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究元素宏觀性質與原子微觀結構之間的聯系,化學家按照核電荷數由小到大的順序給元素依次編号,這種編号叫作原子序數。
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在大量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科學家歸納出一條規律:元素的性質随着元素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變化,這個規律叫作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表現形式。
在元素周期表中,橫行叫做周期。每個周期的元素,電子層數相同,原子序數從左到右遞增;
第三周期元素
縱列叫做族,每個族的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電子層數由上而下遞增,化學性質相似。
第一主族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被分為金屬、非金屬和稀有氣體三大類,分布于不同區域。
元素周期表
稀有氣體元素隻有7種,在同一族,位于元素周期表最右側,化學性質穩定,不易得失電子;金屬元素較多,位于元素周期表左側,化學性質活潑,易失去電子;非金屬元素較少,位于金屬元素和稀有氣體元素之間,化學性質活潑,易得到電子。(氫元素比較特殊,位于左上角,易失去電子。)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中文名稱的造字有規律,從它們的偏旁就可以知道它們屬于哪一類元素:有“钅”字旁的是金屬元素(金和汞也是金屬),有“石”字旁的是固态非金屬元素,有“氣” 字頭的是氣态非金屬元素,有“氵”字旁的是液态非金屬元素。通常情況下金屬為固态,隻有汞是液态;
元素周期表中鐵元素的信息
通過元素周期表,我們可以了解某種元素的名稱、元素符号、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序數等信息。
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
元素周期表輪廓圖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核外電子層數依次增多,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失電子能力逐漸增強, 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所以,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核電荷數為 1 ~ 20 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雖然相同,但從左到右,核電荷數依次增多, 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因此,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随着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周期性的變化。
在元素周期表中,除稀有氣體外,左下角的元素最易失去電子,金屬性最強;右上角的元素最容易得到電子,非金屬性最強。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的遞變
我們可以在周期表中給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分區。
虛線左下方是金屬元素,虛線右上方是非金屬元素,最右一個縱列是稀有氣體元素。
由于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之間并沒有嚴格的界線,位于分界線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現出一定的金屬性,又能表現出一定的非金屬性。
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是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周期性變化的必然結果。
參考資料:
初中化學
高中化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