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林輝 通訊員 穆倩倩
56歲的董學軍(化名)腦海中一直盤桓着一件心事,那就是長在自己肺上的幾個小結節。
早在2020年7月,董學軍就在體檢中發現左肺多發結節,醫生建議他三個月後複查。可忙于工作的他,直至年底才到鄭州某三甲醫院複查。
PET-CT顯示,董學軍左肺上葉亞實性結節,結合形态學檢查仍有腫瘤風險,右肺中葉微小結節,考慮良性。
醫生建議董學軍住院治療,但他堅持可以定期複查,不願住院。
2021年底,董學軍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河南省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三病區就診,張曼林主任及周曉蕾副主任醫師接診。
董學軍在河南省胸科醫院接受了HRCT 小結節分析。
在高分辨率的掃描之下,董學軍肺部的問題無處遁形——檢查發現他左肺上葉前段亞實性小結節,考慮腫瘤性病變,雙肺多發亞實性或實性小結節。
當時最适合董學軍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切除病變組織,但是他始終堅持不手術,隻複查。
再三追問下,董學軍道出心中忐忑:自己有一好友曾手術治療肺結節,但是術後出現了較嚴重的并發症。因此,他心中就留下了一個陰影,始終不敢接受手術治療。況且自己複查了半年多,感覺自己也沒啥事兒,就更不願冒險手術了。
即便張曼林詳細分析他的病情,并反複說明河南省胸科醫院在肺小結節的手術治療上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董學軍也一直沒有松口。
直至今年9月初,董學軍某日突然出現整口血痰,雖然口服止血藥後好轉,但9月20日又無明顯誘因咯血,呈鮮紅色,約120ml,這次他服藥沒有效果,被家人急匆匆送入河南省胸科醫院。
張曼林、周曉蕾再次見到董學軍,連忙為其安排相關檢查和急診治療。快速控制咯血後,二人來到董學軍病床前與他溝通治療方案。
針對董學軍的病情和不願外科手術的意願,張曼林、周曉蕾決定為他行CT引導下肺小結節微波消融術。
微波消融術通常适用于肝癌、肺癌、子宮肌瘤、胰腺癌、甲狀腺癌、乳腺癌、骨腫瘤等實體腫瘤的臨床治療。
微波消融術具有創傷小、療效明确、安全性高、患者恢複快、适應人群廣等特點。在治療不能耐受或不願手術切除的早期肺癌患者時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适合董學軍。
微波經皮穿刺熱凝法是其中之一,該方法是近年來國内有效應用于臨床治療腫瘤的一種新方法。
該技術是基于國内外成功開展微波治療各種疾病的基礎上,根據微波作用組織内生熱原理,及臨床實踐證明微波可以被腫瘤組織完全吸收并轉化成熱量,該熱量局限于加熱局部組織,易使被加熱的腫瘤組織蛋白變性,失去生物活性,壞死,達到治療的目的。
根據微波對組織的生物特性,不同的輸出功率、治療的總時間決定對靶組織作用程度的大小,即生物學焦域成為微波治療劑量的參數,也是制定微波治療計劃的核心口。
CT引導下經皮冷循環微波治療惡性腫瘤具有高效、準确、 快速、操作靈活、副作用小、安全、可重複操作的優點,并且不開刀,不輸血,治療成本低,對正常組織損傷小,病人接受程度高,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
董學軍得知自己的結節還能這樣治療,連聲說好,隻要不手術,他立刻同意了治療方案。
在短暫的治療和調養之後,周曉蕾便會同醫學影像科楊瑞主任和田興華主治醫師共同為董學軍行CT引導下肺小結節微波消融術。
首先,由醫學影像科文強副主任醫師先對董學軍肺部進行CT平掃,确定病竈位置及進針的方向及深度;随後,周曉蕾在體表定位點局麻後取一次性微波消融針逐層穿刺,CT再次掃描确保消融針到達準确位置後用導線連接消融機,選定恰當功率,算好時間,開啟消融。
一根細針,一個微小針眼,短短十幾分鐘便解決了苦惱董學軍兩年的問題。
術後複查CT,結果提示消融效果良好,董學軍也滿意地辦理了出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