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則新聞,讓我着實震驚。
民警接到一車主報案,說自己的車機蓋被劃得面目全非!
通過監控發現,原來是一名14歲的男孩所為。
視頻中,男孩在路邊撿起一塊磚頭,在車身用力砸了幾下,随後,又在引擎蓋上來來回回摩擦了好一陣,最後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難不成這孩子和車主有什麼深仇大恨?所以暗地裡想發洩一下情緒?
說到真相,讓人大跌眼鏡。男孩在路邊散步,覺得停在路邊的這輛車的車蓋反光太刺眼,于是就有了上面的舉動。
網友們為車主憤憤不平:
小朋友14歲就這樣,妨礙到自己就要毀掉,可想而知平時接受的教育是什麼樣的。
現在是拿石頭磨車 小心以後就是拿石頭砸人了。
好好教育吧,以後長大怎麼辦?危害社會啊!
要知道,14歲已經是該懂事的年紀,這樣的惡劣行為源自内心邊界感的缺乏,讓他失去了判斷力——别人的物權,不能随意侵犯。
二、不斷挑戰界限的泰迪熊行為對于兩歲、四歲、六歲和青春期的孩子,因為身體和心理的發育需要,會抗拒我們而做出一些不理性的沖動行為,還會變得異常敏感。比如:打人、吼叫、哭鬧、拒絕遵守規則、脾氣暴躁等等,這些行為和泰迪熊的行為類似,讓人苦惱,但一般不會發展為慢性的有害的行為。我們稱之為泰迪熊行為。
孩子的泰迪熊行為不斷挑戰着父母的底線和規則的邊界,來嘗試證明他們是不是真的可以獨立了。所以,面對不斷挑戰界限的泰迪熊行為,首當其沖,我們應該和孩子建立正常的親密的關系,即真正的尊重、理解、關愛孩子和真誠地對待與孩子的關系。
孩子想要獨立和自由,但我們必須設立好邊界,他們才能充分地享受這份自由。
教育家珍妮特曾這樣描述界限對孩子的影響:在黑暗中駕車過橋。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在黑暗中開車過橋,橋兩邊沒有欄杆,我們會怎樣開車?是不是小心翼翼、緩慢地、試探性的通過。那如果橋兩邊安裝了欄杆,我們是不是可以自信輕松地通過?
邊界給孩子帶來的感覺就是這樣。給孩子設定界限,孩子就會後安全感,在安全的範圍内自由探索,享受自由的快樂;沒有設定界限,讓孩子自己做主,他們反而會無所适從,擔驚受怕。
三、邊界感,越早培養越好孩子的邊界意識一定要從小開始培養,1-3歲是培養孩子邊界感的關鍵期。
①樹立正确的觀察視角
兒童教育專家珍尼特說:從孩子的角度看,試探我們的界限(和耐心),是一種沖動行為。
孩子對我們發起挑戰和不當行為時,我們會産生各種負面情緒,比如生氣、惱怒、無助……有一點需要知道的是,孩子的這些行為不是故意不尊重和挑釁我們,是追求獨立性和争取自主權的自然發展的結果。
從孩子的視角出發,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信息。
行為:我把奶瓶扔到地上。
信息:有人管我嗎?我安全嗎?
行為:我推了妹妹一把。
信息:他們是跟我站在一起,還是和我作對?
行為:在陌生的地方緊緊抓住媽媽的手,或寸步不離。
信息:我對引領者是不是有信心?
行為:我把家裡一面牆畫了一幅畫。
信息:如果我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感覺是不是很好?
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就能更好的理解孩子,從而在處理問題和制定界限時,能持有尊重的态度。
②給孩子設定界限時,要保持心心相通
人們很難把和孩子保持心心相通,與對孩子說“不”聯系起來。
給孩子設定界限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親密地和她進行眼神交流,禮貌地告知哪些事不能做;
*承認孩子被拒絕或被限制時的感受,簡單明了闡明我們的感受和期望。
*了解孩子未被滿足的需要
有時候,孩子明白我們對他們的要求,但還是不斷挑戰,是因為孩子的需要未被滿足。比如:
生理需求:饑餓、疲憊、壓力
心理需求:缺少關愛、感動被忽視、無助
一些情緒的産生:害怕、憤怒、挫敗
身心發育:發育的關鍵期和轉折點
突發事件:家庭成員變動、轉學、搬家等等
孩子出現反常和出格行為,是需要我們特别關注的。
③溫和堅定地執行
既然設定界限,就不能猶豫不決,自己搖擺不定,孩子就會不斷地試探我們的底線。運用就事論事、堅定而溫和的語氣和孩子傳達自己的信息,關鍵是說到做到。
比如,孩子在打人的時候,堅定地抓住他的雙手,溫和地說:不可以,我不會讓你打人。這裡千萬注意不要罵孩子,更不要評價孩子:打人是壞孩子。
④家庭規則的一緻性
對于一些需要家庭成員都遵守的規則,一定要和所有的家庭成員協商,包括孩子也要參與進來。而且,大人要做到言行一緻。比如:吃飯不能看電視,如果媽媽不在時,爸爸打破規則讓孩子看了一次,或者大家都不看媽媽卻邊吃飯邊看手機,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矛盾心理,孩子也不屑于對規則和界限的尊重。
⑤在挑戰行為發生前,提前設定好界限
一個女孩在媽媽給弟弟喂奶時,總是不斷找茬,一會要媽媽拿東西,一會要媽媽講故事。孩子需要媽媽的關注是肯定的,但弟弟需要吃奶也刻不容緩。遇到這樣的情況,除了在媽媽不忙時單獨給女兒特殊的關注外,還可以在給弟弟喂奶前,對女兒較早地設定界限。
我們可以這麼說:弟弟一會需要吃奶睡覺,在接下來的30分鐘,我要忙着照顧他,如果你現在需要什麼,我可以拿給你,也可以陪你做。
還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在媽媽照顧弟弟的這段時間,她能做些什麼事情。
這樣做可以讓孩子有心理預期和自我價值感。不必為了得到媽媽的關注而做一些不當行為,更多去關注自己當下的需要。
很多父母不願意給孩子設定界限,是因為他們不願意面對孩子的反抗和負面情緒,順從孩子的意願不讓他們哭鬧,比給孩子管教和設限要容易的多。
早教專家瑪格達說過:缺乏管教并不是和藹,而是忽視。
設定界限不僅能長遠地解決一些育兒的問題,還能讓孩子獲得安全感、自我認同感和自律,讓自己有做人的原則和底線,這不正是我們父母需要孩子具有的技能和品質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