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伊拉克最後判決

伊拉克最後判決

娛樂 更新时间:2024-06-12 20:23:03

伊拉克最後判決?衆所周知,特朗普執政時期是美國是全員開火狀态,不管是盟友還是美國認為的敵人,都沒有逃開美國的槍口如今,拜登已執政滿100天,這100天裡,特朗普所提出的諸多政策都被一一駁回,盟友關系也在逐步修複,那麼......非盟友呢?,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伊拉克最後判決?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伊拉克最後判決(伊拉克外交家阿齊茲)1

伊拉克最後判決

衆所周知,特朗普執政時期是美國是全員開火狀态,不管是盟友還是美國認為的敵人,都沒有逃開美國的槍口。如今,拜登已執政滿100天,這100天裡,特朗普所提出的諸多政策都被一一駁回,盟友關系也在逐步修複,那麼......非盟友呢?

四月七日,拜登政府首次與伊拉克進行會談,在會談之前,伊拉克空軍基地遭到了兩枚火箭彈襲擊。一時間衆說紛纭,問題的矛頭無疑會指向美國,因為伊拉克與美國,曆來便不是朋友。在美國與伊拉克的對決中,我們還要提到一個人,阿齊茲,一個驚才豔絕卻最終擔負争議而隕落的外交家。

薩達姆,一個不合格的合格總統

在說到阿齊茲之前,要說一說阿齊茲所效忠的對象——總統薩達姆。伊拉克是什麼樣的國家?也許在我們的記憶中,能跟伊拉克挂鈎的詞就是“炮火連天”,說起難民,就能聯想到伊拉克。

實際上,作為中東這一石油豐盛地區的一員,伊拉克人民的生活可能跟我們想象中的稍有偏差。而這一切都要從一個人說起——薩達姆總統。伊拉克政權不穩,奪權者時而有之。薩達姆便是奪權者的一員。

1979年,貝克爾逝世,薩達姆上位。一時間,薩達姆不僅手握軍隊大權,還掌握了政治實權,此後将近三十年的時間裡,開啟了一段屬于薩達姆的王朝。

世人對薩達姆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的人說,薩達姆時期,伊拉克一度走向巅峰。事實也确實如此,在薩達姆的帶領下,伊拉克大搞石油經濟,使得伊拉克得以從貧窮走向繁榮,對于百姓來說,安居樂業便是最大的幸福,從這一點來說,薩達姆至少是一位合格的總統了。

隻是,他的目标不止于此。野心,有時候是前進的動力,但有時候又是滅亡的加速器。薩達姆不僅僅想要讓本國人民過上好日子,更想擴張。所以他發動了兩伊戰争和海灣戰争。

衆所周知,戰争之下,犧牲的必然是安甯的生活,這兩場戰争,讓伊拉克又回到了起點。也正因如此,百姓對這位帶着他們過了幾年好日子的總統又生出了怨氣,這也是最後薩達姆落得被絞死結局的一個重要因素。

遊走各國的“喉舌”,忠于職守

薩達姆發起了兩伊戰争之後,從1980到1988年間,一位外交家一直在蘇聯與美國之間往返,為伊拉克争取支持。甚至,在海灣戰争時,還以“薩達姆發言人”的身份多次亮相。這個人就是阿齊茲。

阿齊茲作為薩達姆的“喉舌”,多次替他發言,甚至在美國國務卿勸其将勸說信交給總統的時候,阿齊茲還拒絕了,理由是國務卿在信中的言語帶有“羞辱”的成分。除此之外,伊拉克在國際社會上的每一次出場,都會有阿齊茲的身影。從這一方面來看,說他是薩達姆的心腹似乎也并無不妥。

阿齊茲忠于他的總統。打仗需要武器,但武器總有用完的時候,尤其是伊拉克這種根基不算穩當的國家。剛剛發動了兩伊戰争,伊拉克便要面臨着武器短缺的問題,這時候便要向其他國家求助,帶着這樣一種責任與使命,阿齊茲在各國遊走,為伊拉克争取物質與政治上的支持。

比如阿齊茲便說動了蘇聯向伊拉克出售武器,在戰争後期,也正是有了這些武器,才能讓伊拉克扭轉局面。誰又能說,沒有阿齊茲的存在,伊拉克在這場戰争中到底會結局如何?

阿齊茲的态度便代表了薩達姆的态度,但阿齊茲并不是大肆鼓吹戰争的人。海灣戰争爆發前,阿齊茲還與貝克進行了交涉,在長達八小時的談判失敗後,兩國交戰。伊拉克戰争爆發之前,遊走歐洲,在各國之間斡旋,尋求支持,以求避免戰争。隻是最終這些努力都失敗了。

阿齊茲也完成了他的使命。阿齊茲贊成這些戰争嗎?也不見得。在他眼裡,這些戰争其實并不符合國家利益,而我們所能看到的事實,也是伊拉克作為主動發起戰争的一方,即使失敗也是咎由自取,但阿齊茲作為外長,捍衛國家權利是他的職責。

所以他要遊說各國,告訴大家,伊拉克是站在正義的一方,從這一點來說,阿齊茲是忠于職守的。

向美國自首,被通緝的“叛徒”

阿齊茲為薩達姆做了那麼多,照理來說,他應該也算是薩達姆麾下的一員大将。在學生時期便于薩達姆相識,又為薩達姆所用,為之發聲。可惜,事實卻又不是如此。

哪怕阿齊茲一直在為伊拉克外交事業而努力,卻沒有進入政權的中心。伊拉克對基督徒并不友好,而阿齊茲恰好就是基督徒,光從這一點來說,阿齊茲便不符合薩達姆政權核心這一要求。

因為基督徒的身份,雖然身居高位,實際在在各大會議中并無多少發言權,甚至于,阿齊茲還将原本基督徒意味較強的名字改了。

伊拉克戰争爆發。就在第二次伊拉克戰争再一次打起來的時候,美國進入伊拉克的第一件事,就是發布通緝令——抓捕阿齊茲。為什麼呢?也是因為阿齊茲與薩達姆關系“密切”。

美軍侵入伊拉克,薩達姆政府人物倉皇逃跑,早已卸下外長擔子的阿齊茲也受到了牽連。是什麼讓阿齊茲選擇向美國自首呢?是家人。一方面,在第二次發動戰争的時候,阿齊茲事實上持反對态度,為了防止阿齊茲變節,政府便扣押了其家屬。

可以說這是踩到了阿齊茲的底線,讓阿齊茲對伊拉克大失所望。與此同時,美國方面态度又比較積極,想要拉攏阿齊茲。而如今,城已破,在這場戰争中,伊拉克成了輸家,阿齊茲又高居通緝令榜單上,此時他的家人已經落入了美國的手中,為了家人,阿齊茲選擇了自首。

雖然阿齊茲并不是薩達姆政權核心要員,但阿齊茲所知道的信息,也絕非一個普通官員能比的。所以阿齊茲的投降,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事情,更是牽扯到了整個伊拉克,如果不是因為阿齊茲供出薩達姆的藏身地點,或許薩達姆也不會那麼早就被美國俘獲,不管結局如何,阿齊茲還是那一個忠臣。

隻是,經曆了這件事後,他再也不是那個忠于職守的外交官,而是挂上了叛徒的稱号。

凄慘晚年,隻落得等死結局

那麼向美國投降的阿齊茲後來的結局如何呢?按照正常路線走,阿齊茲這個本來就在美國拉攏行列的要員,在投降之後應該至少能夠得到美軍的善待。隻是我們都忽略了,美國還是美國,還是那個利己主義者,有價值者才能得到優待。

對于此時的美國來說,伊拉克已經被攻破,阿齊茲交代了總統藏身地,便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所以,哪怕阿齊茲向美國自首,美軍還是把阿齊茲關了起來。後來,美國在伊拉克建立起了新的政權,阿齊茲便被交給了新政權。

作為獨裁集團的一員,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哪怕阿齊茲自己并沒有認同過薩達姆進行戰争的行徑,他為薩達姆奔走也是事實,這幾場戰争也确實有他的一份,所以新的伊拉克政府也沒有給阿齊茲優待,而是給他安了一個合理罪名,判他入獄。

在獄中的阿齊茲,沒有了理想,沒有了抱負,此時的他再也不是一個外交官,而是階下囚。走到這一份上,人生似乎便走到了終點。挂上了“叛徒”的名号,阿齊茲的家人甚至都不允許探視,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阿齊茲一個人守着四面高牆,等待死亡的到來。

或許會有人說,這是阿齊茲罪有應得,因為他是薩達姆的叛徒,也是伊拉克的叛徒。從将前任政黨的信息告知美國這一點來說,阿齊茲确實是背叛了薩達姆。可是,這不是抹殺他曾經所做努力的理由,為了避免戰争,他也曾努力過,阿齊茲對國際局勢一直保持很清醒的認知。

雖然行動上是支持薩達姆的,但在阿齊茲并不贊成薩達姆的決定。隻是,當下的掌權人是總統而非外交官,所以他也隻能遵照命令行事。由此可見,“一個人說了算”對國家來說,極其不利。一個人作出的決定,一旦稍有偏頗,付出代價的便是整個國家。

但阿齊茲對伊拉克這個國家來說,必然是忠誠的。戰争未發生前,阿齊茲便在為避免這一切發生而努力,戰争發生了,阿齊茲也要為伊拉克争取支持,讓自己的國家不至于因為不受支持而最終落敗。

最後伊拉克失敗了,無論阿齊茲有沒有投降,結局已定。而阿齊茲投降,是為了保全家人,保不住國家,便要保全家人,從這一點來說,阿齊茲的選擇似乎也無可非議。

因果循環,如果阿齊茲所效忠的政黨是一個清廉、政策正确的政黨,阿齊茲又何須因為不受喜愛而隐退,又何須在隐退之後還要為了家人而背上千古罵名。隻是,若說阿齊茲是伊拉克的叛徒,便是對他的偏見了。因為他背叛的,不是國家,而是一個失德的領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