四季流轉、複而更始,如果說葉子是時光的擺渡使者,那麼葉脈即為自然的擺渡之舟。五月,溪雲初上、海棠依舊。攬一襟雲,在清風初綻的國度中遠行;築一座城,于錦素嫣然的咫尺間娉婷。葉脈藝術的探索與哲思,或許與偶爾仰望的星空一樣,在一盞茶的沉浮裡,思緒拾階而上,清風徐來,不覺然間或已馥香盈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