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6:34:15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卻是地球上的超級物種)1

作為一種鳥類,雞的自然壽命平均是10-20年,但今天絕大部分的雞被囚禁在層層相隔的養雞場,從出生到被宰殺,隻需要1個半月的時間。

作為一個生物個體,雞可以說是生活處境非常糟糕的一種動物,但作為一個生物族群,雞又是非常成功的一個物種!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數據,把全世界的貓、狗、豬、牛、羊,還有老鼠全部加起來,也沒有雞的數量多。在地球上每時每刻都生存着超過200億隻雞,全世界人民平均每人3隻。

今天的雞遍布全球,整個地球上隻有兩個地方看不到雞。

一個是梵蒂岡,國土面積跟北京天安門廣場差不多大,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人民實在找不到空間來養雞了。

當然,梵蒂岡人民也吃雞,他們會從周邊國家進口雞肉和雞蛋。

另一個地方是南極洲,不是因為它地方小或者寒冷,而是有國際公約禁止人們攜帶活禽進入,據說是為了保護帝企鵝免受疾病的侵害,不然的話相信雞也會攻陷南極。

至于南極的對面北極,除了最北的北冰洋,北極地區實際上包括了幾個國家的國土:格陵蘭(丹麥管)、加拿大、俄羅斯、挪威、瑞典、芬蘭、美國和冰島,這些地方有人類居住,也會養雞。

每一個物種來到地球的最終目的是生存和繁衍後代,從後代數量和分布面積來看,雞算是相當成功的超級物種!

但問題也來了,它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雞征服世界的故事。

最早的雞從哪裡來?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千古謎題,從古希臘時期開始,哲學家們就開始争論,提出各種觀點。

柏拉圖說先有雞再有蛋,而他的學生亞裡士多德則幹脆說:無論是雞還是蛋,它們都是一直存在的,沒有先後之分。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卻是地球上的超級物種)2

柏拉圖與亞裡士多德

這也不怪他們,當時的自然科學還沒有發展到今天的程度嘛。

但奇怪的是,直到今天,人們還在對「雞蛋誰先誰後」 這個問題争論不休。

實際上,有科學家早就給出了答案,咱們一起來看看。

時間回到1836年,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跟着小獵犬号環球航行了5年之後回到英國,他從全球各地收集了很多動植物的标本,還有大量的地理和化石觀察結果。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卻是地球上的超級物種)3

達爾文的标本

看着這些詳細的勘查記錄,在達爾文的大腦裡逐漸形成了一個驚為天人的想法:世界上的動植物都起源于共同祖先,經過自然選擇才逐漸演化成為了各種各樣的物種。

這個理論在今天已經成為科學共識被大多數人接受,但在當時,達爾文的這個思想與主流的神創論格格不入,所以他不敢公開發表。

達爾文隻能對身邊一些值得信賴的朋友聊起他的想法,同時他覺得自己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獲得更多的證據來完善他的這個颠覆性的理論。

達爾文開始研究藤壺,藤壺是一種甲殼類動物,今天你在很多海邊的岩石上都能看到它們。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卻是地球上的超級物種)4

達爾文與藤壺

不幸的是,達爾文選錯了研究對象,在經過長達7年的觀察研究之後,他并沒有從藤壺的身上找到有力的物種演化的證據。

直到一個人的出現,才徹底改變了他的研究路線。

1842年9月,達爾文離開倫敦搬到了郊區,在一個叫做唐恩小築(Down House)的房子裡繼續他的物種研究。

有一天,達爾文收到了一封信,寫信的人是一位鄉村牧師,愛德蒙·迪克遜(Edmund Dixon),迪克遜原本是達爾文在劍橋大學的同學,但此前兩人并不認識。

當時迪克遜也住在倫敦的郊區,他正在對一種動物進行着瘋狂的研究,這個動物就是雞。

迪克遜給達爾文寫信,達爾文剛開始覺得很奇怪。後來他才發現原來迪克遜是因為崇拜自己的科學成就,想要跟他作一些深入的交流。

在兩人相互通信了解各自的研究之後,迪克遜鼓勵達爾文放棄對藤壺的研究,并把重心轉移到雞的身上。

達爾文是個聰明人,他從迪克遜的實驗當中發現了雞是研究物種演化的絕佳對象,因為在圈養條件下雞的繁殖和生長速度非常快。

而恰好當時整個英國也在進行一場狂熱的養雞運動,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後院養了一群雞,當時來自全球各地不同的雞品種大量地湧入英國,于是達爾文果斷地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對雞的收集和研究當中。

他一頭埋進大英博物館查閱關于雞的所有曆史資料,另一頭則在不斷擴張地他在科學界的人脈。

幾年下來,通過覆蓋全球範圍内的人脈,達爾文收集到了來自印度,東南亞,中國,中東,澳大利亞,非洲等不同地方的雞品種。

為了找出雞的祖先,達爾文開始在不同的雞品種之間進行雜交實驗,他把家雞和不同地方的原雞進行比較以确定家雞的來源。

達爾文對比了雞的羽毛顔色、體型、骨架甚至是雞的叫聲,最後他精确鎖定了家雞的祖先是來自東南亞叢林裡的一種雞:紅原雞。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卻是地球上的超級物種)5

紅原雞

到了1859年,達爾文發表了颠覆性的《物種起源》,但在這本書裡邊他并沒有提到雞的起源。

直到9年之後,達爾文才寫了另一本書《動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來論證家雞的來源和人為馴化。

這本書以及後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成果,對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千古謎題作出了解答。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卻是地球上的超級物種)6

家雞和原雞的演化路線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雞是經過馴化後的家雞,家雞是由家雞蛋孵化得來,而最早的家雞蛋是由原雞産生,那原雞為什麼會生出家雞蛋呢?因為原雞跟别的野雞好上了,它們所生下的蛋發生了基因變異,最後孵化出來家雞。

那麼原雞和野雞又是怎麼來的呢?一些鳥類産出的鳥蛋發生了基因變異,最後孵化變成了原雞和野雞。

在這個家雞和原雞的演化路線,你可以看到,是先有了變異的蛋,才有後來的原雞和野雞,也才有了今天的家雞。

達爾文說現代家雞的祖先是紅原雞,但他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是紅原雞?紅原雞究竟有什麼特别之處呢?

神奇的紅原雞

在幾千年前的東南亞叢林裡,紅原雞是一種野生的會飛的鳥類,它們在叢林裡來去自由,當時的人類想要抓住紅原雞并不容易,加上它們的脾氣還特别暴躁,一副桀骜不馴的樣子,就算抓住了也很難馴服它們。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卻是地球上的超級物種)7

野生的紅原雞

再說了,人類也沒有馴服紅原雞的理由,因為這種鳥平時呀愛運動它不長肉,而母雞一年當中最多也隻能産6個蛋,如果說要給人類提供肉和蛋,紅原雞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可是,這麼難搞且沒啥利用價值的鳥類後來卻走進了人類的生活,并迅速擴大,成為了人類離不開的物種,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其實,這一切都源于紅原雞的三個特不起眼的特征。

首先,紅原雞特别戀家。它們喜歡在一個地方長期居住,絕不輕易搬家。那它們喜歡什麼樣的地方呢?在紅原雞的心裡隻有一個選地标準:食物多。

而人類居住的地方剛好就符合這個标準。紅原雞主動在人類部落的附近安家,每天吃人類的剩飯剩菜,比如谷子和腐肉,都是紅原雞的最愛。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卻是地球上的超級物種)8

戀家的紅原雞

人類發現了這些新的鄰居,但剛開始他們對紅原雞并不感興趣。直到後來,出現了一種很奇怪的現象。

在部落附近的叢林裡,人類發現紅原雞的數量越來越多,而且它們的外貌開始變得多種多樣。

最初人類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後來經過長期的觀察才發現,原來是紅原雞的生活作風出現了問題。

人類發現紅原雞特别愛做上下運動。不管是公雞還是母雞都有這種愛好,隻要逮住機會,立馬一見鐘情,來者不拒。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卻是地球上的超級物種)9

雞做上下運動

特别是公的紅原雞,長得一身色彩斑斓的羽毛,簡直就是雞中的花花公子,天生的情場殺手,不知迷倒了多少年少年老的母雞。

短期來看這隻是生活作風的問題,但長期來看,這樣不斷地情投意合則是偉大的創造啊。

每一隻紅原雞的出生會帶來一些新的基因突變,比如羽毛的顔色改變了,或者身上的肉變多了,又或者下蛋能力變強了,通過頻繁地産生子孫後代,在雞個體身上的基因突變會迅速擴散到雞群體當中。

早期的人類大概是這樣做的:看到一隻胖胖的紅原雞,就用食物把它吸引過來,讓它跟其它母雞做上下運動,過不了多久,母雞下蛋,孵化出來一堆小雞,小雞繼承了雞父親的光榮血統也長得胖胖的,這就是人類肉雞的最早來源。

而如果人類想要下蛋的雞,同樣的做法,當個紅娘讓公雞和母雞來個偶遇就可以了。

今天人類在地球上養着200億隻雞,有超過100個雞品種,它們的祖先紅原雞愛做上下運動這種嗜好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而除了戀家和愛運動,人類還發現了紅原雞及其後代的第三個特征,那就是:強悍的适應環境的能力。

剛開始隻是在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後來人類把雞帶到嚴寒的雪地,荒蕪的沙漠,缺氧的高原,發現雞都能頑強地活下來,并且持續不斷地繁殖。

可以說,有人類的地方就會有雞,哪怕是人類要移民火星,雞也早已做好了準備。

準備移民火星的雞

1969年7月21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首次登上月球,而雞作為人類的好夥伴也參與了這次登月旅行,隻不過它們是以凍幹雞湯的形态出現。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卻是地球上的超級物種)10

登月時宇航員吃的凍幹雞湯

但實際上,對于攜帶活雞完成星際旅行,人類早有準備。

就在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同一年,在美國的薩凡納河國家實驗室,一位生物學家萊爾·布裡斯賓( Lehr Brisbin)正在進行一項關于雞的非常規實驗。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卻是地球上的超級物種)11

萊爾·布裡斯賓

薩凡納河實驗室是美國能源部下屬的一個國家級實驗室,實驗室建立在美國的一個核武器實驗基地的附近。

作為一名生物學家,布裡斯賓對紅原雞特别感興趣,他從東南亞帶回來一些純種的紅原雞,并飼養在核武器實驗基地的邊上。

每天上午,布裡斯賓會把紅原雞關進一個金屬箱子,然後把箱子放進核武器實驗基地的一個深坑裡,在深坑裡有低強度的核輻射,幾分鐘之後,布裡斯賓會把雞提出來放回飼養所。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卻是地球上的超級物種)12

萊爾·布裡斯賓做核輻射實驗

布裡斯賓這樣做是模拟雞進入外太空時的環境,看看它們能否在太空旅行當中存活下來。

實驗進行一個月之後,布裡斯賓發現90隻參與研究的雞仍然是活蹦亂跳的,隻是生長速度慢了下來,同時雞爪的中趾變短了一些。

布裡斯賓的研究證實了雞可以在太空旅行的環境中毫發無損地存活下來。

後來有人就說了:如果人類要移民火星隻能帶一種動物,那必須是雞。

我們可以大膽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

地球上所有的物種(卻是地球上的超級物種)13

火星上的公雞

在人類的第一個火星據點上,第一縷陽光剛照進來,公雞就破嗓啼叫,人類文明的序幕在一個全新的星球就此拉開,不久之後,雞跟随人類征服了火星,它們也有了一個名符其實的名字:火雞。

要真是這樣,你覺得在火星上的人類吃得最多的是哪一道菜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我是生物圈阿龍,感謝你的耐心閱讀。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精彩的生命科學和故事,咱們後會有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