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保險理賠周期是多少天

保險理賠周期是多少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1 13:13:01

昨天我被朋友問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如果等待期出險該怎麼辦?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一分錢也拿不到了,但其實凡事并沒有那麼絕對。

01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先弄明白等待期的含義和保險公司設置它的目的。

所謂等待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内,發生理賠事件,保險公司是不賠的。

而對于保險公司而言,等待期的設立就是為了防範帶病投保的情況出現。

因為很多小地方的醫院并沒有那麼正規,存在不少借用他人醫保卡就診的狀況。而一些私立醫院或者私人診所,更加不需要核實個人信息,幾乎給錢就能看病。

在這樣的狀況下,就存在着一個不小的套利空間,比如,我可以偷偷地去這些不需要核查真實身份的醫療機構就診檢查,一旦發現問題,馬上買保險,然後再去找保險公司理賠。

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保險公司會按照通識的醫學原理,設置等待期,在投保後的一段時間内,發生風險也不予理賠。

保險理賠周期是多少天(保險理賠那點事)1

當然等待期也有長有短,等待期時間越短,騙保成功的概率就越大,而把等待期設置太長,往往會把真的符合條件的顧客擋在門外。因為從理論上來說,也存在着今天投保,明天就倒黴住院的可能。

一般來說,醫療險等待期是30天,壽險和重疾險90-180天,等待期都會在保險條款合同中寫明,不同産品可能會不一樣。

而對于等待期出險這件事,打個比方來說,就是買了百萬醫療險,在30天内因為肺炎去住院的,或者買了重疾險,在90天内确診肺癌的。

但是也有另一種情況,就是意外保障。意外保障是沒等待期的,當然有些意外險保單,會在投保後的第4天才生效。

不僅是意外險,醫療險中的住院保障,既包括疾病,也包括意外,等待期是針對疾病的,意外事故是沒法操控的。也就是說,今天投保,明天因為車禍住院,醫療險也是可以賠的。

02

所以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如果等待期出險該怎麼辦?因為保險出險的情況千變萬化,複雜得很,不同的出險情況,問題的答案也不一樣。我們可以先分别從重疾險和醫療險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

1. 重疾險

重疾險的理賠标準,分為輕症和重症。如果等待期查出毛病,還是要看具體的保單條款。

以甲狀腺結節為例,如果在等待期内,體檢查出甲狀腺結節,等待期後惡化為甲狀腺癌。不同的保單内容會有不同的處理結果,可能賠也可能不賠,這就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了。

但如果在等待期内直接确診為甲狀腺癌,保險公司可以直接根據合同退費解約。也就是說,保險公司會把所交的所有保費全額退還,然後合同終止。原本這個病的嚴重程度如果發生在等待期後是可以直接獲得理賠金的,所以其實盡早投保還是可以規避點一些風險的。

當然很多人會誤以為重疾隻會由疾病導緻,這顯然是不對的,重症裡面就有很多病種,完全可以由意外事故導緻,比如,嚴重III度燒傷,嚴重腦損傷,深度昏迷等。像這種因為意外導緻的重疾,是沒有等待期的,也就是說今天投保,明天出事,依然可以獲賠。

同理,壽險保單的處理也是相似的,在等待期内因為意外身故,可獲賠保額;但如果是因為疾病身故,隻能退費解約。

保險理賠周期是多少天(保險理賠那點事)2

2. 醫療險

如果在等待期内住院的,保險公司也不會賠,甚至有的公司還會做除外處理。

有的産品在等待期内住院的,還會視同投保前的既往症。

也就是說,如果在30天内因為肺炎住院,是拿不到理賠金的,而且如果在以後的保障期内再次因為肺部問題需要住院,所産生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也是不會賠的。

當然有些人會抱有一些僥幸心理,比如,雖然在等待期内住院或者确診了重症,但是會等到等待期後再去申請理賠。其實這樣做并不會有什麼不同,保險公司是以理賠材料上醫院記載的時刻為準,事後人為拖延報案是沒用的。

根據保險法規定,被保人在發生風險以後,本人或者家屬是有義務及時報案告知保險公司的,如果因為自身原因導緻保險公司無法查明原因的,保險公司是可以拒賠的。所以,千萬别抱有這種僥幸心理。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對等待期出險的問題也都有了答案。其實等待期出險這個事,排除人為騙保的因素,是一個非常小的小概率事件,當然再小概率的事件,隻要發生了,也會有大問題。要想盡量降低等待期所帶來的風險,盡早投保是有很大好處的。盡早投保不僅可以更輕松的通過核保,享受更實惠的保費,最主要的就是早一天投保就早一天過等待期,這份保單才早一天真正生效。

當然,關于等待期的問題也要看具體的保險條款,不同的保險條款對于不同的出險狀況會有很多不同的處理。

今天關于等待期的話題,我們就先講到這裡,如果有其他的保險疑問,歡迎私信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