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河遊覽區蘭州拉面

黃河遊覽區蘭州拉面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00:19:00

黃河遊覽區蘭州拉面(黃河黃拉面長)1

黃河源頭。晁生林 攝

黃河遊覽區蘭州拉面(黃河黃拉面長)2

化隆婦女學習制作拉面。 李玉峰 攝

黃河遊覽區蘭州拉面(黃河黃拉面長)3

化隆拉面走進了北京大學的食堂。董健人 攝

蔚藍色的天穹下,黃河,是一根蜿蜒在河谷臂彎裡的又細又長的金黃色拉面。20世紀七八十年代,作為一個鄉土少年,這樣的想法經常盤旋于筆者的腦海裡。世代生活在河湟谷地以及周邊山區的鄉民們,視野一直囿于高原山地,盡管後來實行了聯産承包責任制,總算解決了溫飽,但是能夠時常吃一頓調了油潑辣子的拉面,仍然是在睡夢中才能出現的情景。

這樣的想法隻有身處于海拔接近3000米的化隆回族自治縣卡力崗山區,才能夠稱之為“欲望”。那時候,在苦寒的大西北,甯夏的西海固地區被認定為“不适合人類生存”的地方,鄰居甘肅的定西地區也因“苦甲天下”,鄉民們不得不背井離鄉“讨生活”。而青海東部卡力崗山區的幹旱與貧瘠,也與前兩者相仿佛。

黃河,靜靜流淌了千萬年,而卡力崗地區的人們無奈地整整貧窮了幾百年。試問,哪裡的山民能夠有如此漫長持久的忍耐力?哪裡的山民又能夠在近乎赤貧的條件之下,蓄勢而發,闖蕩世界,成就了用一碗金黃色拉面走出大山、擺脫貧窮、改變命運的傳奇?

黃河黃,歲月長。

對于流淌在卡力崗山下深谷裡的黃河,筆者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在李家峽、公伯峽等大壩沒修建起來之前的漫長歲月裡,這條河流對卡力崗的山民們來說,過于桀骜不馴、我行我素,它一個勁地穿峽鑿谷,滾滾向前。而河流兩岸的子民們則望河興歎,隻得離開雖然氣候溫潤但地域狹窄的河谷地帶,向着能夠生存、解決溫飽的山區進發——那是一片隋炀帝曾經狩獵過的山地森林地帶,在這樣的地方求得幾代人的生存,似乎是沒有問題了。

然而,僅僅過了兩三百年,人口劇增,濫砍濫伐,水土流失日趨嚴重,到了20世紀中葉,卡力崗山區“一方水土難于養活一方人”的事實業已形成。

很多性格倔強的山民們經常站在卡力崗山上,面對不遠處一根長長的拉面似的黃河,發出這樣的呐喊:不能坐以待斃,要像黃河水一樣,沖出重圍走出去,填飽肚子闖世界!

窮則思變。這樣的總結似乎有些文雅,而卡力崗地區的山民已經一步三回頭,開始了對黃河、對黃土地生平第一次無奈而又悲壯的告别。

從1999年起,筆者先後幾次随有關部門到長三角、珠三角等東部沿海地區,對卡力崗地區的人開拉面館的情況進行過較為直觀的了解。有趣的問題是,他們走出去,為何将創業的落腳點單單選在了距離青海非常遙遠的福建廈門?除了資金方面的捉襟見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他們是如何克服了語言交流、飲食文化方面的重重困難?筆者也始終關注着省内外媒體上對于化隆拉面現象的報道。

媒體經常提及第一個走出卡力崗大山的農民韓錄,當年帶着東拼西湊的7000元,來到廈門開拉面店大獲成功的事迹。筆者也對在廈門見到韓錄時的情景印象深刻。

要在一座城市的車站碼頭以及繁華地帶開飯館,用最廉價的租金租用最合适的店面,就成了囊中羞澀的卡力崗山民最為發愁的事情。他們在一座陌生的城市裡走街串巷,看地段尋店面,磨爛了幾雙老布鞋又磨破了笨拙的嘴皮子,成功率小得可憐!但是他們還是深信,人心都是肉長的,隻要能下苦功夫,鐵石心腸也有被感化的時候。

卡力崗拉面匠們遇到的頭号難題,就是難耐的溽熱天氣。他們選擇落腳的地方都是沿海發達地區,從西北高原寒涼的氣候環境一下子投入到這些“火爐”城市,而且置身于三四十攝氏度高溫的廚房操作間裡工作,難以适應可想而知。韓錄回憶說,當時很多人産生了退縮的念頭,但是一想起家鄉貧瘠的土地、破舊的莊廓院以及嗷嗷待哺的娃娃們,大家的畏縮心态馬上得到了調整,開弓沒有回頭箭,堅持就是勝利!

拉面店艱難地開張了,當時廈門人以及遊客是不了解西北拉面的。為了吸引眼球,也為了符合當地嚴格的餐飲衛生條件,韓錄他們就把小店的後廚搬到了直對繁華大街的店門前,廚具锃亮美觀,餐具一塵不染,顧客對就餐環境一目了然;而拉面師傅們冒着酷暑、甩開膀子揉面、和面、拉面,展示拉面技藝的每一個過程,讓圍觀者大開眼界……這樣一個苦心竭慮的小小舉動,展示了卡力崗拉面匠的智慧和經營方式的靈活轉變,代表了全新的拉面店經營模式的産生!

還有一個令人贊歎的現象是,卡力崗拉面匠往往把拉面店開在了知名高校的周邊,而且經營面積較大,有兩三層,包間、雅座俱全,顧客的消費選擇就有了更大的空間,不僅僅局限于“一碗面”了。而且“常客”和“過客”兼容,很大一個消費群體就是周邊高校的師生,尤其是來自中亞、西亞、非洲的留學生。

筆者也有過這樣的擔心,很少出遠門、文化程度有限的拉面經營者們是如何與顧客達成默契、完成交流的?要知道,在卡力崗山民的漢語裡,很多詞彙——比如“店”和“見”——的發音是不分的,而且話語中還夾雜着少數民族的語言詞彙。

在浙江大學西溪校區附近,筆者遇到了前來迎接我們的冶家兄弟,看來他們對這一帶很是熟悉了,說他們的店面就在“保叔路”,筆者一聽就知道他們把“保俶路”念成了“保叔路”,他倆哈哈一笑說,管他是“保俶路”還是“保叔路”呢,這樣叫慣了,杭州的出租車司機也都明白意思。接着就來了一句口頭禅式的感歎:說實話,在南方大城市裡搞經營,沒文化還是不行啊!說話的檔兒,一群他們熟悉的外國留學生進店吃飯,卡力崗小夥子操着熟練的阿拉伯語迎了上去……

附近大學裡也有很多從大西北來的學生,拉面店裡的一碗面、一口鄉音,都讓他們感到親切,不再感覺自己是“異鄉人”。久而久之,他們在那裡勤工儉學,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還從老闆這裡學到了經營之道。漸漸地,拉面店成了他們的另外一個家。長長的拉面,就成了一縷看得見、嚼得香、綿延不斷的鄉愁!

在廈門大學附近,開拉面店的卡力崗兄弟倆見到筆者一行,很是高興,傍晚的最後一陣子忙碌完了以後,就帶我們到甯靜的大海邊,領略一下海濱城市别樣的風情、迷人的夜景。他們邀請我們品嘗海鮮大餐、下海沖浪,熱情有加。看來,第二代卡力崗拉面匠已經完全融入了經濟特區有張有弛的生活狀态之中,成了順應時代的“弄潮兒”。

筆者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飛機、火車上,經常和來往于這些城市和青海之間的卡力崗農民相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卡力崗拉面匠們的尕媳婦和父母、孩子們。尕媳婦們穿着時髦,熱情開朗,一路照顧着老人和孩子,精氣神十足!她們穿梭于沿海和高原之間,樂此不疲,成了青海鐵路、民航不容小觑的穩定客源。沿海大城市的機場、火車站經常是人山人海,十幾年前的她們是如何出入于這些迷宮一樣的地方呢?一位從卡力崗走出來的尕媳婦說,那時候,很少識字或者根本不識字的父母們,就是全憑着一張嘴出門的,不清楚不熟悉的,就問啊問的!沒辦法,遭白眼也得問啊!而今的卡力崗拉面匠的後代們,已經熟悉了網絡,習慣了與手機上的各類App打交道。筆者手機上幾個便捷的旅遊餐飲App,還是經他們推介下載的呢……

筆者真是佩服了卡力崗山民适應環境、善于經營的能力。從他們的性格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黃河穿峽鑿山、氣勢磅礴的影子,也可以看出他們的骨子裡積澱的猶如卡力崗大山一樣的沉穩、執著和達觀。他們深知,從來不會有一碗噴香的拉面沒有來由地從天而降,隻有那些敢闖天下、親手打造未來的人,才配得上細細品嘗這樣的珍馐……

黃河黃,拉面長。

每一根細長細長的拉面,都綴連着一個個貧困的家庭,而每一個拉面店艱難成長的過程中,都少不了國家對來自卡力崗和化隆其他地區拉面匠的殷殷關懷和襄助。

1995年,化隆回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決定在廈門成立辦事處,馬成祥就成為第一任辦事處主任。從此,筆者就和馬成祥成了忘年交。從馬成祥的臉上,筆者時常能讀出一種來自眉宇間的自豪,也讀出了另一種發自内心的焦慮……

馬成祥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讓拉面匠們的孩子盡快就近入學。因為許多卡力崗農民舉家來到廈門開飯館,孩子就帶在身邊。平日裡就在館子裡打轉轉,飯館一忙,稍不注意,小孩子就會跑到外面“闖禍”。為了讓孩子上學,許多面館老闆去當地學校求情,可學校要麼收費太高,要麼找出各種理由婉拒。

經過再三考慮,馬成祥給廈門市委、市政府撰寫了一份專題報告,力陳解決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的少數民族子女就近上學的問題。讓他沒想到的是,廈門市立即做出了反應,市教育局将這一工作作為一項扶貧工程來抓,明确要求:外地少數民族子女就近入學,借讀費減半。馬成祥手捧批文,親自帶着家長和孩子,東奔西走,來到各個學校為孩子們報名。

廈門市累計為450多名來自卡力崗地區的孩子辦理了入學、轉學手續,現在還有100多名青海籍學生分别在30所中小學上學,廈門特區相當于辦了兩個“青海班”。在廈門就讀考入大學的青海拉面創業者子女有20人,他們分别被廈門大學、天津師範大學等高校錄取,部分已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回報社會。

令拉面人交口稱贊的是,辦事處于1998年10月成立了“青海化隆(廈門)個體私營工會”如今已有會員1100多名,是青海省外出農民工成立的第一個工會組織。從此,來廈門的青海籍務工創業人員有了自己的“家”,工會經常組織拉面人開展文體活動,豐富大家的精神生活,增加了凝聚力。

辦事處積極配合當地公安部門、民族宗教事務管理部門、伊斯蘭教協會、工會開展工作,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正确引導創業人員融入當地社會,服務當地經濟發展,發揚青海拉面人的正能量。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下的一系列數字對于有些人來說可能顯得枯燥,但對于筆者來說,這些數字親切無比,讀起來有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愉悅感——

截至2020年9月底,在廈門島内外6個區共有青海人開的拉面館490戶(其中來自化隆回族自治縣13個鄉鎮的有370戶,從業人員達2220人),總人口已經達到了3430人。

海東籍農民在國内279個大中城市開辦拉面店28322家,在全球20多個國家開設拉面店39家,從業人數179562人,實現經營性收入達125.73億元、利潤43.8億元、從業人員工資性收入50.2億元,今年實現拉面貸3億元……

在化隆縣,按照“互聯網 N”的思路,各級部門先後規劃建設起了扶貧拉面産業園和拉面培訓中心;中國拉面網、拉面電商服務中心和拉面扶貧“二合一”大數據平台全面建成運行。同時,成立了擔保公司,為拉面經濟返鄉創業人員等發放擔保貸款和信用卡,先後為1.5萬家拉面店和中小微企業量身定做各類項目500餘個,引導拉面經濟返鄉創業成功人士成立農業合作社399個。并且成功申報龍頭企業11家,帶動貧困群衆14800戶從事種草養畜,為各地拉面店冷鍊配送牛羊肉等。

重點扶持“化隆牛肉拉面”“撒拉人家”等有市場認同度的品牌,充分體現高原特色和清真飲食文化内涵。積極協調,将扶持拉面經濟作為支持西部人口較少民族民生改善的重點項目,推動拉面連鎖店進高鐵站、機場、高速公路服務區、大型超市、院校食堂等快餐區……

這樣令人振奮的發展前景,讓馬成祥和像他一樣被派駐到各地,為拉面經營者服務的幹部們感慨不已,他們的共同心願是:攜手奮進、做大做強、造福鄉梓、服務未來……

黃河黃,拉面香。

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距卡力崗100多公裡外黃河岸邊的喇家遺址發掘出了一碗4000多年前的面條。青海先民利用耐旱作物和當時先進的制作技藝,給世人留下了遠古時代的“第一碗面”。

作家葛水平說,四千多年前,北方的先民已經掌握了較完善的技術,可以對糧食作物進行脫粒、粉碎,進而用特制的工具,做成和目前拉面一樣均勻、細長的面條。

民以食為天,這是千百年來民衆繁衍生存的一個大道理。填飽肚子才能繁衍生息,依照祖先們的囑托行事,生活才會過得有激情有滋味。這就是一碗拉面從鄉野僻壤走向繁華都市的延伸軌迹。

是的,一碗拉面,的确改變了一方地域清苦而漫長的農耕生活,演繹了一門樸素無華而又令人稱奇的生存哲學。這種充盈着黃河性格的文化傳承,給了卡力崗山民足夠的韌性,使他們在面臨各種艱難和挑戰之時,始終保有一口綿綿不絕的元氣,能反敗為勝,渡過重重難關。

麥子在古老的節氣裡拔節成熟,而拉面經濟就在卡力崗拉面匠的呵護中出類拔萃。一清、二白、三綠、四紅、五黃,是一碗西北拉面留給人們視覺上的清晰印記。不同形狀的拉面對應着不同的脾性和年齡,“大寬”粗犷生猛,“二細”穩重有力,“韭葉兒”纖薄秀麗,“毛細”溫柔細膩。真可謂“拉面好似一盤線,下到鍋裡悠悠轉,撈到碗裡菊花瓣,幾天不吃腿辮蒜。”

清亮的肉湯、鮮嫩的蘿蔔、翠綠的香菜、紅紅的辣油、金黃筋道的面條……一碗面下肚,讓人酣暢淋漓、精神倍增。也折射出卡力崗山民不畏艱險、勇闖天下的精神氣象,是大西北蒼涼渾厚背景下,古老燦爛的飲食文化凸顯出的另一種動感之美!

而今,卡力崗拉面匠給一碗拉面賦予了全新的内涵:

一清,神清氣爽,吐故納新;

二白,白手起家,敢闖天下;

三綠,綠水青山,春意盎然;

四紅,紅遍全國,走向世界;

五黃,黃河黃土,記住鄉愁……

滾滾黃河用無畏的氣勢強健了卡力崗山民的體魄,啟迪了卡力崗山民的心智。卡力崗拉面匠正在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着有滋有味的全新生活。在那手指間流動的根根拉面,就是一條條恣意延伸的河流,在一個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裡,把一路清香、滿目風情撒播在大江南北、五湖四海……

作者:張翔 稿件來源:青海日報 聲明:以上内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台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