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羌塘糌粑

羌塘糌粑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3 04:45:11

羌塘糌粑(囊謙黑青稞④糌粑)1

囊謙縣白紮鄉黑青稞

青海在線網(文/肖生珍)遠處的山峰白雪皚皚,冬季的蕭瑟與寂寥在草原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東周巴丁是囊謙縣白紮鄉的一位創業青年,早晨起床後,他帶着女兒一起吃早飯,桌上是他自己生産制作的黑青稞糌粑,曲拉、酥油茶等配料放在一邊。

“藏族人的一天是從拌糌粑開始的。”吃糌粑,是藏族人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飲食習慣。青稞在藏語中統稱為“乃”。據考古資料表明,青稞栽培曆史起源于3500—4000年前,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青稞中含有的硫胺素、核黃素等稀有成分對人體的健康非常有益。

東周巴丁做黑青稞産業已經有四五年時間了,從起初的小作坊成為現在的公司,他一步一步向前推進,在家鄉發展着具有當地特色的農産品加工産業。

2017年,他開始做黑青稞糌粑,“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是刻在每個藏族人記憶中的東西。”東周巴丁說,也是從那時候起,他将村民們閑置的土地進行整合租用種植黑青稞,自己緻富的同時帶動同村的村民共同緻富,讓閑置的土地活起來,用起來。

成熟的黑青稞經過收割、晾曬、翻炒、研磨幾道工序後就成了日常餐桌上食用的黑青稞糌粑。糌粑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拌糌粑是最常見的一種方法,先在碗裡倒入适量的茶,再放入酥油、糌粑、曲拉等,大拇指扣住碗的邊緣,其餘四指攪、搓、壓、捏,不停轉動,最後拌成香甜可口的糌粑團,也可以和酸奶、人參果等拌着吃。

東周巴丁說,我最喜歡傳統的吃法,每天早晨起來拌糌粑,吃完一整天都精力充沛。

羌塘糌粑(囊謙黑青稞④糌粑)2

東周巴丁和女兒吃糌粑

在他家院子的角落,是加工糌粑的廠房,炒鍋、石磨等工具一應俱全,“今年大概出售了24000斤左右,比去年好一點。”他介紹道。得益于優質的囊謙青稞和傳統的加工手藝,所制作的糌粑銷售于四川、西藏等地,為這些地區的消費者提供味美價優的青稞産品。

在2021年第22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東周巴丁所帶的産品黑青稞糌粑被搶購一空,他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向前來咨詢的消費者們介紹着自己的産品,打開袋子讓他們親眼觀看,消費者對于能夠在“青洽會”上購買到正宗的囊謙黑青稞糌粑感到很開心,還有人将糌粑寄給外地的朋友。

“我們在州上開了店,我經常工廠、店裡兩頭跑。”他一邊帶我們參觀工廠,一邊介紹道。每到青稞豐收時,為當地解決了大量勞動力,六七十個人一起行動,忙得熱火朝天。

“囊謙縣委縣政府、相關部門為我們提供了不少的幫助和支持,我還到西甯、寶雞等地參加了培訓,提高了生産技術。”東周巴丁說。

羌塘糌粑(囊謙黑青稞④糌粑)3

囊謙俗稱“玉樹的小江南”,因氣候、土壤特殊而特産黑青稞,在曆史上黑青稞為千戶、百戶家的專供食品,将其加工成糌粑後口感好、營養高。近年來,囊謙縣為提高農産品質量,增質保量地将農牧産品推向市場,先後舉辦了有機青稞、有機燕麥草栽培技術,青稞、燕麥病蟲害綠色防治技術、高原牦牛有機認證技術等技術培訓班6期,培訓600人次,通過實實在在的技能培訓,提高農牧民的種植和養殖技術,将更多優質的農産品推向市場。

據囊謙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該縣作為玉樹黑青稞的主要種植地,近年來當地村民通過發展千畝優質有機黑青稞種植産業計劃,按照“村為基礎、整鄉推進、片區打造,統一規劃、産業發展”的扶貧方針,将閑置土地流轉,碎片土地整合,全力打造“黑青稞種植示範基地”。通過黑青稞種植助力玉樹特色産業發展,打造出了當地農牧民新的增收亮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