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暇喜翻雜籍,偶發兩則内容各異性質相同之材料,不由使我感慨系之。
一則是“磨冰取火”,看似“天方夜譚”之類滑稽,然确系不容辯駁之事實:南極乃冰的世界。一次,某國探險隊來此考察,不慎丢失唯一的火種。面對饑寒交迫的窘境,他們沒有坐以待斃,于是大家都來想法弄火。凸透鏡可以聚光生火,可惜沒有這個“玩藝”。一個隊員茅塞頓開,幡然醒悟,取一塊堅冰,磨成與凸透鏡相仿的樣子試驗,結果陽光照射了一會兒,引火物居然着火了!他們終于得救了。
一則是“閃光嘗試”,說的是法國科學家布豐使“閃光的傳說”變為“閃光的現實”的趣事。古希臘有個曆史傳說:阿基米德的家鄉叙拉古受到羅馬艦船的侵略。在保衛城堡的戰鬥中武器都用光了;危急關頭,阿基米德命令全城婦女每人各執一面鏡子,使陽光集中反射到羅馬艦船的船帆上。結果一艘艘艦船着火了,羅馬海軍隻好逃之夭夭。傳說畢竟是傳說,可信也不可信,然而布豐卻受其啟發,大膽探索。他用360面邊長為15厘米的正方形鏡子反射陽光,将70米遠的柴堆燒着了。由是科學家認識了陽光是巨大的熱源。于是歐洲共同體的九個國家聯合行動,1980年在阿基米德的故鄉建成一座太陽能發電站,用6200多平方米鏡面反射陽光發電。
綜觀兩則材料,不難發現其共同特點,乃創造精神使然矣。“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水可以滅火,冰亦類之,這是常理;然而“磨冰取火”可謂“以水取火”,卻令人不敢想象。某國南極探險隊大膽試驗,居然拯救自己于困境。讀後使人震驚愕然。鏡子反射陽光焚毀艦船,猶如蚍蜉撼樹,談何容易?但是布豐大膽地進行“閃光嘗試”,終于認識了“陽光是一種巨大的熱源”,為太陽能發電奠定了實踐基礎。試想:如果沒有布豐的“閃光嘗試”。那麼太陽能發電至今還不是一項世界科技空白嗎?
于今,我們搞“改革開放”,沒有一點創造精神行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然而我們一些人總囿于習慣勢力,認為凡事按部就班好,意味這樣可以避免許多失敗帶來的煩惱。臨事辄曰:“條件不具備,沒有現成的答案”,甚或以“且待明日”、“吾不會做”敷衍了事。這實質是恐傷腦筋,怕費力氣,缺乏主觀努力的消極意識在腦際作祟。長此以往,連自己生存都無法保障,何談為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我們雖然提倡“拿來”、“借鑒”,但是如果沒有現成的答案,我們怎麼辦?看來還是多一點創造精神于己于國均大有裨益。
創造精神離不開創造性思維。對此,科學家艾爾伯特·生特——格奧爾基有句名言:“創造性思維,就是以不同于别人的方式看同樣的事情。”斯言對于我們今天似乎特别有用。例如:第一個看到“無用的鋸末”,想到可以用它壓制成引火燃料的人,就獲得了與衆不同的成功。第一個看到“快裝培燒蘇打”,想到用它做冰箱除臭劑的人,就是調動了自己創造性思維的人。
寫到這裡,我又憶起一家報紙“周末頓悟”欄目的幾句話:你每次都能射中靶心嗎?如果是,那你應離靶子再遠些。誠如喜劇演員伍笛艾倫所說:“如果你一次一次都不失敗,這就是一個信号,表明你沒有做什麼很有創造性的事情。”射擊如此,凡事亦然。筆者但願朋友能從“磨冰取火”與“閃光嘗試”這兩則趣事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