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曆史西歐中世紀的城市

曆史西歐中世紀的城市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1 16:15:08

在其一生中,格迪斯目睹了巨型城市的數量成倍增長,盡管歐洲城市等級大體上保持穩定。倫敦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900年擁有32650萬居民,其他八大城市也紛紛突破百萬大關( Chandler and Fox1974:371)。在俄羅斯、東南歐及西北歐工業更發達的國家,大都市已成為現代生活的一個元素。一戰前夕,俄國西部人口近45%定居城市( Bairoch,1977:7)。盡管各國城市化程度不同,由北到南、從西到東逐浙遞減,但沒有哪一個國家不擁有自己的工業中心和正不斷擴張的城市中心。鐵路從巴爾幹橫穿地中海半島直達伊比利亞,工廠或采礦場的聚居地遍布中部、東部和南部曾一度為農耕田的地區。俄國城市增長相對緩慢,直到20世紀20年代,歐洲邊緣地區加快了發展步伐以及鄉村向城市的移民速度。到1910年,萦非亞( Sophia)從一個死氣沉沉的省級小鎮發展成一座熙熙攘攘、居民超過10萬的行政都城,而其核心地帶卻雜亂無章、毫無規劃,散布着人口過度擁擠的村莊( Lampe,1984:40-42)。

即使歐洲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工商業的繁榮依然吸引着人們從小聚居地遷往更大的聚居地。雖然最早發生的工廠工業化将人們彙集于煤礦附近,但20世紀注重貿易和金融發展的資本主義卻促使人們轉向主要城市和大型商業中心。不斷拓展的各營業部門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雇工湧入商業區,新技術的應用為人口稠密的地區排險解難。電力的供應使公共運輸、電梯和照明成為可能,同時鋼鐵結構的辦公大樓為現代公司提供了據點—盡管多年以來摩天大樓是美國獨有的一大特色。在大都市,公共官僚體制跟随經濟、金融的發展而不斷膨脹。格迪斯準确地解讀了城市與歐洲現代性文化的同一性。

然而,并非隻有格迪斯指出了這一層聯系。在一戰爆發的前十年,大城市旋渦般的快速流動和高技術建築的興起,引發了許多前衛藝術家的想象力。未來主義者非利波·托馬索·馬裡内帶( Filippo Tomaso Marinetti)為這樣一種藝術辯護道“它是贊美人們大衆勞動、娛樂和反抗時的狂熱激情;是歌唱現代都城中炫麗多彩、如樂曲奏響的革命激浪;是頌揚兵工廠和工作間在夜間電閃燈耀下的轟鳴顫抖”( Shapiro引自 Sutcliffe,194:109)。鳥姆伯托·波丘尼( Umberto Boccioni)以米蘭為摹本,利用重影和橫截面表現城市街道的活力。羅伯特·德羅尼( Robert Delauney)采用立體主義的手法,通過色彩斑斓、流光溢彩的燈光展現出巴黎街道全景。他還認為,艾菲爾鐵塔代表了審美和技術的統一,是20世紀大都市的标志(出處同上)。此外,也有人選擇橋梁、高樓大廈或工廠來象征新型都市文化的改造力量。

随着政府和企業緻力于提供大都市所必備的服務、舒适環境和各種組織,藝術家們在油布上揮灑的都市活力同樣體現在大街小巷之中。由于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公共和私人投資者興建了新路、下水道、交通設施、學校、供水系統、公寓樓和商業建築。巴黎、倫敦和柏林修建了地鐵。在巴塞羅那,一條條筆直的新道穿過市中心的貧民區。在索非亞,投機商蓋起了公寓大樓,但仍未能滿足住房的需求。事實上,住房依然是大城市所面臨的問題——不足、擁擠、昂貴。許多人買不起體面的房子或在分配遲遲未漲的收入時,将住房排在靠後。大部分新居為富人而建,窮人依舊擁擠一處或在舊建築和街區為騰出來的空地而你争我奪。

無論多麼擁擠堵塞,城市從另一方面向人們提供了補償,甚至包括窮人在内。商業休閑行業的急速增長将市民吸引到音樂廳、劇院、酒吧和體育館。同時,商店裡,燈光絢爛的玻璃櫃台中炫耀性地展示着成排成列的消費品。經沙子過濾的飲水安全可靠,在大城市中有效地阻止了霍亂傳播。随着城鎮建立公共浴池、檢驗食品安全、将排污管鋪至工人居住的郊區,由其他傳染病引起的死亡率也出現下降。出生率降低,對人口增長疲軟的預測促使大量資金被投入到孕婦和嬰兒的護理之上。在倫敦及德國和奧地利的較大城市,診所和家訪護士數量劇增。到1900年,嬰兒的生命成為一個共同關注的話題,導緻巴黎建立起由庇護所孕婦之家和為窮人和孕婦設立的救護站組成的一套精細網絡從而取代了聘用鄉下乳母的育嬰堂這一臭名昭著的機構( Fuchs,1990110-13)。但這些福利措施大部分隻有在大城鎮才能享受得到。

而在郊區,除了衆多有規劃的别墅群或富人房産,所謂下水道、供水管道或交通規劃基本上都被忽視了。城市周圍,工廠、采石場和其他有害作業輪番曆經了興衰過程。附近的工人聚居點如雨後春筍般地劇增,但少有規劃和基礎設施。舊村莊和衛星城在雜亂無章的擴張中被

一一春并,除了一些商店和通往首府道路上的交通瓶頸,這些地方并沒育給聚居點帶來多少好處。此外,郊區與郊區之間的聯系幾乎被忽視且相當稀少,直到近期環城路建成後才有所改觀。因此,在20世紀初城市發展和革新所造成的局面無疑較為複雜:基礎設施的普遍現代化未能與聚居地的發展、擴張保持同步,而生活的城市化水平雖有所提高但各地極不平衡。

同時,城市被卷入更大的政治糾紛之中,并孕育着受制于國家政府統治的社會派别。由于選舉權的擴大城市選民廣泛分為保守派、自由派和社會主義陣營,每一派别各有不同的城市政治主張和投資策略。工人們發現自己的政治話語權受到限制,便走上街頭舉行遊行示威或罷工,反對雇主及行政官員。在巴塞羅那,女性工會組織成員在蘭布拉( Ramblas)大道上遊行,要求提高工資。在倫敦,失業者遊行到特拉法加( Trafalgar)廣場,呼籲提供公益崗位和政府援助。關于公民權的不同觀點在街頭舞台上相互競争、各自表現。盡管人們希望國際性的階級團結能夠抑制國家之間的對抗,但1914年爆發的沖突阻礙了城市的重建進程,将人力物力推向了戰争的深淵。

——《都市歐洲的形成1000-1994》【美】保羅M.赫恩波塞

曆史西歐中世紀的城市(1900年前後的都市歐洲)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