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麼?哪些食品添加劑是可以食用,哪些是不能食用甚至是有毒的呢?
由于生活習慣的不同,各國對食品添加劑的規定不盡相同,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定義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形、營養價值,以及為儲存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物質或天然物質,為增強營養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天然營養素也屬于食品添加劑的範圍。
食品添加劑一般不能單獨作為食品食用,且使用量很少并且有嚴格的控制。食品添加劑的主要功能有五個方面:一是提高食品質量,滿足人們對食品的風味、色澤、口感的需求;二是增加食品的品種和方便性,可開發食品新資源;三是有利于食品加工,使食品加工工藝更合理、更衛生、更便捷;四是有利于滿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增強食品的個性特征;五是有利于原材料的綜合應用。
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健康有害嗎?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對豐富食品生産和促進人體健康都有好處。但也必須看到,食品添加劑畢竟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如使用不當,或添加劑本身混入一些有害成分,就可能對人體健康帶來一定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緻癌問題。如某些人工甜味劑、色素等經動物試驗證實有緻癌作用。如奶油黃色素可誘發大鼠肝癌,甜味劑甘精和苯脲也能引起動物腫瘤。近年來還發現發色劑亞硝酸鈉與肉、魚等食品中的胺類發生反應,形成有強緻癌作用的亞硝基化合物。2、急、慢性中毒問題。由于制造添加劑時所用原料不純而污染一些有毒化合物,引起人們的急慢性中毒。如日本的森永奶粉事件就是使用了含過高的添加劑,使奶粉中含砷過高引起1萬多名嬰兒中毒。作為抗氧化劑的丁基羟基茴香醚可在體内蓄積,對機體可能造成的潛在性危害值得注意。 為了降低成本,增加賣相,不良商家把工業原料當成食品添加劑使用,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誤導和欺騙消費者。下面為大家列出幾種易含添加劑的食物,提醒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擦亮雙眼。
激素豆芽
不法商販為了加快豆芽生長,常使用植物激素浸泡黃豆,這種豆芽一般又白又長且無根,有時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氨水味。食用這樣的豆芽以後,容易引起惡心、嘔吐、腹痛,長期食用對人體健康有害。毒豆芽的打開方式:一看根,一般來說豆芽有多長,根須就會有多長,激素催生的豆芽,基本沒有根須或根須非常短。
二看葉,正常黃豆芽頂部的黃豆瓣是分開的,問題豆芽則是緊緊包在一起。
三看形狀,問題豆芽往往又粗又短,容易折斷。
四看色,問題豆芽會顔色過白,而正常豆芽則是青白或奶白色。
催熟水果
一些唯利是圖的商販和果農常使用催熟劑(乙烯利)稀釋後,将沒有成熟的青葡萄放入稀釋液中浸濕,過一兩天青葡萄就變成“熟透”了的紫葡萄。此外,各地還先後發現過草莓、蘋果、香蕉等。
打了催熟劑的水果可以吃,但是水果在食用前要浸泡清洗,由于很多農藥不溶于水,簡單浸泡還不能解決農殘,食用之前盡可能要削皮。此外,市民還應選購與時令相符、沒有經過保鮮處理的水果。
香蕉的辨識方法: 自然成熟的香蕉軟硬适中,而且在口中香甜可口。但是被催熟的香蕉吃在口中硬硬的,特别是香蕉心,并且吃起來沒有任何味道。
西瓜的辨識方法: 自然成熟的西瓜瓜瓤全部是紅色的,顔色均一。而被催熟的西瓜有些部位是紅色,有些部位呈現出粉色,顔色不均一,特别是在西瓜籽附近往往呈現出白色的瓜瓤。
葡萄的辨識方法: 如果一串葡萄裡,顆粒顔色深淺不一,能區分熟的和不熟的,說明這串葡萄沒有經過催熟。但是如果一串葡萄裡,每一顆都是熟的,顔色很深且亮晶晶的,就很可能是催熟的。催熟的葡萄不甜,自然熟的葡萄口感較為甜滑,新鮮的自然熟葡萄外面還有一層很薄的白粉,一擦就掉。
市場上濫用面粉增白劑的現象比較普遍,所謂的面粉增白劑主要是指過氧化苯甲酰和過氧化鈣,這些添加劑除了能起到增白作用外,并不能改善小麥粉的質量。
鹵肉
亞硝酸鹽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是允許用于食品中的,主要起護色、發色、爛肉和防腐作用,商家在鹵肉或熏醬肉類的時候都會多少加一些,這樣肉制品比較好熟易爛乎。
但因為其對人體有一定危害,國家對其添加有嚴格的限量。一些企業在實際生産中會過量添加亞硝酸鹽,如果添加不均勻,會導緻人中毒甚至緻命。正常的肉制品在煮熟後會呈現灰暗色,一些過量添加亞硝酸鹽的肉制品,在煮熟後仍發紅。
糖精鈉湯圓
糖精鈉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甜味劑,多用于甜味食品中,國家對于糖精鈉的添加也是嚴格限量的。但不法企業為改變食品口味,在使用糖精鈉時常常超标或超範圍,甚至在一些主食類速凍食品中(如湯圓、饅頭、甜糯玉米)違法添加,對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通過日常鑒别難以進行有效區分,如果發現食品中的甜味異常,應該停止食用。
膨化餅幹
一些企業在生産餅幹時常會選擇泡大粉或膨松劑,以達到口感松脆、體積膨大的效果,但如果超量添加,則對人體健康有害。目前,我國允許使用的膨松劑有碳酸氫鈉、碳酸氫铵、磷酸氫鈣、硫酸鋁鉀(鉀明礬)、碳酸鉀、沉澱碳酸鈣、複合疏松劑等。這些添加劑中含有的鋁可引發老年癡呆等疾病。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減少一些膨松劑在食品生産中的應用,消費者選購餅幹時應查看配料表,選擇那些工藝相對簡單、含添加劑少的食品。
硫磺銀耳
商家為增加食品賣相,讓其看上去好看,常會使用硫磺來熏制銀耳,這樣加工出來的銀耳雖然看上去“白”了,但硫磺的殘留量會很大,屬于超範圍使用二氧化硫。過量食用這樣的硫磺銀耳,會使人産生嘔吐、腹瀉、惡心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危害人的肝髒、腎髒。選擇銀耳時,不要盲目認為顔色越白越好,如果聞起來有一股怪味,盡量不要選購。另外,在食用前要用溫開水充分浸泡。
泡雞爪
一些經營戶使用雙氧水加工雞爪,這樣的雞爪看上去又白又嫩,保質期也很長,但卻給消費者的健康帶來危害。用雙氧水等漂白過的雞爪與正常雞爪相比,顔色往往顯得過白,而且雞爪的體積也很肥大,有時候還有一股奇怪的味道。
罐頭
按照有關規定,色素是允許用于食品中的,但在一些純天然的食品中不允許加。一些小企業為降低成本,收購質量較次的水果後做成罐頭,并在裡面超範圍使用色素增加賣相,對人體尤其是兒童帶來了健康隐患。有研究标明,攝入人造色素會加劇孩子的多動症症狀。一般而言,直接食用水果比吃罐頭要好一些,這樣避免了很多加工程序帶來的問題。非要選擇罐頭時,要避免選購那些色澤過于鮮豔、保質期過長的産品。
火鍋底料
火鍋鍋底常常會有多種食品添加劑或非食用物質。一些小火鍋店為了讓鍋底色澤看上去很漂亮,會在辣鍋中濫用胭脂紅,并美其名曰“紅油”,有的商家還會在鍋底添加石蠟來代替牛油。
有的人吃火鍋後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這很有可能是吃進石蠟後導緻腸胃蠕動。吃火鍋時,火鍋的底料至關重要,消費者要選擇那些信譽度好、比較正規的火鍋店去消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