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3:26:11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地處湖南省西南邊陲,是全國唯一的苗侗自治縣。靖州飛山小學依托苗族、侗族銀飾文化資源,建立“銀飾之美”工作坊,聚焦師生對苗族、侗族銀飾的文化認知、技能掌握和創作表達。工作坊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成果為導向,通過設計學習目标與教學活動預設學習成果。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1

“銀飾之美”工作坊參加第六屆中小學藝術展演活動

探索銀飾制作,尋找适合方法

教學初期,教師在不斷探索立體造型的銀飾制作方法中發現,呈現銀飾的浮雕效果可以用鋁箔紙來代替銀薄片,利用剪刀、刻刀、刮畫筆、打孔器、小鐵環、小鐵絲、壓花器、鐵鉗等簡單工具,将傳統銀飾中的壓膜、镌刻、鉚等工藝轉化為打孔、卷、串接等學生易于操作的方法,為學生開展銀飾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2

銀項圈(一)

預設學習成果,開展銀飾教學

“銀飾之美”工作坊的學生學習成果包括了解苗族、侗族文化及傳統銀飾鍛造工藝,認識銀飾的種類及其構造、紋樣的特點,掌握銀飾制作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意表現等内容。教師開展教學前需要了解學生對銀飾文化的認知水平和需求,從認知發展、技能方法、創作表達幾個方面合理預設銀飾課程的學習成果,以期促進銀飾特色教學。教學時預設學習成果:

1學生能認識苗族、侗族銀飾的基本紋樣特點、銀飾的常見形态及構造,了解傳統銀飾基本鍛造工藝流程,了解8種銀飾制作方法(畫、剪、貼、刻、镂、卷、打孔、串接)及常用工具。

2學生能較為靈活、安全地運用8種銀飾制作方法制作銀項圈、銀帽、銀冠、銀角等立體或半立體銀飾作品,并能在作品中融入個人創意和想象力。

3學生能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對苗族、侗族銀飾學習的認識和個人創作意圖,對他人的銀飾作品進行有依據的評述。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3

銀帽

完成學習成果的預設後,教師根據學生對苗族、侗族民族文化的認知和銀飾創作意圖的表達來合理設計學習目标:

1通過了解苗族、侗族文化,初步認識苗族、侗族銀飾的種類、紋樣特點、形态分類及結構特征,了解銀飾鍛造工藝與銀飾的制作方法。

2通過觀察、對比、讨論,發現傳統銀飾特點以及銀飾制作的方法步驟。

3通過學習苗族、侗族文化與體驗銀飾制作課堂活動,感受銀飾的獨特魅力,培養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養成傳承民間手工藝的責任感。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4

銀童帽(一)

校外走一走,親近苗侗文化

“銀飾之美”工作坊的教師在與學生日常交流中發現,學生對本民族的文化了解較少,希望通過第二課堂的校外研學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感知地域文化。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時間,教師帶領學生參觀當地民族銀飾展示館、走進具有民族特色的苗鄉侗寨,近距離感受銀飾文化的民族性及其産生的文化背景。師生一同拜訪銀匠師傅,觀摩傳統銀飾鍛造工藝,了解銀飾的基本制作方法。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5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6

走進苗侗人家

設計意圖

通過學習成果目标預設的階段性規劃,學生在校外研學中主動選擇銀飾文化知識進行探索,逐步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了對苗族、侗族文化及銀飾文化内涵的解讀。

用心看一看,欣賞傳統銀飾

為了讓學生近距離觀察銀飾的紋樣、結構,教師從當地文化館借來成套的銀飾,包括銀帽、銀簪、銀項圈、銀耳環、銀手镯等。課堂上,教師展示造型精美的銀飾作品,讓學生拿在手上仔細觀察、觸摸,體會傳統銀飾的質感,聆聽并交流傳統銀飾的民俗文化寓意,在賞析中領悟銀飾制作所呈現的嚴謹、虔誠的“工匠精神”,鼓勵學生嘗試描繪銀飾的圖案。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7

銀花片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8

銀發梳

設計意圖

在欣賞傳統銀飾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和圖像等多種方式,表達對銀飾的審美感受,增強民族文化自豪感,為下一步制作銀飾提供工藝思路與創意。

動手試一試,學習制作方法

在制作銀飾前,學生用刮畫筆、剪刀、雙面膠對鋁箔紙進行繪畫、裁剪、粘貼,充分感受鋁箔紙的特點,熟悉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學生熟悉工具和材料之後,教師通過展示銀項圈實物,引導學生觀察銀項圈的組成部分,講解每個部分的制作方法。

1. 觀察銀項圈。分析銀項圈的組成結構。

2. 主體制作。首先在卡紙上畫出主體形狀并剪下來,然後在鋁箔紙上畫出紋樣,用卡紙勾畫邊緣并剪下,最後将主體的三層進行組合。注意正反兩面的鋁箔紙要保持整齊,通過按壓和粘連使每層之間更貼合。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9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為:繪制主體、裁剪、勾畫、裁剪、繪制紋樣、繪制紋樣

3. 銀吊墜制作。先将長寬合适的鋁箔紙,剪成多個大小相同的梯形,再把水粉筆的筆杆尾部放在合适的位置,用大拇指緊緊壓住梯形鋁箔紙邊緣,卷成錐形吊墜。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10

卷吊墜、串接

4. 組合。制作吊墜和主體,将這兩部分用小銀圈銜接在一起。首先,用打孔器分别在設計好位置的銀項圈和吊墜上打孔,此時要設計好每個吊墜在主體物上的合适位置,需要考慮左右對稱原則;其次,用小銀圈将吊墜與銀項圈銜接起來,此時要注意小銀圈直徑過小,難以用手直接操作,可以用剪刀将它的接口剪開,便于串接;最後,将打孔器當成小鉗子,夾緊小銀圈,制作完成銀項圈。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11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12

項圈

學生聽完教師講解銀項圈的制作步驟後,嘗試将自己喜歡的魚紋、鳥紋、蝴蝶紋、花草紋等傳統紋樣繪制在鋁箔紙上,用剪、貼、刻、镂、卷、打孔、串接等方法制作銀飾作品。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13

蝴蝶發簪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14

魚形發簪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15

孔雀頭冠

設計意圖

教學時,教師将學習銀飾制作過程劃分為多個階段:從主體制作到吊墜或者裝飾物的點綴,從理解掌握畫、剪、貼等銀飾基本制作方法,到能夠綜合運用制作方法進行創作。預設構建每個階段的學習目标,層層遞進,探索學生從“學到什麼”到“做什麼”的發展過程。同時,保持學習目标預設與實際教學情況反饋的動态調整策略,保持學生的學習認知和情感狀态優先,兼顧個人創意與民間工藝傳承的教學實施策略。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16

銀童帽(二)

本文節選自《中國中小學美術》2022年第3期

《“銀飾之美”教學設計》

湘版銀飾之美美術教案(從學到做銀飾之美)17

《中國中小學美術》2022年第5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