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11時58分
吉林松原也發生了4.5級地震
在長春的小編都感受到了晃動
心裡不禁有一個問題:
那我們長春是否在地震帶上
以後會不會發生地震?
在長春有這樣一種說法:
長春地處松嫩丘陵,地下結構相對穩定,發生地震的幾率微乎其微,曆史上長春周邊的地區有過一些5級一下的地震,長春本身沒有發生過高震級破壞性地震。
那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長春市地震局負責人表示,“從地震角度看,地球上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
具體到長春市的地質結構來看,實際上存在兩條斷裂帶,其中一條位于長春市區西部的綠園區,稱為東緣斷裂帶,另一條則位于長春市的雙陽區,稱為伊通—舒蘭斷裂帶。
不過本質上這兩條斷裂帶都是我國著名的郯廬斷裂帶的一部分,隻是在吉林省出現了分叉。而這條斷裂帶長度超過了2000公裡,從曆史來看,我國不少大地震都發生在這條斷裂帶上,比如海城大地震。”
因此我們不能認為長春市在地震上就是絕對安全的,不過斷裂帶和地震易發區并不完全重合,所以也不能因為這條斷裂帶經過長春地區就認為長春一定會發生大地震。
不管是杞人憂天也好
還是未雨綢缪也罷,在面對大自然災難時
人類總是渺小的
所以還是防患于未然比較好
咱們長春現有應急避難場所91個
47處應急避難場所挂牌
有南湖公園、文化廣場、錦江廣場
三個超大型地震應急避難所
共可容納80萬人
☝
有長春市城區應急避難場所分布示意圖
下面咱們就挑幾個比較大型的
應急避難場所來說說吧~
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前身是地質宮廣場,曆史上地質宮廣場曾是僞滿州國的國都廣場,始建于1933年,是長春市最大的城市休閑廣場。它坐落于市區中心,總面積20.5公頃。文化廣場正中央的空地,正是突發地震時最好的避難場所。
位置:朝陽區西民主大街與西中華路交彙
可容納人數:8萬人
長春林園
林園位于長春市的西部,始建于日僞時期。林園經過八十餘年風風雨雨,至今還保持着原始自然林狀态,該園是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心保存較好的原始森林公園。
位置:綠園區青龍路1号
可容納人數:5萬人
長春公園
長春公園前身為長春市第二育苗場,經過嚴格的規劃設計,至2014年長春公園已經成為了市民健身、娛樂、休息的重點場所。園内空間面積大,是很好的緊急避難場所。
位置:綠園區青龍路1号
可容納人數:12萬人
錦江廣場
錦江廣場位于長春綠園區,許多市民會來廣場散步,跳舞,是一個放松休閑的好去處。因面積較大,如果突發地震,綠園的市民可以到這兒避難。
位置:綠園區和平大街2650号
可容納人數:15萬人
南湖公園
南湖公園位于長春市區内,總面積222萬多平方米,為全國性的市内公園。始建于1933年,僞滿時期稱為黃龍皇家公園。南湖公園的占地面積大,作為緊急避難場所,有着空間和交通兩大優勢。
位置:朝陽區工農大路2517号
可容納人數:10萬人
雕塑公園
雕塑公園是一個融彙當代雕塑藝術、展示世界雕塑藝術流派的主題公園,建于2000年,2017年正式成為國家5A級景區。園内的空地面積非常大,非常适合突發事件的避難。
位置:人民大街9518号
可容納人數:2萬人
農博園
長春農博園位于長春淨月經濟開發區,地理位置、生态環境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達。但是對于避難來說,位置稍微有點遠,但貴在空間面積較大,容人量大。
位置:博會路與飛虹路交叉口西150米
可容納人數:10萬人
南嶺體育場
南嶺體育場是長春市市内最大的露天體育場,主要用于足球項目。長春南嶺體育場能容納4萬人。曾是甲A勁旅吉林敖東(現延邊富德)隊和2007年中超冠軍長春亞泰隊主場。體育場的綠蔭草地是緊急避難的最佳場所。
位置:南關區自由大路與亞泰大街交彙處
可容納人數:2萬人
勞動公園
勞動公園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積12.5公頃,具有典型的中國北方古典建築風格。公園雖然不大,但是能容納的人群數量卻不小,如遇地震,記得來這裡避難。
位置:長春市二道區雙陽路1318号
可容納人數:5.3萬人
兒童公園
兒童公園在人民大街東側,與長春市體育館相對,占地面積17.69公頃。家住南關的小夥伴們遇到緊急情況可以來這裡避難。
位置:南關區人民大街3088号
可容納人數:2.4萬人
除了這幾個較大的緊急避難場所
長春的避難場所還有這些
☟
朝陽區建立8處:分别是南湖公園避難場所、文化廣場避難場所、龍子心希望中學避難場所、朝陽公園避難場所、北安小學避難場所、朝陽學校避難場所、富錦小學校避難場所、安達小學避難場所。
南關區建立8處:分别是南嶺體育場避難場所、雕塑公園避難場所、兒童公園避難場所、103中學避難場所、103中學分校避難場所、南嶺小學避難場所、富裕小學避難場所、紅旗小學避難場所。
二道區建立3處:分别是勞動公園避難場所、萬通社區避難場所、亞泰社區避難場所。
寬城區建立2處:分别是區政府廣場避難場所、長山社區避難場所。
綠園區建立8處:分别是錦江廣場避難場所、長春公園避難場所、長春園林避難場所、八十七中學避難場所、天嘉公園避難場所、楊家公園避難場所、西客站廣場避難場所。
經濟技術産業開發區建立4處:分别是東方廣場小學避難場所、花園小學避難場所、中山小學避難場所、經開體育場避難場所。
淨月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建立6處:分别是吉林省建工學院避難場所、二十四中學避難場所、55中學避難場所、玉潭小學避難場所、74中學避難場所、農博園避難場所。
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建立2處:分别是觀瀾湖公園避難場所、興華學校避難場所。
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3處:分别是國際汽車公園避難場所、一汽體育場避難場所、岱山公園避難場所。
蓮花山生态旅遊度假區建立3處:分别是泉眼鎮85中學避難場所、勸農山鎮中心學校避難場所、四家鄉105中學避難場所。
其它避難場所充分利用現有廣場、公園、體育場館、學校等公共設施,有效保證了周圍市民的緊急轉移安置需要。
小編發現這些地方的風景都很美,不是避難也可以去愉悅心情,閑來無事就去逛逛吧~~
編輯 | 魏 萊
監制 | 趙原笛
總監制 |方麗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