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陽明龍場悟道第一句話

王陽明龍場悟道第一句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8 02:48:42

中國的禅宗講究頓悟,就是你長時期思考琢磨一件事情,在很多次無功而返的時刻,腦袋好像開了個天窗,一下子恍然大悟,明白了社會、人生的哲理。這種頓悟,給人帶來的是心靈的澄澈和一掃胸間陰霾的快感!史上最有名的頓悟要算是王陽明的龍場頓悟了,因為,自那一刻起,王陽明奠定了自己心學集大成者的地位。之所以說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而不是說王陽明是心學的奠基者,主要是因為,沒有一種學說是從天而降而沒有任何痕迹和因循。王陽明是儒家的學者,他所因循的,正是先秦儒家的大師,孟子。因此,我們可以說,孟子才是心學的奠基者。

孟子的性善學說,指出人人都有善端,有良知,隻要人能夠正确地認識自己,并能将内心的善端發揚光大,那麼人人都可以成賢成聖。在孟子之後,南宋的陸九淵提出“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的理論,從此開拓了孟子之後心學的一條大道。明朝的王陽明,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反對他的格物緻知的理論,認為,人生的終極使命不是格物,而是要格心,因為萬事萬物的理,不在事物上,而是在我們的心上。所以,王陽明提出心即理的思想。這就是王陽明的心學理論。

我們可以看一首王陽明寫給弟子的詩,這首詩中,王陽明告訴弟子們,我們苦苦尋找的東西,其實離我們最近,因為他就在我們的心中。原來我們都是騎驢找驢的人。

《詠良知四首示諸生》: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颠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每個人都有心,心就是我們前行的方向。這個心就是良知。而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盤針那樣給我們指示方向。所以,找尋人生的方向和價值,就要找尋自己的良知,而這個良知就在自己的内心。所謂善惡之間,存乎一心!

這個時候,王陽明頓悟到一個道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原來人生的真善美假醜惡,隻是一種表面的現象,而真正的終極價值和規律,恰恰就在我們自己的心中。隻有我們真正沉入到自己的内心,發現内心的價值,傾聽内心的聲音,按照内心的指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人生的目标才能實現。

當然,王陽明的心學理論是一種美好的假設,這種假設來自于孟子的性善論。人性是善的,但人性容易被蒙蔽,隻有撥開雲霧見青天,隻有真正發現人的價值,才能走上成聖之路。王陽明的這種頓悟,恰恰是發現了自己内心的價值,這也讓他走上了儒家聖人的道路。

在龍場悟道之後,王陽明寫了一篇文章,告訴自己的弟子,做人和心學之要,這可以說是龍場頓悟的主要内容。在文中,王陽明告訴弟子的四種做人之要。

王陽明龍場悟道第一句話(史上最強的一次頓悟)1

第一是立志:人生首要的任務是立志,因為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王陽明說,就算是那些工匠,其技能的練成也要以立志為根本,更别說更大的事業。

為什麼立志如此重要?王陽明舉例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那麼就好像船沒有舵木、馬沒有銜環,于是隻能随波逐流,人生就會一盤散沙。用現在的話說,志向就如同定盤星、指南針,關系着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其實這個思想和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以及曾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值得注意的是,王陽明秉承了孟子的人皆可以為堯舜的思想,首先說明,隻要你立志成為堯舜,你就有成為堯舜的可能。他說,立志成為聖人,就會成為聖人;立志成為賢人,就會成為賢人。推而廣之,不論你想做什麼、做成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得到什麼東西,立志都是第一步、大基礎和真關鍵。從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上來說,立志其實也就是一個知的過程。

第二是勤學:聰明也許不需要勤學,但是智慧和大成就必須從勤學苦練中來!從知行合一思想的角度來說,知伴随的是行,而行是人的社會實踐的行為,這個行為伴随人的一生,就是學。王陽明說:

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于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從吾遊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确謙抑為上。

王陽明說,立志成為君子之後,就要勤于學習,因為就像諸葛亮《誡子書》中所說的: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如果你立了志卻做不到勤學,王陽明認為那隻說明一個問題——你的志向根本就不堅定。要立志,還要志向堅定,這才是王陽明所強調的立志的完整内涵。

第三是改過: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這也是儒家學說中的重要觀點,就是人時時刻刻需要砥砺警醒及,需要自省的人生精神。孔子就說過,人是不可能不犯錯誤的,重要的是要能勇敢地改正錯誤,并且能像顔回那樣,不貳過,不犯同樣的錯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經過反思的人生,不是一個深刻的完整的人生。王陽明同樣強調了自省和改過的重要性。

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故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王陽明說,就算是聖人,也是不免要犯錯誤的。聖人與常人之别,其實不在犯不犯錯誤上,而在于能不能及時、不斷地改正錯誤。所以,人“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王陽明龍場悟道第一句話(史上最強的一次頓悟)2

第四是責善: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中國文化特别重視朋友之道,把朋友之道作為中國人的五倫之一。儒家的朋友之道,其實鮮明地體現了儒家靈活、中庸的思想。

"責善,朋友之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愛,緻其婉曲,使彼聞之而可從,繹之而可改,有所感而無所怒,乃為善耳。

對于與朋友相處,王陽明隻強調了一點——要“忠告而善道之”。即對于朋友的過失,要做到盡力地勸告和開導,但要注意說話的方式。隻有這樣,才能盡到自己對朋友忠誠愛護的心意。怎樣才是好的說話方式?王陽明說,就是在勸告和開導朋友時,要做到态度盡可能地婉轉曲折,因為隻有這樣朋友才更容易接受、進而反思,于是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進而改正,對自己則就隻有感激而沒有惱怒。這完全是從孔子的儒家思想生發而來。孔子就說過,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之!意思是說,你交朋友,你對他一片冰心在玉壺,你關心他愛護他,他有錯誤你第一時間指出來,你覺得是為了朋友的進步,是好的,但是别人聽到你一天到晚地指責他批評他,讓他下不來台,朋友就會以為你看不起他,這樣就做不成朋友了。所以,朋友之道,既要給他指出大道,又要給點面子。如此,才能實實在在地有益于别人,有益于增進彼此的感情。這是修養的體現,也是說話的智慧。

這就是王陽明龍場悟道的主要内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